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喜马拉雅》的家国情怀建构

2021-01-11 01:08
电影文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守边卓玛格桑

张 玲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131)

一、家国情怀、主旋律电影与《我的喜马拉雅》

家国情怀渊源于家国治理模式——“家国一体”思想,后被重建为社会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为: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中,“家国同构”是指把个人、家庭和国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体意识”是指个人意识必须服从社会意识的意识;“仁爱之情”是指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情感。影视作品是传达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重要途径,因此,在1987年召开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弘扬主旋律”的口号,在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将“主旋律”确立为文艺工作指导方针,以国家的名义,强调主旋律电影应承担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政治功能。影片《我的喜马拉雅》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为创作背景,以玉麦三人(桑杰曲巴、卓嘎、央宗)乡的故事为原型,在2019年10月6日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与观众见面。

二、塑造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现实性

影片是由真实故事改编,主要通过还原人物现实,复刻主人公的家国情怀。本影片塑造人物形象现实性方法,包括:第一,藏族演员饰演人物角色。在影片商业化包装过程中,最惯用的技巧是邀请有流量的明星参演,本影片反其道而行之,邀请藏族演员饰演主要人物角色,极大地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第二,人物造型的现实性。影片中毡礼帽、绿松石质地的耳饰、牛羊皮革制品的冬衣、白色哈达等服饰突出了地域性,粗布、素色、老旧的服饰体现了生活条件之艰苦,都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现实性。第三,人物语言的现实性。虽然此影片是在宣传“时代楷模”的优秀事迹,但并没有为了突出意识形态而使用说教语言,而是使用口语化的语言作为台词。此外,影片中父女三人的日常对话都使用藏语,在与老刘交流时用汉语,也还原了人物的现实性,增强观众对剧情的信赖感,更易激发观众与影片之间的共鸣。

(二)人物性格立体化

在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尝试的过程中,电影人物性格塑造正逐渐由采用二元对立的模式过渡为采用中和的叙事模式,即由概念化、缺少感性、非黑即白的人物形象,向只有正面或负面倾向较为突出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过渡。影片中仁青不畏严寒艰苦、不畏外敌入侵,矢志不渝地放牧守边,是时代的楷模。但是,数十年间并未来戍守边疆的士兵和搬迁来的住户,也会让他不自觉地萌生对党不抱希望的情绪。此外,他拒绝搬到县城并且封锁外界对三人乡的溢美之词,希望格桑、卓玛同样矢志不渝地放牧守边,又有专制独裁的一面。影片中卓玛不但自己守候玉麦乡,而且还让儿子顿珠继承守候玉麦乡的责任;似乎格桑对守候玉麦乡从来没有过非议,从不主动提出离开玉麦乡,但是她也曾借助母亲、妹妹之口试探性地问过爸爸,最终因担心父亲的安危和守护玉麦的责任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来放牧守边。影片对人物性格做立体化处理,未将人物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心中曾泛起过涟漪,最终个人意识服从了社会意识的“平民英雄”,让观众深切体会到世界上没有什么盖世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也让观众意识到“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三)英雄人物的群像

此影片未定位为“人名电影”,未将镜头聚焦在某个人物身上,塑造孤胆英雄;而是命名为《我的喜马拉雅》,塑造了英雄主义的群像。影片不仅是在讲述仁青的故事,也是在讲述玉麦三人乡——仁青一家的故事,更是在讲述千千万万守边人的故事。影片中既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仁青;也有在爱情、亲情与爱国情怀间相平衡的格桑,在个人实现与保家卫国做利益取舍的卓玛;还有拉珍所代表的支持先进模范人物工作的家属,老刘、邮局工作人员(汉族)所代表的支援西藏的人民好干部,扎西所代表的为西藏修路而牺牲的筑路人,“解放军”所代表的保卫祖国、守护家园的无名英雄。影片中塑造了英雄人物的群像,不分民族,不分年龄,大家都是爱我中华的中国人;此外,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把个人、家庭和国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了保家卫国让个人意识服从了社会意识,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互帮互助、携手与共。

三、剧情设置突出家国情怀

(一)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讲述“家国同构”的原因

为了弱化主旋律电影的说教意味,提升影片的观赏性,影片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未赤裸裸地直奔主题,而是以描述仁青一家放牧守边、保家卫国为主线,在日常交流中渗透着为什么要矢志不渝地放牧守边。通过整理仁青与拉珍、老刘、格桑的对话,发现在仁青11岁时,玉堆施行普通民众需要给官老爷做奴役的制度,他和叔叔就曾一起给官老爷放羊,遇到狼群导致两匹马被咬死,官老爷用站笼吊死了叔叔,用钉子凿进仁青的锁骨钉在木桩上,幸运的是他死里逃生。后来共产党来了,废除了差役制度,让大家当家做主人,这才有了他们自己的家。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对中国边境骚扰蚕食,公然入侵,牺牲了很多解放军才保卫住玉堆,所以仁青从骨子里面坚定要留在玉堆放牧守边。

(二)分叙的方式呈现“共同意识体”

由于本影片人物性格塑造采用中和的叙事模式,因此“性格决定命运”,家国情怀的信念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影片中仁青一家十几年如一日放牧守边、画国旗,格桑和卓玛难免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当有一天卓玛砸开了箱子,发现了社会对三人乡报道的溢美之词、格桑爱慕者的来信、向她抛向橄榄枝的工作单位等,影片开始采用分叙的方式,呈现格桑和卓玛的不同抉择,详情见图1。

