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构建的人格培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021-01-10 16:56王怡婧
科教导刊 2021年19期

王怡婧

摘要在儒家教育思想中,诗、礼、乐对人的道德和审美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尊德性,道问学,以成就君子内外兼修的品貌,诗的作用在于激发人情感和振奋人的精神;礼的作用在于阐扬安身立命的准则和践行;乐的作用在于熏陶人的气宇和格调。对传统美育思想取其精华与时俱进,融入当代美育体系,促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关键词 人格培育 内外兼修 尊德性 道问学 表达场域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9.020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of Beauty Construction: Prosperity in Poetry, Standing in Etiquette, Success in Pleasure

WANG Yijing

(School of New Media Art and Design,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AbstractIn Confucian education thought, poetry, etiquette and musi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s moral and aesthetic qualities. Respect for virtue, Taoism and learning, to achieve a gentleman’s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ies. The role of poetry is to stimulate people’s emotions and inspiring spirit; the role of ritual is to explain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life and life; the role of music is to edify people’s aura and style. Take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 education ideas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tegrate them into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use of aesthetics to educate people and cultural people.

Keywordspersonality cultivatio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respect virtue; Taoism; expression field

1興于诗而思无邪

孔子是儒家“诗教”的创始人,认为诗教的作用,一方面是吟咏情性,另一方面是道德修养。“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1]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以诗为载体抒发情感心志。孔子所说的诗指《诗经》而言,以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表达所思所想,可见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化表达。《诗经》是中华民族诗歌的启程,映照着民风与为政的社会万千景象,因此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兴于诗,兴是情感的涌动,外感于物,内动于情,可谓兴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虽然情性为诗者主观之情,但是儒家把情性限制在伦理道德范围之中,吟咏是个人情感与社会意识的合二为一,因此诗歌具有社会功效即道德修养和教育的意义。《礼记·经解》写道:“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2]温柔敦厚则是仁德的践行,也是君子品格的彰显,温文尔雅、其德如玉然。尊德性,道问学,是儒家对教育的核心主张,上至养心的道德境界,下达学功夫的精细。通过道问学的学习路径,存养尊德性的本善,同时,使尊德性融会贯通于学习中,这是修养的自觉和良知。周朝开启了德治国家的先河,王国维先生《观堂集林》中的一篇《殷周制度论》写道:“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3]教育体系以六艺为圭臬。《周礼·地官司徒》写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4]这是德智体美教育体系的肇始。孔子大力弘扬周礼,对学生的教育本着身心双修的主张,从而达到君子儒的人格,培养学生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素养和才能。

诗歌具有多识作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5]诗歌不仅可以吟咏情性、感发心志,而且以此观察民风,认识社会现实。通过诗教使民众温柔敦厚合群相处,以诗歌抒发怨气讥讽不良的为政,用道理近可以待奉父母长辈,远可以待奉君主。因此,以诗歌抒发情感不是狂野的流露,而是在伦理道德的前提下表达情感。兴于诗与礼乐准则相连,礼主于敬,其核心则是恭敬合乎道理。《礼记·曲礼》写道:“修身践言,谓之善行。修行言道,礼之质也。”[6]行为有修养、合乎道理,以此为抒情的准则,即使抒发怨气讥讽不良,也是净化的语言。德识为先,才学并茂,而有不学诗,无以言的逻辑。唐代皎然所著《诗式》提出了诗歌艺术美的准则“自然”,主张“天真挺拔之句,与造化争衡。”[7]皎然在评价诗歌时主张天予真性,发言自高。自然不是丑朴,而是艺术化的自然,使情性融于艺术的境界中。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主张:“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8]诗者要具备对事物的学识、辨别、判断的能力和端正高雅的品格。可见,以诗歌为代表的语言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璀璨的表达场域。

在中华语言文学长河中,《诗经》为渊薮,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教思想绵延不绝,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兴于诗的现代意义,依然具有一以贯之的文以载道精神,多元化的语言文学形式具有抒发情感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语言文学的学习与创作中,则是当代兴于诗的新诠释。诗可以兴、观、群、怨,恰是文学的社会作用。当今世界是开放互通互联的整体,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是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美育构建中,兴于诗的现代意义无疑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和文明言行的重要环节,吟咏情性,从群体情感的立德教育和个体情感的阐扬,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有的气象与风貌。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2立于礼而弘德

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自古具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礼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精粹洗练,内化为修己之道,外化为治国之政,使道德与法权相结合,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因此是德法兼容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在儒家思想中有多重内涵,包括社会的礼仪规范、道德准则、政治制度、法律准则、伦常制度等。从春秋始,礼治、礼法、礼教、礼律、礼仪等在不同层面表述了礼的内容和社会功用。“毋不敬”是礼的精神实质,孔子教导弟子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恪守礼的重要性。

仁与礼的关系为仁内礼外,仁是礼的中心和价值目标;礼是仁的具体表现。人而不仁如礼何?没有仁,礼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意义,以礼待人是仁爱之心的外在体现。同样,没有礼,仁就不能彰显道德规范的功效,礼节者,仁之貌也。儒家思想在自身的历史沿革中对社会文化和习俗具有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导向作用。就社会人际交往而言,有不同层面的人我关系,在血缘家族之外諸如长幼尊卑的等级关系、朋友关系、泛众关系等。而朋友关系最具普遍的社会意义,这种关系是可以超越现实中的血亲、等级、长幼等身份的制约而达相知相投的心灵和行为的交往,如结义之交、忘年之交、缁素之交等。和谐的人我关系则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兄弟是有血缘关系的朋友;朋友是无血缘关系的兄弟,“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9]儒家这一思想深植于社会,北宋哲学家张载把这一思想阐释为民吾同胞之说,兄弟、同胞、朋友既是社会正能量交往的准则,也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境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世界中,更生活在人类自己创造的属人世界中,人们的衣食住行皆与社会百工相接,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军事、行政等皆是群体行为。因此,社会的存在就是人际交往的运行。德不孤必有邻,仪礼待人不仅是自身品德的展现,更是构建人际和谐的路径,人与人彼此的礼遇,而达世风的纯化、社会的安泰。儒家认为礼用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因此人们遵循礼则社会安泰,无礼则限于乱象危境。

