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2021-01-10 22:24张玉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张玉红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对于小麦的需求也会随之扩大,耕地面积所承受的压力也将与日俱增。为了解决有限土地占用面积与日益增加的农业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物质供给,对于小麦进行传统农业技术改革,增强其管理能力,提高其土地的利用率,以期达到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目标,这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针对小麦这一核心粮食作物,各地逐步推行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使小麦生产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创造更加绿色、现代的种植环境。其中绿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高产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而高效则是为了满足农民收益。可见,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具有现实且深远的意义。

1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的重要影响

即使相同的小麦种子,在不同的栽培环境或不同的栽培技术下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及其品质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不断提升小麦的产量及蛋白质含量。小麦作为一种高产的农作物,成熟先进的栽培技术有利于小麦的单位产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食粮从原来的解决温饱到现在的追求营养、膳食结构等,对小麦的品质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种植前期需要严格筛选品种,结合科学的种植技术确保高产高质的丰收。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行之举。在小麦的种植工作中,农业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栽培技术的正确应用,能够给小麦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品质的提升,这也是小麦种植领域的重难点内容。因此亟须对小麦的农业栽培技术展开探讨,明确其技术要点,合理组织栽培工作。

2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品种的选择是基础且关键的环节,可选择的品种较多,但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且品种的适应条件各不相同。所以栽培品种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对种植区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品种,从基础上做好高产高效的工作。通常来说,种植者每年会随着小麦生产情况更换品种,各地根据试验分析与常年的种植经验累积确定几大类高产稳产的优质小麦品种。此外,部分地区随着小麦品种逐年更换,形成了生长效益突出的几大类品种,当地种植者可以结合小麦生长的优势表现来选择。以山东长势较好的济麦22来说,其属于老品种,叶片比较小且分蘖性较好,抗倒伏與抗病能力较强,成穗率高,在我国农业中具有广泛种植价值,粒籽饱满、产量稳定,具有高产潜力。综合而言,在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中,关于品种的选择需要有科学依据,将国家或省级审定推广使用的小麦品种作为优选,其中需要兼顾稳产性、丰产性以及抗逆性等特质。

2.2精细整地

整地作业是绿色优质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还是确保小麦高产、增产的重要保证。土壤可以为小麦生长供应养分与水分,因此经过精细整地的地块可以大大提升土壤的保水能力。整地后的土壤应下实上松。种植层会随区域环境发生变化,田间一般为20~25厘米,这样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确保土壤有较好的渗透性,这样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小麦根系的正常生长,进而为防止塌伏提供重要保障。

2.3播种管理

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小麦的播种必须要在恰当的时节进行,如若错过最佳播种期,小麦的生长环境和产量就会受到影响。按照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种植条件,播种的地块有早茬地、中茬地等类型,种植者可制订详细的播种管理计划,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和品种。小麦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冬小麦的最佳种植时间为10月10—15日,而春小麦最佳种植时间则在春节之后。以冬小麦为例,早茬地以偏冬性品种为首选,种植者可选择10月10日前开始播种,而中茬地则以半冬性品种为种植选择,可将种植时间控制在10月10日之后,对于一些弱春性小麦品种,为了防止种子被冻伤,不能将种植时间延后到11月5日。除了对播种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中必须要选择科学的播种技术。目前我国大部分小麦种植区实现了机械化运作,即统一选用宽幅播种机,使小麦个体发育健壮,以此实现高产目标。同时,小麦播种量需要结合小麦品种的特性和土壤墒情来决定,半冬性品种与弱春性品种需要区分控制种子的播种量,进而以高标准的整地以及匀速播种技术来提升播种管理效果,实现节水增效、保水保墒和藏粮于地的种植目的。要注意的是,在小麦播种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播种的深度,过浅播种会影响种子吸水效果,而过深播种则会阻碍芽苗出土。机械播种前要对播种的深度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麦田有均匀的出苗率。另外,麦田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孔隙,如若不加以干预则会影响芽苗扎根与生长,同时也会受到气温变化的侵害。所以,小麦播种后需要进行适当的镇压,改善地表里的板结层,为小麦生长创造优良的环境。

2.4加强肥水管理

小麦在种植过程中多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通过合理利用有机肥能够帮助小麦提高成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在施肥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土壤的基本条件,进行科学施肥,确保土壤的底肥有利于麦苗的安全过冬。小麦在生长前期对于氮肥的需求量较大,而对于磷肥、钾肥的需求量主要集中在小麦成长的中后期,但由于磷肥的转移能力较弱。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注重磷肥的施肥时间,时间过晚则可能影响小麦对于钾肥的吸收和利用。因此,施肥应以基肥为主,适当追肥,保证小麦在成长过程中对各元素的需要。

2.5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防治应该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角度入手。通过及时进行田间松土除草,改善病虫害的生长环境,增加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提升小麦的抵抗能力,保证田间通风通光率较好,从而达到预防病虫害发生流行,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另外,还应该定期清理田间地头的自生杂草和自生麦苗,预防麦苗之间交叉感染病原。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理念,借助食物链,借助病虫害天敌,预防害虫成虫,这是最经济节约最有效的方法。还可以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农药、植物农药和微生态农药,确保病虫害防治的针对性专业性,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此外,在小麦播种之前应该选择高亢品种,做好小麦种子的处理工作。干旱季节还应该做好田间的松土除草工作,大大增强小麦病虫害的防控成效。日常应该密切观察田间小麦的生长情况,一旦出现疑似发病,应该及时将麦苗拔除,同时还应该加强深耕处理,提升小麦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增强小麦麦苗的抵抗力。当病虫害防治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应该选择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针对性防控。在化学药剂选择过程中,应该结合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当病虫害达到发病高峰期之前,及时采取药物进行防护。要严格控制药物的种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的农药,要坚持能使用一种,不使用两种,能不混合的就不混合,最大限度地规避小麦病虫害的传播蔓延风险。

3结语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合理科学种植将有利于维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对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加强对于小麦高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将有利于实现小麦质量和产量的全面升级,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做铺垫,优质小麦的栽培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建设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可以推动我国农作物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绍锋.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16):93.

[2]贾厚磊.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7):95.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