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合作能力是解决问题的首选技巧

2021-01-10 09:17敖美林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分母小组讨论分数

敖美林

因为数学来源自生活,生活之中处处都有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型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许多老师都把合作学习引入了课堂,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因此,我们要分析原因,重新调整教学策略,以使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合作小组组建的随意性。许多教师并不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往往是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因此,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很大,加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卑、内向,而个性强、学习好的学生又不愿意与他们做朋友,这样的合作学习势必造成优等生说得头头是道,学困生听得莫名奇妙。

3、合作学习的目标不明确。课堂中教师组织小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围绕学习目标讨论,谈论问题漫无边际,个别学生无所事事,不知如何合作,如何交流。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著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不完善的个性心理。现在大多数学生是家庭中的“王子”“公主”,家庭环境过多地促成了其狭隘、自私、不善与人合作、不愿与人分享成功的心理,从而在课堂上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找茬”“挑刺”、互相埋怨,而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忽略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学生缺乏合作学习所必备的“互相包容”的心态,没有真正树立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等,因此,实际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处理好合作中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别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同有的成果,以群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在复习完同分母加减法后,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加减法,懂得了同分母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那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呢?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得出:“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教师再问:“异分母分数加减该怎样计算呢?请你们分组讨论一下。”学生几乎不用讨论就得出“利用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来解决”的思想。在教师归纳结论时,部分表情疑惑的同学也只能欲言又止,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实际上有的学生的想法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个思路不仅具有个性,而且有一般性,更容易接受、理解。它与课本上的方法并不矛盾,而且还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延伸,对此进行充分讨论,还可从侧面强化所学的方法。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小组讨论时鼓励学生发表各种不同见解未能得到肯定评价,从而丧失了一个张杨个性的机会。所以,教师必须处理好个别学习、合作集体学习之间的关系,在适当的时机要指导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对课上所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要估测一下:什么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发挥学生的优势互补,做到心中有数,再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是否进行小组讨论。在组织小组讨论前,应给学生留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形成初步的看法,这样的小组讨论才能碰撞出个性的火花。

(二)处理好合作和竞争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友好对待合作伙伴。因为每个人都是渴望被他人赞美的,而学会赞美他人同样也是必须的。二是要帮助学困生。通过互相帮助进行团结合作是开展合作学习之本质。将学习可能性差异相对较大的学生联合成为一个小组之后,基础较弱的学生往往能得到其他学生的照顾,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能关心与帮助他人,从而促进知识的内化。

(三)处理好合作学习中学习内容。精心地安排学习内容是确保每一位学生均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的重要内容。只要是能够激起小学生兴趣和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具备一定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都能提升小组合作学习之成效。所以,教师要把握住时机,对于学习的内容加以精心选择和科学设计。

一是要难度合理,能够激发探索欲望。正所谓有挑战,才能激发出兴趣。小学合作学习之内容应当具备相当难度,往往是一个学生要想解决有难度,而小组合作又能顺利解决的问题。比如,笔者在教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先将圆平均地分为十六份,我再提出要求,即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可通过剪、拼与摆等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图形之转换以得出圆面积。因为这个题目较为有趣,又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因为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和探索。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安排的合作学习课题应当做到难度与容量适度,并且具备一定的思考价值,学生经过合作就能加以解决,这也就在无形昂中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具有操作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之内容应当紧密结合现实生活,让小学生们在操作实践当中体验到知识。比如,在学习“千克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们从家中拿来电子秤、鸡蛋及苹果等物品。在教师讲解了秤的基本常识之后,再由各学习小组分别称出一千克物品,并加以记录。在实际活动当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人称、有人看、有人记录,每一位同学都在尝试与体验。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主动地参与了实践过程,并且培养了其动手实践之能力。

猜你喜欢
分母小组讨论分数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