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

2021-01-10 09:20
晚晴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沉船瓷器贸易

为传播贵州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晚晴》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合打造“档案”专栏,传承文化之美,共享文化之乐。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经过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李希·霍芬于1887在《中国亲程旅行记》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他对中国地质学也做出过很大贡献,比如第一个提出黄土高原风成说,第一个指出罗布泊在古代是湖泊所在,第一个将高岭土翻译成拉丁语。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东段“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03年,法国汉学家沙畹提出丝绸之路有两条,北道通康居,南道通印度等海港,但他还未使用“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名称。1967年,三杉隆敏在《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名称。2016年,中国开始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中国段涉及到东南沿海的4个省份30多处的点。

要厘清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首先我们需要看看船舶的起源。中国是海洋大国,船舶出现和发展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人认为舟船起源是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例如《淮南子》有“见窍木浮,而知为舟”的说法,《物原》更进一步指出“燧人氏以匏济水,伏羲氏始乘桴”。在中国古代,对一些器物的发明过程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就把这些物品的发明归于名人,如燧人氏、伏羲氏等。但考古学的证据却揭露出别样的事实。中国船舶的考古学证据、中国最早的船舶实物证据皆来自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测年距今7500至8200年;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木桨,年代距今7000余年。最新考古发现的宁波井头山贝丘遗址中也发现了木桨,年代和跨湖桥的独木舟相近。世界上其他地方船舶的出现时间也与此基本相似。

1984年,考古学家发掘了南越王赵昧墓,陪葬品中有很多和文化交流有关的东西,如波斯风格的银盒,非洲象的象牙和红海乳香,以及两河流域风格的金饰等。可见,不晚于汉代,亚洲东西部已存在跨越海洋的文化交流。《汉书·地理志》就对古代海洋贸易有所描述,其航程5300多公里,一直到今斯里兰卡的已程不国,贸易主要买夜明珠、碧琉璃等奇石异物,卖出黄金和各种各样的丝绸。

合浦和广州汉墓的出土文物中,发现过外国人形象的陶灯,产自地中海、印度、东南亚地区的玻璃器皿,帕提亚式陶罐,印度产石榴石,产自斯里兰卡的宝石等,这些出土物指向的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广东出土的三岛式船舶陶船模型,是现代船舶的经典结构,有锚、尾舵等航行设施,船舶结构复杂,汉代还设置了楼船将军,说明汉代的造船和航行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

广东出土了萨珊波斯银币,萨珊波斯风格的手镯、银碗,鎏金的窝形器,除此之外,广东还出土过具有粟特风格的贸易物品。传说中,达摩是从海上来到广东,曾去建康拜见梁武帝,后又在少林寺修行,留下了一苇渡江、只履西归等传说故事。法显在公元399年由陆路到印度求法,公元412年通过海路回到青州。可见,海上丝绸之路上不仅有贸易活动,人员往来、宗教传播、文化交流是重要内容。

唐朝贞元年间宰相贾耽《海内华夷录》中“广州通海夷道”的记载,其空间范围与公元10世纪阿拉伯史学家马苏第在《黄金草原》中描述的连接东西方的“七海”相同。隋唐时期,造船技术相较于南朝时期有了较大进步,造船技术的成熟又促进了内河航运和海外交通的更快发展,内陆地区已根据不同水域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航行船舶设计。那个时候,海洋贸易非常发达,7世纪前期,唐与2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往来,到8世纪前半叶,与唐朝保持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70余个。为适应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唐于开元二年(714年)在广州设立“安南市舶使”,职责一是管理海路前来朝贡的事务,二是管理进出口货物的贸易和税收。为管理外国商民,唐在城市中设立“蕃坊”,委任从蕃客中选拔的蕃客大首领管理。海洋贸易兴盛,连敦煌壁画也出现了海船图,唐代時日本遣唐使来华也多乘坐中国制造的唐船。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了“黑石号”沉船,打捞出越窑瓷器、长沙窑瓷器等6万多件,最重要的是出水了3件唐青花,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青花瓷器。除瓷器外,还有海外金银器的出水。黑石号的结构属于缝合船,这代表了亚洲西部的造船技术。当时中国的船舶是用榫卯、铁钉来进行船板连接的。后来黑石号沉船文物被整批卖给了新加坡,现藏于亚洲文明博物馆。另外,印度尼西亚海域出水的“印坦号”船,通过瓷器、“桂阳监”银锭、铅钱等信息,显示其为南汉国时期遗物,瓷器主要产自定窑、越窑等处。

唐代时,伊斯兰教通过海路向东方传播,教士在广州、泉州、扬州等地有明确的活动记载。广州清真先贤墓地流传久远,现在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陵水、福建泉州等地发现过阿拉伯人墓碑。

