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伦理视角下的消费者数据保护问题研究

2021-01-10 00:37武坤泽
商场现代化 2021年23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逐步踏入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等云计算技术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但是很多企业在这种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过于迅速,商业伦理道德可能并没有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研究发现,现阶段消费者数据出现了关于侵犯消费者权益、数据访问权限不清晰、“大数据杀熟”等诸多伦理问题。因此笔者对消费者数据保护进行了伦理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推动技术与人类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关键词:商业伦理;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消费者数据保护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兴技术开始兴起,大数据的运用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消费者在互联网工作学习中会产生很多数据,这些具有重要商业利用价值的数据信息被企业发现,可能会进行一些针对性的销售行为,甚至一些不良机构通过贩卖消费者数据获得收益,这些行为给消费者带来很多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互联网企业存在对商业伦理道德的不重视。因此笔者从商业伦理视角出发,讨论消费者数据保护问题。

二、相关理论概述

1.商业伦理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商业伦理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然要遵循的一定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遵守道德层面的要求其实也是一个企业能够长久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商业伦理问题所影响的不仅是指商业组织或生产机构,对所涉及此行为的所有成员都有影响。其原因在于利益相关者绩效概念的引入,该理论认为,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就应要求经营管理者在运营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这些利益相关者其中就包括每一个消费者,消费者的权益是否得到保护与诉求也会是商业伦理中需要探讨的一个重点。

2.消费者数据的形成

隨着人们开始使用互联网,消费者的网络痕迹成为了企业获取数据的新途径。通过查找数据发现每分钟都有大量数据产生,比如会有14万张照片上传,处理70TB数据,10万条微博发送等待。通过收集消费者产生的各类数据,如购物爱好、浏览记录、搜索关键词等数据,从而形成消费者一个特定的画像。

三、消费者数据保护出现的伦理问题

我们所知生活中出现的购物、外卖甚至各类小视频App等,都会对消费者、使用者留下的数据作出记录,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置,很多开发商及商家都不能妥善处理,这些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不当处理也会给我们社会带来很多的商业伦理问题。

1.侵犯消费者隐私安全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网络开放性导致大部分社会群体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在使用互联网,比如说网上购物、网络社交,网上办公等这些App,都是数据资源的获取途径,很多时候这些消费者以及使用者的海量数据资源被视为一种商品,将这些数据进行买卖二次利用。《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9》显示,这一年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和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805亿元,侵犯消费者隐私安全的问题已经不容小觑。

2.数据访问权限不清晰

在消费者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去咨询一些学习机构或者买卖房屋等,就比如一些教育机构,管理这些消费者数据的安全管理员可能因为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而无法准确地为一些机构指定能够访问的数据范围,当我们咨询过一家机构,可能会需要填写一系列有关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电话等,我们此时已经在这个领域建立了数据档案。这些机构由于技术不精导致访问权限的开放,使得其他机构也通过各种手段获得这些隐私数据,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进行产品推销和广告投放,进而影响日常生活。

3.“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是指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于同样的商品和服务,对不同的人群收取不同价格。顾名思义,“大数据杀熟”其技术基础就是大数据,也就是海量的消费者数据。商家利用差别化定价来获取更高的利润,这也是价格欺诈的一种表现。“大数据杀熟”行为通过对消费者进行特定的画像,不仅是对于消费者个人隐私的泄漏,而且还基于画像对消费者的行为和状态进行智能化分析以及预测,进而采用差别对待。

四、商业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

由于互联网存在自由、虚拟的特点,其比现实生活中更易出现商业伦理道德缺失的问题。追本溯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PEST分析方法可以对其宏观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这四个方面以及造成其道德缺失的主观原因及人为因素进行分析。

1.客观原因

(1) 政治因素:政府监管缺位

在商业道德伦理缺失的原因中,政治方面的因素不仅是由于国家政治体系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在于政府的监管。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短,互联网市场更是存在一些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企业、店铺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不择手段,对于思想道德层面的建设还有待加强。由于各个行业监管部门没有制定确切的执行准则,而出现交叉监管的情形而导致有法不依。作为政府,要加强在互联网下市场经济的商业道德伦理建设,制定相关政策,保护消费者数据,确保消费者利益得到相应的保障。遇到侵害消费者数据的情况,要作出相应的惩罚与警示,给消费者更多的保障与信任。