图1 格桑和卓玛的选择

如上图所示,当砸开箱子揭晓秘密那一刻,卓玛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歌唱事业,格桑为放弃爱情而痛哭一场;但是,得知扎西为玉堆修路而阵亡时,卓玛意识到对玉堆付出的不止他们一家,意识到玉堆是她最终要回去的地方,为此她放弃了马上要入编的歌唱队的工作。其实,卓玛去歌唱队那段剧情是导演在真实故事基础上做的艺术化处理,并且采用分叙的叙事方式,将剧情引入到她们有权利和机会选择是否留在玉堆守卫家园,面对外界的“诱惑”,就会有人坚守有人离开,但是因为保家卫国的那份责任,最终还是牺牲小我,个人意识服从了社会意识。

(三)由显入隐地构建“仁爱之情”

影片外显的“仁爱之心”,主要体现在重视亲情、人人和睦。如虽然卓玛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歌唱事业,但是她对此事充满了歉意,最终还是放弃歌唱对编制,回到玉堆。虽然仁青想要用封锁外界消息的方式,将格桑和卓玛留在玉堆放牧守边,但是面对女儿想要离开玉堆,他还是会尊重孩子们选择,并默默地关心她们的动态以及为防止新搬迁来住户的生活受到偷渡者骚扰、威胁,仁青一家搬到边境线附近保卫国家等。内隐的仁爱之心,体现在为了建设幸福美好的喜马拉雅而默默付出的解放军、筑路人、修电工等。

四、用视听语言建构家国情怀

(一)听觉语言对家国情怀的建构

第一,用听觉语言阐述坚守“家国同构”信念的原因。影片开始,仁青与印度偷猎者展开了激烈的抗争后回到家中,拉珍带着卓玛正在歌唱“美好的时光呀,我们一起……”,此时,镜头中出现了毛泽东画像的特写,是在暗指毛主席带给人们美好生活,让他们当家做主人过上了美好生活。这个片段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开篇非常密集的困难试图逼迫仁青一家离开玉堆,但是仁青始终坚定不移地要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要坚持放牧守边、保家卫国。

第二,用听觉语言建构“共同体意识”。当仁青放牧守边时,幼年的格桑和卓玛在家里看家,帐篷外传来的狼嚎声,暗示着他们随时都会受到野兽攻击。此外,当格桑看到扎西的信,心中尝到了甜甜的爱情味道,但因要继续肩负保家卫国的责任,不得不选择留在玉堆,整个人泣不成声,哭声暗示着格桑的不舍。但是,仁青一家仍然选择牺牲小我、保卫国家。

第三,用听觉语言建构“仁爱之情”。卓玛在宣传队给牧民们演出,被当地牧民称为“送温暖”,暗指卓玛即使不在家放牧守边,但依旧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帮助她人;卓玛去医院看望因巡边摔伤腿的格桑,向姐姐展示她新学的歌曲“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首名为《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具有较强的隐喻意义;老刘去医院找仁青告知扎西在筑路中牺牲的噩耗,此时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的出生,暗指生命不息,守护喜马拉雅的脚步不止,一批批人守护着喜马拉雅。

(二)视觉语言对家国情怀的建构

影片中多处俯拍的全景镜头,呈现了玉堆辽阔苍凉、冰天雪地、荒无人烟、无农作物的自然景象;影片中近景镜头,呈现了钻木取火、少得可怜的口粮、烧雪水喝、破旧的四边漏风的木屋等社会生活条件;印度人在房子上刷的“杀”字、与仁青随身携带砍刀呈现了他们的社会人文环境;当拉珍去世时,镜头由拉珍脸部特写拉远为全景镜头,仁青的形象在伟岸的大山前是那么渺小,透着不可违抗自然的无力感等众多画面,都让观众感受到了玉堆生活条件的恶劣与艰苦。但即使这样,当拉珍提出离开玉堆时,影片通过仁青位置移动,将毛主席画像纳入构图中,暗示了仁青绝不会辜负共产党给予的美好生活,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守护玉堆。

五、其 他

2019年献礼片《我的喜马拉雅》在豆瓣评分中取得了7.9分的好成绩。但是,影片中有几处剧情设置,还可以继续做优化处理。比如,第一,影片开篇仁青妻子因就医不及时突然离世、孩子在家又受到偷渡者的恐吓,老刘一句“政府要是在这里,他们肯定不会来捣乱”,仁青就开始建政府升国旗,这样的剧情设置似乎有些生硬,与观众的观影感受不相符。是否可以呈现仁青为了改变心理不平衡的状态而努力克服心魔、重整旗鼓的镜头,用于展现心理深层次的冲突。第二,格桑阻止众多男性停止偷猎那场戏,一句“这是中国的地方,你不能在这儿打猎”的台词就让对方悻悻而归的剧情缺乏说服力。这段戏的原型是桑杰曲巴追着偷渡者,让他们放下羊,由于对方忌惮中国对此事情的制裁以及桑杰曲巴男性伟岸的体魄,才悻悻而归了。因此,是否可以在台词中设计一句与政府有关的台词,增强威慑力呢!此外,影片结尾时的反转不够让人惊喜。

猜你喜欢
守边卓玛格桑
西藏爱国守边精神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重要意义
仓央卓玛
当好守边人·布茹玛汗
简述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幢幡的保护与修复
难忘的格桑花
美丽的卓玛
糟糕鱼
魏德友:半世纪的坚守
梦中的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