从个体修养至社会政德准则,莫不彰显儒家仁礼主张。《礼记·儒行》从十五个方面讲述了儒行,包括:容貌、备预、近人、特立、刚毅、自立、仕、忧思、宽裕、举贤援能、任举、特立独行、规为、交友、尊让。儒行可归为自身修养与待人处世两方面,无一不是仁内礼外的操守。真正的儒者,应具有诗礼风度与道德品格,“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10]“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者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11]可见儒者以仁为本,居处有礼,内外兼修,立于礼,万事得其序。礼不仅是个体仁德的践行,更是社会行政的标准,仁政是治国平天下的圭臬。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儒家认为政者正也,为政者要有端正的品德操守。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为政者的仁与义是为民众树立的社会道德标杆,从而引领社会风尚。“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2]反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乃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13]“养生丧死无憾”与“率兽而食人”,是仁政与暴政的区别。仁成天下是儒家的立言之本,把追求个体的幸福推至社会整体即天下的共生,则是德合无疆的精神。“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14]礼是正国的准则,从个体的修养至社会的秩序皆立于礼仪法度。

随着历史的沿革,虽然礼在当今更多指向人际交往的规范即礼节上的诠释,但是尊重与恪守国家法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的群体意识也是个体行为的指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法守法、互帮互助而脱贫致富,在此意义上,崇礼弘德具有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价值。

3成于乐而和心

始兴于诗,终成于乐。孔子的乐教主张是其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乐包含了音乐、舞蹈、诗歌。“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15]指出了乐的形成和审美作用,乐的根源是触景生情,心对物的感应,不同的音乐映出了不同的情感,内心充满爱意则声音温柔悦耳。

正是因为乐由情感而生,因此乐具有反映社会景象的功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16]声音之道与社会政治相通,可见乐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乐与国家治理紧密相连“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徽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17]五音调式不混乱而有和谐的声音。由此可见乐与礼、刑、政具有同样的功能,乐偏重于治心,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以情感人,以德化人。礼偏重于从外在行为上规范人,乐从内,礼从外;乐从情感,礼从理智;礼乐配合,是情感融于理智的表达场域,内和外顺则是礼乐之治的社会功效。同时,乐也是洞察社会安泰与否的视角,即乐观其深。礼乐教育功能是化天下而成俗,成为生活方式和社会日常,平易近人而不造作,即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如此普及礼乐之教,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因此,礼乐相辅相成“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18]这里不仅阐释了礼乐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二者的分别与作用,即乐者为同,礼者为异,乐使人和合而亲,礼使人分别远近,即言行有尺度规矩,从而万物并育共生而不相害,和谐有序。乐教的作用显然延续了周礼的纳上下于道德的思想。因此而论,乐与礼的内在精神则是仁德,“人而不仁,如乐何?”[19]礼乐不是隆重的形式,而是表达仁德的门径,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20]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就是乐教的重要意义所在,德盛而教尊。

《吕氏春秋·仲夏纪第五·适音》写道:“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21]快乐在于和心,使人心悦平静。乐者,乐也。前者“乐”为礼乐,后者“乐”为喜欢快乐。君子的快乐在于得道,小人的快乐在于得欲。“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22]由乐而乐,即以诗歌、音乐、舞蹈为载体而弘道,得道而快乐、宁静而和心,从而阐释了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乐教鹄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情感抒发与理性引领,形成乐的“和声”与“和心”的社会价值导向,在成于乐中而达育人的境界。成德与成乐合一,教育目标与教育路径相辅相成,乐为美育的重要方法,因此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美育滋养而达人生境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则是尊德性,道问学的诠释。现代美育构建,依然要秉持成德与成艺相统一的理念。审美是人类社会性的重要标志,美育的核心是精神境界的构建,美育的功能是赋予生命的质量,提升社会意义上的人生格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明成果是坚持四个自信的历史依据和高歌行进的力量。

4结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美育自古有之,对传统文化取精华而弘扬,发挥其现代教育的价值。在当今美育构建与完善中,使人文境界和审美境界融于教育的始终,使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多元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養学生礼仪待人和追求生活美的素养。融会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美育“育在心灵”“育在言行”。明道方能自信,扎根时代,以美铺就迈向中国梦的复兴之路。

基金项目:北航精品美育课程项目(课题批准号:ZG211S206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5] [9] [16] [19]论语[M].肖卫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6: 11,294,188,7,26,

[7]皎然(唐).诗式[M].李壮鹰注.济南:齐鲁书社,1987:1.

[8]严羽(宋).沧浪诗话[M].普慧,孙尚勇,杨遇青注.北京:中华书局, 2014,1.

[2][6][10][11][14][15][16][17][18][20][22]戴圣(西汉).礼记[M].胡平生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951,4,1152,1159,954,712,714,715,723,730,736.

[3]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0[M].北京:中华书局,1959:454.

[4]周公旦(商末周初).周礼[M].杨天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65.

[12][13]孟子(战国).孟子[M].万丽华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5,8.

[21]吕不韦(战国).吕氏春秋[M].陆玖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