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发展教育国际化战略的体验与思考

2021-01-10 17:26何冰轮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摘要:近二十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国际化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目标;在复杂化、多样化的世界局势中,国际化教育始终是备受瞩目的全球性议题,进一步促进和扩大对外开放势在必行。然而,近两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对外开放与全球化的进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既要明确自身站位,也要抓住师生需求,同时立足新形势、理解新政策,探索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新方法。

关键词:教育对外开放;国际合作与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在地国际化

一、阻碍与风险点

近两年来,不仅物理上的国际化交流路径被阻断,全球的政治格局、文化与意识形态等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工作受阻,传统的国际学生交流与留学模式受到了直接的冲击。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国家作为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学生与家长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出于国际出行管控的需要,不仅限制了国际学生出入境,也大幅减少了国际学者的出访、限制了国内外高校间的互访。正在海外访学、交流的师生面临项目被中断或取消;为避免大面积聚集,海外高校纷纷将线下课程转移至线上,在海外放学、交流的师生学习体验与效果有所下降。同时,海外访学受限,对高校教师的职称考核与评定也造成一定影响。

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在2020年上半年被此突如其来的打击中断,与此同时,海外学习的年度计划也被打断。众所周知,海外学习交流工作涵盖包括课程对接、签证办理、体检与银行财务担保等诸多时效性强、需要一定准备时间的工作;学生也需为海外学习交流提前进行语言测试等准备工作;国际交流工作长期以来建立的以“项目统计——项目发布——学生报名/遴选——签证办理——学生出国”为主要模式的工作流程被打乱。并且,随着海外高校以不同的节奏重启线下课堂,国内学生的海外学习交流如何跟上目标院校的步伐,也同样值得做好预案。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同程度的国际旅行障碍仍然是当前高校国际交流工作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1]。

与国内学生受阻的出国意向相对应的,是大幅减少的来华留学生人数。针对我国一直坚持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工作核心,国际学生入境受限,来华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减少。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也采取线上课堂的学习模式。

二、新时期高校国际化战略的重塑

基于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简·奈特教授关于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论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蓬勃发展的时期,高校国际交流工作者面临的常见误区包括,将国际学生的数量等同于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在教育质量评定中过度依赖国际化指标;盲目开展大规模国际合作,将国际合作伙伴数量等同于高校国际影响力;盲目追求国际学科认证;过度依赖国际化品牌的塑造。高校的国际化水平通常由以下几个量化指标评定:留学生数量、国际教师数量、国际合作协议/国际合作伙伴数量、海外交流学生數量等。简·奈特教授指出,尽管此类绩效指标是衡量一所高校国际化成果的最直接标准,实际上它们却不能满足包括社区影响力在内的诸多关键隐性指标(Key Intangible Performances)的要求[2]。

为避免上述误区,简·奈特教授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以本土高等教育为依托;立足自身需求与条件“定制”国际化战略与措施;控制盲目追求国际化带来的风险;将“国际化”发展举措剥离表面化的粗浅理解而专注于提供真正具备国际化视野的教育;以及,明确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价值观、文化、体系与制度之间的不同,并从中找到自身的立足点。近两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上述国际化量化指标的实现直接受阻,在外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国际化战略持续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在“有限的对外开放”条件下,简·奈特教授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五点建议在当代更有助于我们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实质[3]。

三、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探索

1.进一步促进教育对外开放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在疫情影响下,我国仍应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一方面,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促进的国际化教育资源的内化,发展不出国门的留学[4]。

2. 在地国际化的探索

“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的概念,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瑞典。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在地国际化发展受到了许多新建高等院校的青睐。对传统国际交流模式遇冷的疫情期间的国内环境而言,通过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创造国际化学习环境,在地国际化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专业能力。其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全英文专业的建设,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5]。

《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将加大中外合作办学的改革力度,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归根结底,在地国际化的目标是本土学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这意味着仅仅追求上述量化指标并不能满足当前的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反地,高校应立足自身,将国际化元素引进、吸收被内化为本土教育的输出模式。对此,高校在执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更需要正确遴选优质的合作伙伴和教育资源,以科学的资源共享方式建立国际合作模式,同时对合作办学项目与机构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与反馈机制,及时改进合作教育的方式[6]。而在建设以自身教育优势为依托的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全英文课程的建设成为了高校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综合实力的要点[7]。对此,高校应从自身的资源优势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摆脱盲目追求海外教育资源与教学材料的误区,对国际化建设过程中的英语资源与教学理念采用“以为我主,为我所用”的吸收模式,通过建立创新的教学模式,打造立足本地的多元化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新,郑小羽.“后疫情时代”高校国际学生交流工作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9):102-106.

[2] [加] 简·奈特 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 刘东风,陈巧云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顾明远,滕珺. 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J].比较教育研究. 2020(09)

[4]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意见 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moe.gov.cn)

[5]张伟,刘宝存. 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J]. 大学教育科学. 2017(03)

[6]陈志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模式创新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2016(23):58-60.

[7]张洁,黄宏伟.“双一流”背景下全英文课程建设案例分析及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03):57-61.

作者简介:

何冰轮(1993.6-),女,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国际化发展与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