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离放电降解壬基酚的毒理学分析

2021-01-10 17:26邬明霞杨柳陆依雯孟祥天依成武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斑马鱼

邬明霞 杨柳 陆依雯 孟祥天 依成武

摘要:PPCPs作为一类新兴环境污染物,造成的影响已日益严重,其典型物质——壬基酚( NP )是烷基酚类化合物中最有代表性的环境激素。现通过强电离(SID)介质阻挡放电法,同时结合斑马鱼幼鱼暴露实验,分析·OH氧化降解NP的毒理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SID法最优降解条件为电压:3.2 kV、氧气流速:5L/min,此时NP在60min时降解率可达99%;降解率随NP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低浓度NP(20微克每升)能显著提高斑马鱼雌鱼的占比(76%),高浓度NP(200微克每升)则影响不大;NP对斑马鱼的生长发育呈现低(20微克每升)促高(200微克每升)抑的效果;此外,NP初始浓度为5毫克每升 的组降解30min后对斑马鱼生长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而60min 组对斑马鱼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距,进一步证明SID确实能有效降解NP,并缓解其生物毒性。

关键词:强电离放电、壬基酚、斑马鱼、毒理学

1 引言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是一类新兴的环境污染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PPCPs被大量生产使用,且随各类废水排放多途径进入水环境中,在自然环境中逐渐积累,会造成慢性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潜在威胁[1]。PPCPs中典型代表物质——壬基酚(NP)结构与雌二醇类似,可通过与雌二醇竞争,结合雌二醇受体,从而干扰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多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同时,水体中微量的NP可通过水生生物食物链进入鱼体,富集在生物体内,对水生鱼类产生毒害作用。斑马鱼的内分泌、生殖、神经系统以及发育模式和典型脊椎动物十分类似,加之遗传背景清晰,基因组测序也已完成。因此,斑马鱼常常作为雌激素效应检测的模式生物[2]。

本研究以NP作为靶标污染物,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电子自旋共振(Micro ESR)实验证明,SID 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羟基自由基(·OH)和臭氧(O3)等活性粒子。同时以20天龄的幼鱼为研究对象,进行暴露实验,记录第90天的斑马鱼体长体重变化和性别比,分析其生长发育所受影响。本实验创新之处在于,从分子生物学方面探索NP经强电离放电降解前后的水环境毒性效应,建立其毒理学模型。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装置

本实验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以电介质阻挡放电发生器(DBD)为核心,气—液循环系统提供动能、高压高频电源提供能量、电监测系统监测调节各项参数。通过高频高压电源将工频电压220V/50Hz转换成2.5~4 kV/15kHz~23 kHz的高频电压,并输入到DBO发生器,将原料O2进行电离,从而激发产生·OH、O3、·O等大量活性粒子。最后通过文丘里喷嘴被注入水相,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活性物质。

羟基自由基(·OH)具有强氧化性, 氧化电位高达2.80 V, 仅次于氟的氧化电位2.87 V;且·OH 能无选择、直接与有机污染物发生亲电加成、脱氢、电子转移等反应,发生快速的链式反应,从而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降解成CO2、H2O等无害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 [3],达到净化有机物的目的。

2.2 试剂与仪器

2.3实验方法

2.3.1 NP降解分析

分别设置四组初始质量浓度不同(5、10、15、20毫克每升)的含NP废水,通过强电离(SID)介质阻挡放电法进行降解处理。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时间(0、5、10、20、30、45、60min)的水样进行全波段扫描并进行记录处理整理,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及浓度变化。

2.3.2斑马鱼毒性试验

选取180尾健康、无病害的20天龄斑马鱼,分别平均放入6 组处理组中:空白组,溶剂(甲醇)对照组,NP 低剂量组(20微克每升),NP 高剂量组(200微克每升),NP降解30min组(5 毫克每升),NP降解60min组(5 毫克每升)。每组设置三个平行,雌雄混合养殖,暴露于对应浓度70天。在日常养殖中,应注意用具的使用卫生。暴露期间记錄斑马鱼畸形及死亡情况,暴露实验结束后分别测量记录各组体长、体重与雌雄比;