(2) 经济因素:行业潜规则以及利益驱动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便捷的网上购物,这相比于之前店内购物,最大的缺点就是顾客隐私容易泄露,通过互联网留下的网络足迹可被搜集整理成数据,被很多不同的机构进行研究。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得利润最大化,很多企业在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进行公司决策。而通过互联网购物,企业获取到消费者数据后,对消费群体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群体进行“看碟下菜”,这种方式使得企业盈利更为简单有效。在互联网企业经营过程中,利用获取的消费者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直接定位并了解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企业对客户的开发成本明显降低,正因为如此消费者数据开始具备商业价值,从而导致企业为了更快速地获取更多利润,不择手段地收集和使用更多消费者个人数据,使得在商业中伦理道德逐渐流失。

(3) 社会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伦理没有形成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逐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出现很多由于发展带来的问题,有些人先富起来,致使一些企业被利益冲昏头脑而出现恶性竞争,侵害消费者,进而失去信仰,道德逐渐沦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的出现,就要求企业不仅要遵守市场规则,遵纪守法,更要在发展中以伦理道德作为约束自身前行的标杆,这样才能更快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4) 技术因素:网络安全系统不完善

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漏洞,网络安全系统不够完善,这就为很多机构获取消费者数据提供了可利用的机会。现在流行的网上购物等网络服务都是数据化的过程,人们花费很少的时间和费用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物品,同时这也使得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处理和运用变得更加简单。在网络社会中,由于虚拟化、匿名化的特征,以及网络安全制度没有得到完善,技术自身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一些机构利用这些特征出于别的目的运用数据,进而频繁出现侵犯消费者数据等道德伦理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自身权益以及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对大数据的技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数据的保密性。

2.主观原因

从主观原因来分析,其主要是由于人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责任缺失。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消费者数据保护的商业伦理道德,较之前的传统伦理道德,其更具有开放性和不可测性,但商业伦理道德的缺失主要还是人自身的问题。

一方面,商业伦理道德的缺失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和机构没有认识到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只认为不违反法律法规即可,进而社会责任意识缺乏,在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下获取自身利益。一些人认为在网络时代,由于隐匿性的特点,大家互相都不知道是谁,不需要承受社会公众对其伦理道德的評判,因而在面对利益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不考虑对他人带来不利的后果,利用消费者数据获取更多益处。

另一方面,有许多网站对于消费者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搜集时,会在页面提醒并询问是否同意,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很少会仔细阅读而直接选择同意,在无意间就丧失了对于自己数据的保护。再加之一些网络服务商,并没有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治理方面的松懈也纵容了一些平台对于消费者以及用户数据不受一定保护。

五、消费者数据保护的伦理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带给了我们各种便捷的市场,所有的新事物出现,都会有利弊两面性,而且在面对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每个公民个人素质以及才能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代相匹配,也是我们现在社会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通过互联网完成一系列的过程中,消费者在这个数据系统中留下了个人信息,对于信息的处理以及使用,从商业伦理视角分析其存在的伦理问题,对于提升以下几项建设有重要意义。

1.消费者交易安全感提高

由于一直存在一些线上购物使得消费者数据被非法利用,消费者隐私被泄露,一些消费者对于网络购物一直心存戒备,因此很多网购收货人姓名都是各种代称,这足以看出线上购物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安全感,而国家近几年一直要求快递实名化,因此加强这些线上商家的商业伦理道德就尤为重要。只有使得更多用户可以放心使用网上购物,才可以推进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伦理道德建设,使得消费者在线上购物中能够拥有更强的安全感,防止消费者数据泄露给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带来的困扰,保护好消费者数据,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基础。

2.使数据更透明对称

在使用大数据时,消费者与电商主体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电商主体在掌握信息方面处于垄断地位。而加强消费者数据保护的伦理道德,则需要制定一些相关规定,建立区块链,引入共享数据库,区块链作为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等“诚信”与“透明”。这样可以鞭策商家合理使用消费者数据,引入第三者督促商家提供更多产品信息给消费者,也对自身数据进行与消费者的交换,更大程度地缩小二者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数据更加透明。

3.净化商业环境

从长远的利益来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要想得到消费者的支持,企业就要遵守商业伦理道德,保护好消费者数据,不泄露数据,在对消费者保持诚实守信的同时,也对行业内别的企业起到带头作用,为整个行业形成良好的商业环境。在对商业环境净化后,更多的企业遵守商业伦理道德,这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六、消费者数据伦理问题的对策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便捷性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使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但同时也不断挑战着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在面对日益严重的消费者数据不断被泄露与未经许可运用的事件越来越多,该如何应对这场由于商业伦理道德导致的问题,也成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越来越关注的重点,对于这些问题,必须从行业、技术、法律等不同的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技术发展与人类进步才能保持一致前行,新技术才会走得更远。

