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数学学习中合作学习的效果及应用

2021-01-10 09:17王洪云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分组成员评价

王洪云

摘  要:数学是一门理科学科,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高中数学在难度上有所提升,教学内容上更偏向于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法得到了有效应用;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在互相交流与分享中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共同进步

在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实施中,教师对学生的分组存在不合理、随意性强的问题,教师为了图方便经常根据学生座位顺序分组,前后桌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随意的分组,违背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使得每组的水平无法保持相似或一致,使得合作学习知识走过场、流于形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倡导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一种突破和创新。

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要提倡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乐于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用于创新挑战的能力。

一、正确认识当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些告诉我们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合作学习开展并不是很理想。严重影响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正视当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合作学习随意分组。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必须以合理分组为基础,有的老师在分组是虽然遵循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但是教师首要考虑的是按照学生的成绩分组,将成绩作为分组的唯一标准,完全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性格等因素。通过这种形式划分的小组,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合作学习中展现自己的机会较多,而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却很难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组内成员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这样无法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无疑是高中数学的学习主体,也是知识的主要接受者。很多学生的高中数学知识都不够扎实,只要面对数学的相关问题就会迷茫不知,更不用说他们的高中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了。当然也存在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很多高中數学教师在合作学习评价中,主要采用师生评价方式,根据学生成绩给出小组团队分和学生个人分,忽视了生生间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初衷,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发挥出合作学习自身的评价价值。总之,合作学习随意分组、合作学习角色模糊、评价方式单一都是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境,同时也是导致合作学习价值难以体现的重要原因。其实,造成当前这种合作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都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克服这些问题。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1、增设课堂讨论环节,扩展学生数学思维 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对课堂秩序的维持,忽视了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对当时的疑难问题进行解决,并扩展了思维,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为促进合作学习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利用,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问题讨论。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师生之间的默契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在很多地方都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走到学生之中,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真正需求。在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的讨论时间,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

3、科学地划分小组成员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科学依据划分小组成员,控制好小组成员的人数,将数量控制在三到六人中。实践证明,当小组成员在七到十个人时,所有成员都会讨论发言的情况下,较为沉默的学生发言较少。当小组成员上升到十一人到十八人时,小组内六到七人善于发言,四到五人较少参与讨论。当小组成员上升到三十人左右时,几乎没有人会积极发言。因此,将小组成员人数控制在三到六人是学习效果最佳。教师在分配小组成员时也应该科学合理,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划分,可以选择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便于成员之间互相讨论,把握学习进度。明确划分不同学习等级的学生为同一小组,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小组成员的划分。

4、明确考评机制,公正全面地评价每一名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学生方式单一,常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优劣的唯一标准。新课改中明确要求要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改进以往的考评机制,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思考能力、发散思维以及参与度纳入考评机制中,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5、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题测验

高中数学学习内容较多,理论性知识涵盖范围广,涉及函数、集合等各个层面,公式种类繁多,章节之间相互联系比较紧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检验学生对每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讲解结束后,有计划地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试题测验。测验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结果分析,指出每个小组中集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修正,通过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同学的互相讨论修正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强化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进步。

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递增性和递减性问题时,可先要求学生将y=a(x-h)2与y=a(x-h)2+k的图像描绘出来,再对学生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分析两者图像的形状与位置。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得出统一的结果。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于高中数学合作教学有效开展,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当前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不断提高自身认识,发挥自身优势,采用有效的策略,促进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金立明.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探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3):115-117.。

[2]张莉莉.落实合作学习“三需要”促进高效数学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3(4):63-65.。

[3]王英.谈小组合作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10):258-260。

猜你喜欢
分组成员评价
两只挂钟
最强新成员
我家的新成员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