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2021-01-10 10:24李文雯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对策

李文雯

摘要:“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全国掀起热潮,这是一条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不仅为旅游融合发展指引了方向,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弥勒市的旅游业因全域旅游战略的开展而不断发展,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急剧提高,同时也加大了弥勒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使得弥勒市在红河州内成为旅游风向标一样的领军城市,也成为红河州极具代表性的一张闪亮名片。本文以弥勒全域旅游下的景区之一——K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弥勒市发展全域旅游大背景带动下的现行状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对策。

关键词:全域旅游;民族村寨;对策

一、全域旅游

(一)概念界定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研讨会首次提出全域旅游,2017年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全域旅游纳入国务院工作要求。学术界对全域旅游的解释是丰富而一致的,大致围绕着产业融合、资源整合、全区域、全方位等这样的关键词展开。一种新的概念这样解读全域旅游:传统的旅游追求的是“景点游”,而现在人们追求的是“目的地游”,人们不再是长途跋涉只为到一个知名景点拍照、游览,而是想要到一个目的地、一座城市、一个区域进行深度的旅游体验。笔者认为这是站在旅游者的需求上对全域旅游作出的一种解读,同时也是为旅游地建设打造提供思路。对于全域旅游较为官方的解释是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全域性的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举措。同时也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获得不枉此行的满足感。

(二)弥勒市全域旅游的发展

2016年,弥勒市被纳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单位。2017 年编制《弥勒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采取“1+N”的模式,统筹好产业、旅游、城市三大空间布局,以科学系统的规划体系引领旅游新发展。2019年1月,弥勒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了州级验收。2020年5月,弥勒市被认定为云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有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泉生态园、东风韵艺术小镇、锦屏山风景区、太平湖森林小镇、可邑小镇。吕俊芳在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全域旅游发展范式研究中提出城乡统筹视角下中国发展全域旅游的范式,空间上形成 “大城小镇嵌景区”的模式,在此笔者认为,弥勒市开展全域旅游符合中国发展全域旅游的范式,建设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小镇,正是沿用了这样一种“大城小镇嵌景模式”。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一)村寨概况

研究对象为全域旅游内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之一的K村,K村是景区可邑小镇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村落。地处弥勒城的北部,位于西三镇,全村共204户765人,这里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聚居地,以彝族支系阿细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8.68%。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森林自然景观与彝族文化延伸的项目是K村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方向,该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K村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与“阿细先基”的发源地。具有悠久历史的阿细文化是K村建设的基石,能歌善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通过对保留的原真阿细文化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已成为K村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有力支撑。

(二)旅游资源

村内划分了不同的景区:寨门入口景区、密枝山景区、虎啸山林景区、古村景区和新村景区;还有相思桥、对歌台、观景亭、祭祀点、民俗博物馆等景点。除了自然景观,K村的旅游产品主要是阿细民风民俗文化展示和民族餐饮,民族文化展示包括了“阿细跳月”舞蹈演出,篝火晚会,彝族手工艺品,还有独具民风特色的阿细居民建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具魅力的民风民俗为旅游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旅游吸引力不足。

用社会学的思维进行分析,弥勒旅游业的发展体现了“差序格局”的理念,它是一个具有差异化的发展。这里作者所沿用的差序格局理念知识和原有的解释不同,沿用了浅层的涵义。弥勒旅游发展由弥勒市中心向外层层扩散,即以主城区的湖泉生态园、红河水乡等为载体“主城旅游集散中心”,层层扩散用以表达在全域旅游下的扩散发展。这样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差异从而导致城乡旅游发展不均衡。弥勒市有湖泉生态园、红河水乡、温泉水世界、太平湖森林公园、东风韵、可邑小镇、白龙洞、红酒庄、锦屏山、锦屏后海10个景区。其中,湖泉生态园、红河水乡、温泉水世界等7个重点旅游项目分布在主城区和城郊,占弥勒市重点景区的七成,而太平湖森林公园、可邑小镇、白龙洞3个景区位于村镇,而本文的研究对象K村即在位于村镇的3个景区中。旅游地差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旅游资源特点,区位条件、政策环境。因此受区位条件、交通、旅游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村镇的旅游吸引力较主城区和城郊而言相对薄弱。除此之外景点的单一化——大都为森林自然景观没有显著的区别;民族文化开发的单一化——大都为观光游览,游客体验感不强,这些都是K村旅游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2、居民参与度不够。