1.行业自律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其隐匿性,很多人及企业电商主体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受道德约束,甚至由于无法知道做出违反伦理道德事情背后的人物是谁,而可以免于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商业伦理道德的丧失。而促使整个行业都开始出现这种现象,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人性的弱点,很多平台、APP以及营销人员在面对竞争与利益时,很容易产生趋利避害、追逐利益的心理,在一次次破坏伦理道德的界线而毫无受到惩罚时,而更加的肆意妄为。要想解决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就是从源头扼杀,从建立行业内部自律制度开始。一方面,要加强互联网行业以及网站的自律机制的建设,在平台建立相应保护消费者数据的措施,逐步建立一些自律公约以及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充分认识到行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要认识到未保护或者泄露消费者数据所要承担的责任与后果。另一方面,也要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由于每个人身处环境以及个人认知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一些伦理分歧。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就要从学习商业伦理道德以及企业伦理等专业伦理知识开始,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提升相关人员的伦理素质。对于一些为了利益而利用或者贩卖消费者数据的行为,要进行一定的利益制裁,如罚款、取消经营资格等,促使行业保持一定的行业自律。

2.加强技术环境建设

互联网的各种网上购物、工作等都是基于高科技技术的发展,这种本来是给人们带来便捷的技术,却也被一些开发商时时使用高端技术检测并获取个人信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中,也对技术环境的运用产生了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生活方式发展的初衷并非是要泄露并利用消费者数据,这些道德伦理问题的频频发生,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技术的不成熟,缺乏伦理道德的人员对技术环境的漏洞进行不当的运用,比如我们经常会收到骚扰电话及短信、网页出现漏洞等问题,这些都是对于技术环境不够成熟完善导致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技术内容及其流程的规定,提高网络技术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加强技术环境的控制,建立一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国家或政府在大数据技术环境安全方面做出严格的监督,应该对于网络安全配备一定的监督员,对网络安全环境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日益发展的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要想让消费者接受这个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就要谨慎使用技术手段,加大技术控制,降低消费者数据泄露的风险,保护消费者数据。只有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技术环境,消费者才可更放心地使用电商带来的便利生活。

3.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环境建设的不断提升,很多平台已经开始涌现出来很多“网络警察”。比如在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时,对于一些网络造谣以及一些不当言论的人,“网络警察”开始从网络追查到现实,对于违反纪律的网络背后的人进行拘留等行政处罚。在这样开启“网络警察”工作时,使保护消费者数据这方面的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也要加强对更多强制力手段,对互联网不当使用者加强管理。

法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对每个人提出的最低限度的标准,同时利用一些惩罚措施和强制手段进行管理。建立行业自律的道德标准的同时,就需要借助这些强制手段进行监督,如果缺少一定的强制性,光靠每个人的自律,将会很难从源头控制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保障消费者数据不被泄露的基石。所以,在加强消费者数据保护时,要把行业自律的道德要求与法律相结合,才可以有效地预防、遏制、减少在大数据时代侵犯消费者数据的各类不道德的伦理问题。

七、结论

大数据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本是给全民带来便捷的一种方式,却由于人为的利益驱动、伦理道德丧失等原因导致出现消费者数据泄露等不安全现象等发生。大数据技术频繁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包括侵害消费者隐私安全、数据访问权限模糊,以及“大数据杀熟”等问题。这些伦理问题的产生从主观原因以及客观原因来看,提升电商主体以及社会相关制度的建立迫在眉睫。怎样正确对待商业伦理对于消费者数据的保护,这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极为关键。

所以,我们要从行业自律、互联网技术环境、相关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监督体系出发,尋找出解决伦理道德影响消费者的问题。面对这个全新的大数据技术,复杂性以及新事物的不断产生,都在引领着我们整个时代的不断发展,作为社会的主人,每个人都要加强自己的伦理道德修养,在技术与人类之间进行协调和平衡,只有这样时代才会迸发更多的新事物。

参考文献:

[1]从宇乾.论大数据时代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完善[J].福建茶叶,2020,42(04):31-32.

[2]任志远.O2O商业模式的伦理审视[D].河北经贸大学,2016.

[3]孟子煊.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4]李飞翔.“大数据杀熟”背后的伦理审思、治理与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1):7-15.

[5]王思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视域下的个人数据权利保护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7):95-97.

[6]王恒睿.大数据杀熟背景下的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保护[J].大数据时代,2018(11):20-24.

[7]胡君倩,段佳慧.杀熟与数据场景下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17):55-56.

作者简介:武坤泽(1995- ),女,汉族,山西吕梁人,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在读,会计专硕,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分析的相关探讨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