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报道钟美美事件的对比分析

2021-01-10 10:41邬靖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

邬靖洲

摘要:钟美美事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发生的网络媒介事件。在事件报道中,自媒体是事件话题的制造者,能够较快的发布信息,并促使钟美美事件持续发酵,在引发舆论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传统媒体采用深入访谈方式弥补了自媒体碎片化报道的遗憾,还以时评的方式将网络舆论向正确的方向进行了成功的引导。就新媒体舆论场而言,钟美美事件中“两个舆论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融合的特征,而网络舆论场呈现多元化的同时,也与传统媒体对应的舆论场进行了相互促进,延长了钟美美事件的周期。

关键词:钟美美;传统媒体;新媒体;网络舆论事件

一、钟美美事件的概况及形成原因

钟宇本是黑龙江省鹤岗市的一名普通学生,2020年以钟美美的身份在快手平台发布模仿老师的视频而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钟美美的模仿视频本身并不能引起网络媒介事件,起初网友们对其关注仅是从表演方面肯定其天赋,尽管有少数观看者会认为其有不尊重教师,但这方面的评论并没有形成多数意见。事实上,钟美美的话题发酵有两个关键的转折点,这也是其成为网络媒介事件的原因。其一是网传钟美美遭到教育部门“约谈”的信息,同时大量视频开始在各平台下架,这引起了自媒体的第一波讨论热潮。其二,教育部门的回应,承认的确有接触过钟美美,但并不是所谓的“约谈”,而是在承认其存在表演天赋基础上,引导其传播正能量的视频,这致使微博关于教育部门承认与钟美美接触的话题迅速成为热搜榜首。在此阶段,更多的官方媒体开始介入钟美美事件的报道,对网民进行了正确的舆论疏导,使得部分網民开始理想思考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网络讨论开始出现支持与反对教育部门做法的两个阵营。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报道情况对比

(一)新媒体在钟美美事件中的报道表现

钟美美事件开始由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的自媒体制造话题,并不断的传播话题,通过博眼球的话题引发网友们的广泛讨论。从话题内容来看,由社交平台发布话题的真实性有待考察,但内容本身更能抓住网民的心,例如在没有探究消息真实性时,自媒体开始制造噱头,声称钟美美被学校和教育局进行了“约谈”,并将视频下架的原因直接归因于教育部门,成功的制造了网民关注的讨论议题。据有关统计显示,在各种话题中,讨论量能够过万的话题均围绕事件的进展,集中于教育部门的回应。以此,我们可以说社交类网络平台往往可以作为网络媒介事件的引导者,能够较快的发布新闻信息,并能够让广大网民进行广泛参与,在引发舆论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但也有个别平台的信息发布者,为了制造网民愿意参与的议题,只注重了目标正义,而忽视了过程的理性化。

(二)传统媒体在钟美美实践中的报道表现

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介入本事件报道是相对较晚的,但从其报道本身而言,一方面展现了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但也存在为了吸引眼球而有失专业报道水准的问题。其中专业性体现在,传统媒体采用了深入访谈的形式,对钟美美本人及相关人士进行了报道,使得该事件能够较为完整的呈现在公众视野,弥补了平台发布碎片化信息的缺陷,较为客观的还原了事件的真相,从而使得民众对事件具有客观的认识。同时,传统媒体还以时评的方式,较为深入地将话题引入社会问题反思层面,使得网友能够理性的从教育部门的模糊回应话题过度到考虑教育容忍度、社会正能量等前沿社会问题,将网络舆论向正确的方向进行了成功的引导。

但在钟美美事件的报道中,部分传统媒体同样存在不核实信息的问题。有些媒体起初报道该事件时,并没有跟有关部门核实,而是利用网络传言钟美美被“约谈”的信息,以钟美美疑似被“约谈”为议题进行报道。而单从参与方式讲,钟美美事件是网络传播作为直接诱因的事件,而传统媒体则是在传播过程中而介入的。相对于传统媒体制造议题的事件而言,将网络传播作为媒介而传播的事件,传统媒体所掌握的舆论话语权会相对较弱。[1]但如前所述,尽管传统媒体没有掌握该事件的主动权,在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也是较迅速的进行了专业报道,较好地发挥了引导舆论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作为被动参与者而不能从从开始就引导舆论的遗憾。

三、新媒体端的舆论场特征

有学者认为,当前的网络舆论场现已融合了传统传媒与网络平台(民间传播)而形成了“两个舆论场”。[2]然而,在钟美美事件中,两个舆论场并非界限鲜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融合的状态。如前文所述,有些媒体在未探明消息真实性的情况下,立足有争议的“约谈”矛盾点而讨论“教育容忍度”问题,进一步激化了大众对于教育制度的不满。

单就网络平台对应的舆论场而言,不难发现其存在观点多元化的特征。网络群体的多数观点并不能代表社会各个阶层的意见,同理,设置议题的意见领袖和参与话题讨论的网民也不能代表大众的真实想法。退一步讲,即使不讨论“沉默的螺旋”现象[3],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与参与讨论的网民也会出现不同的意见。

对网络舆论场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钟美美事件中网络舆论场存在对立认同的特征。正如学者所言,在网络媒介事件中,尽管议题是具有争议性的,但传播过程中如果存在被多数人认同的观点,那么反对的现象也随之确定下来。[4]在钟美美事件中,传统媒体介入之前,网络舆论较为一致的指责教育部门干涉过多,限制了钟美美的创造才能。这些网友在意见领袖的带动下,完全站到了官方的对立面,不再理性思考教育本身的作用,只是看到教育部门相关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一致抨击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再者,网络平台对应的舆论场与传统媒体对应的舆论场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特点。钟美美事件中,传统媒体是以网络舆论场为报道的议题而进行的,在传统媒体报道后,其舆论场开始作用于网络舆论场,二者的呈现共振现象,高峰时刻与事件关注点基本相同,即可说明二者的互动与互促效应。[5]同时,二者相互促进的特点还可以从延长事件周期性来看,网络平台舆论场在钟美美改变风格后事实上已经处于退热状态,但随着央视对钟美美事件中各方的采访,再一次促进了网络舆论场讨论的又一高潮。

参考文献:

[1]申哲.网络媒介事件中的传统媒体参与方式分析[J].中国地市报人,2014(04):14-16.

[2]刘荣.论网络社会舆论场的属性与特征[J].新闻世界,2016(01):55-57.

[3]马小风.大数据时代舆论生成机制与智能化应对——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探讨[J].中国广播,2021(04):48-50.

[4]郑宏民.共识与分化: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社会认同建构[J].传媒观察,2020(05):76-81.

[5]施勇勤,金一超.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征及其对新闻编辑的启示[J].中国编辑,2012(02):77-82.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新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传统媒体仍是一座富矿(焦点话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