王森林
(安阳市龙安区畜牧服务中心,河南安阳455000)
尿素即脲,一般用合成法制取,为农作物重要的氮肥,但也可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添加剂。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尿素的主要作用是补充或平衡饲料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尿素中毒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尿素饲料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结合病史、临床特征和剖检变化进行诊断,必要时进行血氨测定。本病重在预防及正确利用尿素饲料,治疗方法可参用本文内容。
正确使用尿素喂牛,可有效代替其饲料中的一部分蛋白质,提高增重和增加氮的保留量。奶牛尿素中毒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尿素饲料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如将尿素溶解成水溶液喂给时,易发生中毒;饲喂尿素的动物,若不经过逐渐增加用量,初次即按定量喂给,也易发生中毒;不严格控制定量饲喂,或对添加的尿素未均匀搅拌等,都能造成中毒。个别情况下,也有奶牛因偷饮大量人尿(人尿含尿素约在3%)而发生尿素中毒的报道。若兼喂生大豆饼类的蛋白质饲料,因其含有脲酶,对尿素的分解加快,更易引发奶牛中毒。另外,当奶牛饲粮中的淀粉或纤维素含量不足,而豆类饲料比例偏高,加之饮水不足,可导致奶牛的瘤胃pH值过高,此时若饲喂过多尿素,更可能发生尿素中毒。
奶牛食入过量尿素后通常在30~60 min内(甚至更短时间)出现临床症状,主要是根据食入尿素量的多少而决定。初期,患牛不安、呻吟、困难呼吸、心跳加速,可视黏膜发绀,行走不稳,可多次发生强直性痉挛,有泡沫从口、鼻中流出。中末期,患牛大量出汗,瞳孔散大,肛门括约肌松弛。若是急性中毒,患牛从发病至死亡只需1~2 h;若是慢性中毒,则病程将延长到1 d左右,患牛后躯不完全麻痹,卧地不起,排尿减少。经检测,血氨浓度可升高至4.7 mmol·L-1(正常为0.12~0.36 mmol·L-1)。
病死牛眼球下陷,鼻孔有红绛色液体流出;瘤胃鼓胀,切开后即可闻到刺鼻的氨气味,瘤胃底部出血,内容物可能红白相间(食糜混入血液所致);肠黏膜脱落出血;肺脏瘀血,支气管内有泡沫状血红色分泌物;心室扩大,血凝块分层明显;心外膜有红色弥漫性出血点;肝脏肿大,质脆;胆囊扩张,充满胆汁;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结合病史(突然食入大量尿素或饮用高浓度含尿素的水)、临床特征(强直性痉挛、循环衰竭、呼吸困难等)和剖检变化进行诊断,必要时进行血氨测定。
相似点:肌肉震颤,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呼吸困难,流涎,绝食,呻吟,心跳加快。不同点:有机磷农药中毒因采食或饮用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饲料、水,或喷洒牛体灭虱而发病。眼球震颤、突出,瞳孔缩小,腹泻,胃内容物和呼出气有大蒜气味,体温不高。
相似点:沉郁,阵发性痉挛,心跳加快,知觉过敏(死前),呻吟,绝食,步态不稳。不同点:有机氟化物中毒因采食有机氟化物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发病。
严格控制尿素用量,避免短时间在瘤胃内生成过多氨,初次饲喂尿素时的添加量要少(大约为正常喂量的1/10),通过持续10~15 d的逐渐过渡至正常的全饲喂量。若饲喂过程中断,在下次再喂时仍需有一个过渡期。笔者建议6个月龄以上的奶牛才能喂尿素。尿素的喂量必须控制在低于饲料量的1%,通常是在饲草上喷洒事先配好的0.5%~1.0%的尿素溶液,使其通过采食饲草而逐渐进入到瘤胃。尿素必须配合一定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如玉米面等)才能发挥效果。要避免将尿素和饲料混杂堆放,不给奶牛偷食的机会,也可避免奶牛尿素中毒的发生。
奶牛的尿素中毒无特效药物,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方法1:发现中毒立即停喂尿素,并灌服食醋500~1000 mL。方法2:用5%的葡萄糖或糖盐水3 000~4 000 mL或25%葡萄糖500 mL或25%维生素C 8~10 mL、10%安钠咖30 mL(或樟脑磺酸钠20 mL)静脉注射。必要时在12~24 h再注射1次。方法3:硫代硫酸钠5~10 g,用纯化水配成5%~20%溶液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方法4:肌肉抽搐时,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每千克体重5~15 mg,用纯化水或生理盐水溶解);或用25%硫酸镁溶液40~100 mL肌肉注射。方法5:呼吸困难时,可使用盐酸麻黄碱,成年牛50~300 mg,肌肉注射。方法6:中药治疗,绿豆250 g,滑石粉250 g,炙甘草80 g,水煎取汁,候温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