宋元时期发现的沉船考古证据非常多,环中国海区域已发现13至14世纪沉船遗迹近30处,说明这一时期海洋贸易非常发达。两宋时期,由于北方辽、西夏和金的崛起,向西经由陆路的贸易路线被阻断,宋朝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主要依靠海上交通,华南地区瓷器生产繁荣并取代丝绸成为外销的主要货物。宋高宗赵构大力推进海外贸易,为方便对商贸和船舶的管理,宋朝在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秀州、温州、江阴等地设立了市舶机构,其中粤、闽、浙最为重要,称“三路市舶”。

宋代对海洋贸易做出贡献者进行奖励,史书上有要求定居的阿拉伯商人返回家乡进行贸易的记载。宋代海洋交通的进步表现在航路的延伸和航线的增加两方面。周去非《岭南代答》和赵汝适《诸蕃志》中记载了当时的主要航线。主航线是从泉州或广州出发到达三齐佛(今印尼苏门答腊岛),甚至可达波斯湾一带。据《宋会要》记载,当时准许丝织品、陶瓷器、漆器以及酒糖茶米出口,不允许兵器、书籍等出口,铜钱等有时允许出口,有时不允许出口。

从《清明上河图》可见,北宋已经出现了专门的货船,这一时期除了东南沿海有造船地点外,内河区域也有很多造船点,宋代造船量和造船技术都有很大的提升。宋代海船在建造时采用了鱼鳞搭接的多重壳板结构,船板采用钉连技术,可眠桅、减摇龙骨、平衡舵和水密舱的广泛使用大大提升了航行能力和安全性。宋元航海技术已经熟练掌握季风变化规律,“每遇冬汛北风发舶”前往“南蕃诸国”,至“夏汛南风回帆”。牵星导航技术成熟,即善于利用观测天体辨明方向,“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能观日”。在罗盘技术的运用上,不晚于北宋后期,我国海船已广泛使用指南针。

2003年2月,距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约100海里外的井里汶岛海域发现一艘沉船,船沉没至海底深达56米。打捞工作始于2004年7至8月间,至2005年10月底才告完工。沉船里共发现几十万件越窑青瓷碗、盘、注壶等,白釉瓷器有2500余件,其中包括碗、碟、花瓶、枕、海螺形白瓷法器等等不同造型的器物。由于其中的一只越窑刻花莲瓣碗上的“戊辰”(公元968年)划刻纪年,加之与其他考古材料的对比,大体可以将这批出水瓷器的年代定在10世纪的中后期。

南海I号沉船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一家英国海洋探测公司想打捞一艘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在广东海域意外发现载有瓷器和金银的古代沉船。经广东省的文物专家鉴定,瓷器為中国宋元时期生产。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水下考古人员,沉船的考古工作停顿了很多年。2001年,考古队重新成功定位了沉船位置,探知此船被淤泥覆盖,由于隔绝了氧气,所以器物和船体保存非常好,是当时我国发现的年代较早、体量最大、遗物最丰富的沉船。因现场环境不利于直接水下清理,所以用大沉箱的整体打捞法,也就是将此沉船和附近淤泥整体打包出水。这项工作难度非常之大,是中国水下考古的创举。同时,还为沉船量身定做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在馆内开展后期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最初,考古队估计沉船上有7至8万件文物,到2019年发掘工作做完,已清理出近18万件文物。出水文物中的仿金属物造型的绿釉瓷器,很显然是外销西亚、阿拉伯地区的外销瓷,此绿釉氧化后会变为银色,很像银器。南海I号上出土的金器也很多,如金项饰、臂钏、金叶子等。

15世纪上半叶,郑和下西洋。半个多世纪以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推动的大航海兴起,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实现全球航行,由此世界出现巨大的变化,中国也逐步融入整个世界的贸易体系中。这一时期的南澳I号沉船,共获得各类文物超过3万件。船货以景德镇窑和漳州窑的青花瓷器为主,并有五彩瓷器、釉陶器、铜材和铁器等,初步判断南澳I号应为明代万历早期沉船。除此之外,还有走私贸易,如台山花碗坪遗址,在明代,因为倭寇滋扰东南沿海,明政府采取海禁政策。这一时期的宝石贸易很重要,如定陵中出土的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天然宝石的分类,宝石包括钻石、蓝宝石、红宝石、祖母绿和猫眼石(金绿宝石或亚历山大变色石)5种。1968 年,法国珠宝界将前4种定义为贵重宝石。古代时,宝石是重要的海洋贸易品,我国明代的不少高等级墓葬中都有宝石随葬。

清代碗礁I号沉船,出水瓷器非常精美。清代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清代海上丝绸之路持续发展,但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口方面,香料、鸦片进口量突出。出口方面,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丝为茶叶所取代,19世纪被欧洲人称为“茶叶世纪”。另外瓷器销量也深受欧洲人喜爱,仅1753年,英法等国运回欧洲的中国瓷器就有约100万件。当中国扇子冲击欧洲时,欧洲扇子滞销,为此英国曼彻斯特的制扇工人罢工,要求禁止进口中国扇子。

猜你喜欢
沉船瓷器贸易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国的名牌瓷器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高傲的瓷器
海底沉船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