3 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装置性能

SID体系中,·OH以及各活性粒子是消除NP的关键氧化剂,主要是由O2通过放电间隙被电离而产生。本实验选择出最优降解条件为电压:3.2 kV,氧气流速:5L/min。往水样中加入DMPO用以捕获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根据其ESR图谱可以·OH的特征峰,计算可得·OH浓度约为0.019mmol·L-1。

3.2 NP降解分析

3.2.1 不同初始浓度NP降解分析

根据降解曲线图2可看出,随着壬基酚初始浓度升高,SID降解率在降低。5毫克每升的实验组降解率为四组中最大,且在30min时,此组NP降解率已将近95%,60min时降解率可达99%。四个实验组的降解率在30min之后均明显减缓,到60min时,降解速率基本不变,说明降解达到最大值。由上分析可知,SID法降解NP效率,随NP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四组实验中降解率最低组,在60min时也能达88%左右,说明强电离(SID)介质阻挡放电法确实是一种能高效、快速降解NP的方法。

3.3斑马鱼毒性试验

3.3.1 NP对斑马鱼体长体重及雌雄比的影响

暴露期间各组均未出现明显的畸形与死亡现象。性别分化方面,90d暴露后,空白对照组和高浓度组(200微克每升)斑马鱼雌雄比例接近1:1,低浓度组(20微克每升)斑马鱼雌鱼的占比显著提高(76%),30min组和60min组的雌鱼占比分别为56%和60%,似乎NP的毒性剂量对斑马鱼性别分化并没有明显正相关的关系。以往学者的研究也显示,性别比例虽然受到激素水平调控,但同时还受到其他多方面影响的制约[4]。

各组斑马鱼的体长体重如下图3所示。从体长体重角度可发现低浓度组(20微克每升)和60min组对斑马鱼的生长发育有少量促进效果,而高浓度组(200微克每升)和30min组则显著抑制了斑马鱼的生长发育。由此可推断NP对斑马鱼的生长发育呈现低促高抑的效果;且再次证明强电离放电处理含NP废水,降解效果显著。

4 总结

本研究主要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强电离(SID)介质阻挡放电法对不同初始浓度NP的去除效果,并结合斑马鱼的毒理学试验,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氧气流量的增大,·OH浓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电压的增大,·OH浓度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2)随着壬基酚初始浓度升高,SID降解率在降低。SID技术对污水中NP的表观去除率在30min时就已表现明显,在60min时达到最大值(99%)。(3)壬基酚对斑马鱼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高浓度壬基酚(200微克每升)能显著抑制斑马鱼的生长发育。而较低浓度壬基酚(20微克每升)则能大幅提高斑马鱼性别分化过程中的雌鱼占比。这些问题随着NP浓度的升高也愈发凸显。(4)斑马鱼毒理学实验组对照显示SID法降解含NP(5毫克每升)污水30min后,其影响与200微克每升组接近。降解60min后与对照组几无区别,可以推测SID技术降解NP的过程中并未出现毒性更大的中间体,且基本可以完全降解,对缓解NP的环境毒性起到极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家诚,崔晓莹,武亚男,李正炎.雌二醇、壬基酚和三丁基锡对斑马鱼雌激素响应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9(11):66-73.

[2]Segner H. Zebrafish as a model organism for investigating endocrine disruption[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C: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2009,149(2): 187-195.

[3]潘繼生,邓家云,张棋翔,阎秋生.羟基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应用进展综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9,36(02):70-77+85.

[4]沈万赟. 双酚A、壬基酚慢性暴露对斑马鱼(Danio rerio)生长和生殖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邬明霞(1999.09-),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学生,本科生,主要从事强电离放电降解壬基酚的毒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依成武(1966.08-),男,汉族,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强电离放电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研究。

猜你喜欢
斑马鱼
科学家将斑马鱼发育基因组效用扩展到哺乳动物
小斑马鱼历险记
我的好朋友
失眠的斑马鱼
小小斑马鱼:全身透明立奇功
孑孓“终结者”
4天大的斑马鱼幼苗(放大10倍)
斑马鱼
斑马鱼
鱼类会失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