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杨禁赛看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2021-01-10 00:25周天亮
师道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孙杨班规规则

周天亮

2020年2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宣布了此前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起诉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和国际泳联(FINA)一案的仲裁结果:2月28日开始,孙杨被禁赛8年。孙杨上诉后,2021年4月1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发布通告称:孙杨案重审听证会5月线上举行。6月22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孙杨的8年禁赛期减为4年3个月。简单回顾事件: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派出三位员工对孙杨进行反兴奋剂检查,其中主检官证件齐全,但血检官和尿检官无法提供资格证明,孙杨觉得他们不像专业人士,最终拒绝尿检,血液样本未被带走,于是孙杨被扣上“暴力抗检”的帽子。

作为一个中国人,笔者当然希望孙杨可以勝诉,继续为国争光,但这个事件却值得大家反思。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参照条例,主检官出示授权文件和身份证明即可,即便对检验人员资质有疑问,符合规则的做法是首先配合检测,事后申诉。这是规则,每个运动员都适用的规则。试想如果运动员仅凭自己主观意识就可以拒绝检验,那这规则的意义又何在?联想起早些年孙杨的无证驾驶,以及其无视规则和契约精神未按要求穿着中国代表团指定的领奖服等事件,可以看出其规则意识的匮乏。而这一次,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无规矩不成方圆,此次事件更是警醒笔者规则意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老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规则意识养成的黄金时期,在这一关键的人生阶段培养规则意识,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规则意识越强,学生的素质就越高。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遵循如下策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1. 先民主,再集中,才有主人翁。规则意识的基础是对规则的认同。让学生从内心遵守规则,首先得让他们认同,而让他们参与规则的制定最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同感。教师应在能力范围内,鼓励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如班规、班约等。制定规则时应遵循民主原则,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道德准则的情况下,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建议。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渐显个性,班规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应允许个性化的内容,但也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应引导规则制定朝正确的方向进行,先民主,再集中。此外,班规应尽可能细化,切忌“大而空”,使学生有规可依,容易执行,可操作。只有让学生参与制定的班规,才不会让班规成为贴在班级公告栏中的一纸空文。只有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他们才会有主人翁的精神,在制定和执行规则的过程中真正领悟规则的价值与意义,建立他们乐于接受的奖惩机制,通过构建、生成、接受、认同、践行规则最终养成规则意识。

2. 评价反馈要及时、公正。对于自觉遵守规则的学生要及时肯定表扬,给予正强化,这有利于学生从他律过渡到自律,实现规则意识培养的闭环。还可以将这些学生树立为榜样,定期评比诸如“校园十大最强规则意识学生”,给予其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遵守规则,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动力。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也必须让其承担后果与惩罚,否则规则就无威慑力可言。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教师首先要做遵守规则的表率,做到公平公正。许多老师在惩罚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时,往往会“法外开恩”,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却经常“罪加一等”。这样不公平不公正的做法,本身就是对规则的无视,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后果,规则的权威性也荡然无存。因此,老师的评价要及时,而且必须得公正。

3. 少点横幅口号,多点鲜活案例。规则意识的培养少不了专题教育讲座与主题班会,但很多时候这样的讲座与班会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味如嚼蜡,临了拉几个横幅,号召孩子们喊几句口号,拍几张照片就完事了。规则教育的素材应该是鲜活的,令人感兴趣的,有探讨价值的,比如可以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人物,近在身边的同学老师,远在天边的各类名人。只要有教育价值,主题切合,孩子们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充分去挖掘,设计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比如说孙杨事件,可以邀请学生情景代入,模拟出当时的情景,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孙杨,你会怎么做?”设置进退两难的情景,彰显规则的作用与意义。此外,在案例中设立“模拟法庭”,让学生做“当事人”“法官”“律师”,置身其中,换位思考,体验规则的运转。在一次次案例分析、模拟情景体验中,学生更可能懂得规则的作用与权威,自我内化、强化规则意识。

4. 在活动中感悟规则。规则意识的培养并非一定要在教室跟同学们说“我们今天来上一节规则意识课”,这样的专题讲座班会多了,学生反倒会反感。正如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所言: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1]老师应该抓住日常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在各种竞技比赛中如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运动会等,引导学生感悟规则。每一种比赛都有它的规则,参赛选手都必须遵守。例如篮球赛,犯规达到一定次数就会被罚出场,顶撞裁判甚至可能被禁赛,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传播规则价值的契机,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规则意识,敬畏规则的权威性。显然,活动中的自我感悟,更容易让学生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5. 家校合力巩固规则意识。家庭是培养中小学生规则意识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生规则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长期性作用和深刻性作用。”[2]因此老师应该联合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巩固孩子的规则意识。现实情况却往往相反。在校老师讲规则的重要性,但在家里家长却时常纵容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什么都可以妥协。渐渐地家长的底线屡屡被突破,而孩子也越来越没规矩,任性乖张。这样的家庭教育非但没与学校形成合力,反而造成了阻力。因此,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规则教育理念,明白规则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家中要做到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规则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但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也不该心软,必须让其承担相应后果。作为老师,应该密切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只有家长与老师朝同一个方向用力,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巩固规则意识。

总而言之,孙杨禁赛事件,再一次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规则意识的警钟,规则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加强对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这样做是在降低孩子的成长成本,也是在为我们国家培养未来高素质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滕珺. 教师的专业性与学生的主体性——顾明远“现代学校师生关系”思想述评[J]. 教师教育研究,2018(9):1-6.

[2]郭娅玲,唐碧梅. 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J]. 中国德育,2015(7):29-32.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孙杨班规规则
My New Year Wishes
去旅行
神奇的班规
孙杨夺冠
班规“七问”
让规则不规则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不如吃茶去
孙杨的“反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