K村的建设主体为弥勒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项目涉及旅游景点开发,民族餐饮,民族歌舞演艺,酒店民宿等,城投公司为居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同时,村民自主营业,开设民宿、农家乐,除此之外,还有进行农家特产售卖,民族乐器售卖等。旅游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300余个。要为全村700余人提供全部的就业岗位是不现实的。受雇于城投公司的居民主要从事安保、餐厅服务、保洁、文艺演员等工作,据走访得出,他们的工资大都在1200——1500元之间,这些居民大都签订了劳动合同,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收入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一些不属于城投公司员工的居民也会偶尔参与到城投公司的工作中,当需要景区绿化、或者其它方面的建设时,公司就会和居民构成一种临时聘用的关系,并且以每天100元左右的价格来雇佣景区的居民,对这一部分居民来说,他们的收入是不稳定的。除了这些居民,还有一部分少数的居民从事个体经营,利用自家有利的地理位置,临街开起了客栈、农家乐。在走访中,一家农家乐的老板说,在旅游旺季的时候,月收入能达到上万元,这对生活在乡村的人而言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能够从事旅游自主经营的居民是少数,更多的居民只能从事旅游企业提供的工作,以此来参与旅游发展或者无法从事旅游发展。很多居民都表示,在旅游開发中,对于一些相关的政策、规划其实是陌生的,更有一位老者说:“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是不需要我们参与的。”在已有商户的类型中,多为民宿和农家乐,大家都各干各的,没有形成农家乐、民宿等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模式,同时,对于旅游发展,大部分的居民都认为那是企业和政府的事情,在认知程度上没有全域旅游的思维。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

(一)提高旅游吸引力

旅游的吸引力来自于旅游地的独特性,以及旅游内容及形式的丰富程度。K村作为一个民族村寨,其民族性就是其独特性的存在。笔者所感受到的民族特色仅限于民族歌舞这样比较浅显的表现形式。而民族特色的展现不应只停留于这样的表现形式。因此,要充分利用民族节日、民俗庆典等固定的时间开展相关旅游活动,提升游客沉浸式的体验, 从而达到提升游客旅游满意度,让游客流连忘返的效果。

(二)强化产业融合

(三)提高村民参与度

村民是社区旅游发展的主人,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因此,村民是旅游发展的核心。K村的发展模式是:公司+小组+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作为旅游的开发者似乎也掌握着最大的经济利益,而村民们似乎也只是被动的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在利益相关者的分配当中,村民所占比是最小的。因此,首先是企业自身要寻求发展,自身发展好了,才能带动农户发展,农户才会有更多的利益分配;其次,居民要转变被参与的状态,改变低层次的参与方式,调动自身积极性,主动参与,主动寻找发展的途径,政府要做好帮扶工作,帮助农户进行多样化的发展;最后,要维护好村民的权益,让村民有话语權,改变一个“不说话”就被会忽略的状态。

四、总结

全域旅游的发展总体而言是有巨大益处的,正是有了成熟、吸引力强的旅游景点的带动,才使得一些名不见经传,而又极具有文化旅游价值的旅游景点被游客所知。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域旅游的开展是一个开端而或是一种助力,K村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倚靠弥勒市全域旅游这棵大树之外,还得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有适用于自身的发展策略,这样才能实现一个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欣桐, 张建. 全域旅游背景下村庄特色旅游发展策略探索——以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为例[C]// 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 2017.

[2] 张艳菊,蒲莎莎,水文静,马苇,郑世超.全域旅游:时代背景、研究内容与研究展望[J].生产力研究, 2018(1):22-27.

[3] 吕俊芳. 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全域旅游发展范式研究[J]. 河南科学, 2014, 000(001):139-142.

[4] 王雅倩. 云南省弥勒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D]. 云南财经大学, 2019.

[5]陆林. 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J]. 地理科学, 1997(1):63-69.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嘉峪关市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探索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