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班牌让“童蒙养正”评价体系走向信息化

2021-01-10 19:17崔春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班牌童蒙养正

崔春梅

电子班牌在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人文性智慧校园的形成。但如何与本校实际结合运用,通过学校的个性化定制,成为学校德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与抓手,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从“童蒙养正”评价体系出发,阐述了电子班牌在该体系中的运用。班牌与信息技术手段相融合,推进了德育评价体系的信息化。

在传统的班牌上,往往会有班级的徽章、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课程表、班级的照片、文明班级奖牌等等。学校想要在班牌上展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大家都希望班级的特点尽可能浓缩在这小小班牌之上。班牌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由此应运而生,出现了电子班牌。

“童蒙养正”评价体系是我校自主研发的一套德育评价体系。学校在“养正”核心理念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正心、正身、正学”为基本维度,寻找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途径,培养明礼乐学善思的养正少年。各年级组根据养正公约统一制定三级评价标准,结合“正心、正学、正身”的校训,开展积分兑换活动。

该体系三年来运行良好,收到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电子班牌进校后,我们将该德育评价体系的展示内容信息化,尽可能地在班牌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定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评价方式信息化

电子班牌上可以展示学生受评价情况,教师在电子班牌手机终端,可以设定一些小游戏丰富课堂。例如,点名——随机点名给予评价。期初,学生对平时表现不好的同学获得了这样的奖励表示出鄙视的声音。教师可以在课前定下规则:只有全班集体表现好才有抽奖机会;在抽奖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对于抽中的同学其他同学要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眼中有羡慕,脸上有笑容);抽中的学生要继续努力做得更好(教师可以提出“见面微笑问声好”“早睡早起不迟到”等奖励,如果能做到,就颁发给他,如果不自信能做到,提示他以后要做到)。颁发贴纸的场景在电脑大屏上显示出来,触动了所有的学生。同时,评价结果实时展示在电子班牌上。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改善。

基于电子班牌的展示功能,教师对作业优秀、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可以直接在电子班牌电脑端进行评价,方便又及时。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作业提交及时并且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电子班牌电脑端,选择“作业已上交”等奖章发给学生。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给作文撰写优秀的学生颁发“作业优秀”贴纸。同时,教师也可以给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电子“小奖状”,例如,“听写小达人”“小作家”“3D设计能手”“绘画能手”“口算达人”“跳绳达人”“优秀小导游”等等。这些奖励在班牌上学生风采等栏目中会实时展示出来,学生课下可以实时观看到每位同学的表现,家长手机端也能实时看到学生在校被教师表扬。电子班牌系统结合“童蒙养正”评价体系实时记录下学生的每个进步,方便查阅与统计。

二、评价过程网络化

一些活动的开展面临时间地点、参与者的变化,其评价过程动态多变,整个评价过程也需要网络化运用。在期初,运行评价体系时有家长就提出如果在家里也能给予孩子“三正”评价就好了,这样他的孩子就在家里更听话了。我们很赞同家长的这个想法。因此,在电子化“童蒙养正”评价体系中进行了信息化提升:家长可以申请“三正”评价。例如,家长带领孩子参加的帮扶孤寡老人、马拉松志愿者活动、慰问环卫工人等志愿活动,可以在家长端App活动申请页面中上传活动照片、撰写活动感想并提交,教师审核通过,派发“正身”贴纸。这样,学生不仅参与了活动,他们的行为也得到了教师的肯定。每一张电子贴纸的发放,班级所有家长都能看到,这样起到了同学间相互教育的效果。也进一步加深了亲子间的沟通,加深了家校间的合作。

当然,教师教学活动也可以实现网络化运用。教师可以在管理端发布活动,学生在家可以通过家长端参与活动。例如,跳绳打卡、踢毽子打卡、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家长可以上传1分钟运动小视频打卡,活动发起教师进行审核并给达标学生派发电子化“三正”贴纸奖励。学生每一次活动,精彩的瞬间,家长、教师上传到电子班牌手机终端智能相册或者活动分享页面,在班级电子班牌上就能展示出来,在家长端也能观看到同班同学的生活、学习状态。

三、评价结果电子化

日常,根据学生良好的学情表现、习惯养成等,教师发放“三正”贴纸,并印发《童蒙养正积分册》给他们贴小贴纸,期末累积到200个小贴纸的学生有资格参加“三好学生”评比。但在施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的积分册丢失的情况,或者有一些贴纸遗失的情况,这样就难免留下一些遗憾。电子班牌进入校园后,我们尝试将评价奖章电子化。每一类贴纸都更加细化。之前只有“正身、正心、正学”三类,学科教师自己设定评价细则,但贴纸上并没有显示,使评价略显粗放。这样家长对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不知情。而现在将每一类评价标准具体设定在奖章下方,教师通过电子班牌电脑端、手机端App发布正向贴纸,班级所有的家长都能接收这条信息。这样,家长就能更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展示了学生的表现,让更多的人知道优秀的学生都好在哪里。

例如,班上有个学生,下课会主动留下来帮忙整理板凳、键盘、鼠标,一次、两次、三次……就这样,他坚持整理了一個多学期,每次整理完我都会在评价电脑终端给他发一个“乐于帮老师收发器材”的“正心”小奖章。当我点下确定键,他的父母手机App上就会出现教师颁发的奖章,家长对孩子也因此多了一份赞赏和了解。家长会的时候,他的家长还特意和大家分享了这件事,“我的孩子平时连句话都讲不清楚,没想到在学校还是个肯做事的好孩子,得到了老师这么多次的肯定,最近他和我们交流的时间都多了,我看到了孩子的笑容、看到了孩子的自信。”

四、评价反馈多样化

“童蒙养正积分”成为每学期末评定“三好学生”的有力依据。获得两张“嘉奖令”(200个小贴纸)的学生才有机会参与“三好学生”的评选。但一些只差一点点没有评上的学生,无疑有些失落,因此,我们依托电子班牌,设定获得“养正卡”的时候可以进行小小心愿兑换活动,兑换功能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一次游泳课需要50积分,一张新上市的适合学生观看的电影票40积分,一节有趣的素养课20积分,一次参观气象站的机会20积分,一次小剧场观看表演的机会100积分,一节家校交流的讲座200积分,等等。我们的兑换方式和内容根据学生、家长、教师的意见在不断地改进,让学生对“童蒙养正”评价更加期待。我们的每一项兑换都与学生素养提高相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与家校合作相结合,不仅重视学校教育,也重视家庭教育。

评比统计也可以更便捷多样。学生干部每天通过自主管理,在两操、班级卫生、课间文明、进校门问好等方面对各班打分,进行“养正班级”评比。以往,学生都是拿着纸笔记录,进行总分的统计、排序,最后形成结果。这个过程比较烦琐,教师、学生有时也会有意见,因为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电子班牌终端,小管理员拿着平板去各班拍照,并上传到App,每天的分数及时上传,一周的分数自动统计,最终,“养正班级”的结果自动生成。在班牌上,各年级排名靠前的三个班自动生成“养正班级”证书。每样扣分项都有一张图片佐证,自动生成养正班级,做到了公平、公正、真实,教师、学生都没有意见了。

电子班牌上除了有班级排行榜,还有学生个人的“童蒙养正”积分榜。学生通过扫脸识别,可以在电子班牌上看到自己的榜单积分,也能看到同学的。首页上每日都会显示班级前三名的学生。学生累计总分实时更新,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电子班牌只是一种呈现方式,它将普通班级的班牌电子化,使得我校“童蒙养正”体系更趋信息化,创建了实时、立体、无界的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和德育教育的新路径,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加贴近师生的实际生活。

猜你喜欢
班牌童蒙养正
强化“三新”课改 建构“5E”课堂
——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教学特色
文化兴校担时代之责 养美育正承文院之脉
——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简介
电子班牌的发展演变及教育应用
风景里的大美学校
——江苏省宜兴市湖实验学校“养正文化”剪影
留住友善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收藏快乐
弘道养正
童蒙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