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战略: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探究

2021-01-11 04:42卢文凤赵福奎陈现军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职业院校

卢文凤 赵福奎 陈现军

[摘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能够切实提升乡村人才质量,是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伴随着涉农培训的不断发展,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业已呈现出供给侧改革基本走向。文章在对比分析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应然状态与实然困境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提出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市场化战略路径:把握源泉,挖掘培训对象潜力;筑牢载体,增强培训产品张力;抓住关键,提升培训管理运营。

[关键词]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市场化战略

[作者简介]卢文凤(1983- ),女,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赵福奎(1965-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校长,教授,硕士;陈现军(1981-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重庆  40415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重庆市农业经理人社会涵养研究”(项目编号:KJQN202103502)、2021年重慶市教委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乡村振兴’助振兴:‘全科农民’游教模式改革实践”(课题编号:Z211015)和2020年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青年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万州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KJQN2020035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3-0064-06

2021年2月,在《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中央再次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振兴人才质量与培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培训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横跨“教育域”“职业域”“产业域”的特点,在参与涉农培训过程中既能发挥其教育功能,又能彰显职教“软实力”,助力破解乡村人才振兴困境。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虽具备明显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但也具有明确的市场属性,业已呈现出供给侧改革基本走向。按照市场规律办培训是提升培训质量的关键,强调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我国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自适应”能力系统,是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一、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应然状态

(一)培训供给与培训需求精准对接

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通过关注培训需求、引致培训供给调整,在供需精准对接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质量。作为兼具准公共物品与市场属性的培训产品,开展供给侧改革需打破单一政府主导计划型供给思路,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划定双方权责边界。一方面,减少政府对培训的垄断与控制,加大放权力度;另一方面,利用市场与竞争机制,突出市场在培训供给中的调节作用,构建培训需求“获取—分析—管理—实现”通路。双向引致实现将培训供给关注点从“政府需求”过渡到“消费者需求”,进而减少无效供给,增强有效供给,提升培训供给对培训需求的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在涉农培训中的整体竞争力。

(二)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双驱并行

鉴于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兼具准公共物品与市场属性特征,开展供给侧改革时需要根据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培训类型,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权责边界,通过政府强化职业院校涉农培训整体设计,通过市场汇聚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优质资源并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消除培训中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现象。一方面,通过政府主导,强化上下级、同级部门之间的协同与配合,降低因部门之间缺乏联动配合而造成的培训资源浪费与分配不均的问题,减少职业院校涉农培训“沉没成本”。另一方面,在完善的制度框架内通过市场驱动使培训参与院校彼此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增强培训供给适配度,提升培训质量,让培训对象在培训中切实获益,增进培训对象可视化培训福利,提升培训的满意度与效果。

(三)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同步提升

高效的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能够实现参培对象与职业院校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同步提升,具备“正的外部性”。具体表现在:第一,从直接收益来看,一方面,高效的培训能够提升参培对象的个人知识与能力,增进参培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在参培对象与参培院校个体收益提升的同时又能潜移默化地增进社会收益,如社会人才质量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等;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与市场同频共振,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改变了传统政府主导计划型模式下供给主体选择“雨露均沾”方式,淘汰“应付了事”式供给主体,减少培训对象低评价、低效益风险,降低培训社会总成本。第二,从间接收益来看,政府与市场同频共振能够激发职业院校在激烈的培训市场环境中紧跟培训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培训供给,将市场竞争压力转化为培训质量提升的内部动力,建立适应乡村振兴社会需求、消费者需求的“自适应”能力系统,增强培训适配性,提升培训效益,进而增强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

二、 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实然困境

(一)主体层面:主体关系不清且作用发挥不足

职业院校涉农培训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在培训前期依靠政府主导获取了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与组织动员优势,有利于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市场前期培育与发展。但伴随着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市场的不断演进,政府主导计划型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因政府主导计划型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具备一定的强制性,各地方、各部门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培训任务,使得一些培训落入运动式、形式化的陷阱,这不仅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也违背了培训设计初衷;另一方面,涉农培训政府职能边界不断延伸,市场主体地位缺失且作用发挥不足,二者“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界限模糊,这既加重了政府负担,又禁锢了培训市场活力,限制了培训市场的发展。

(二)供需层面:有效供给不足且无效供给过剩

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产品供需适配度与培训学员满意度是衡量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当前,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培训有效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过剩并存。第一,有效供给不足。一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培训对象的区域化、层级化、个性化培训需求难以得到供给回应。二是培训前瞻力不足。多数培训产品设计仅考虑当前需求,关注“实效性”,而忽视未来乡村产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缺乏前瞻性,导致职业院校涉农培训支持学员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第二,无效供给过剩。一是培训项目重复设计导致的过剩。由于缺乏政府统筹与整合,各组织培训单位与部门在设计培训项目时往往各自为政,导致培训项目层级设计、内容设计重复严重。二是培训项目供需错位导致的过剩。部分培训项目因缺乏有效前期调研,匆忙立项,内容设计闭门造车,造成“所供非所需”,导致大量培训产品与服务供给无效。三是培训对象选择不精准导致的无效供给。在政府主导计划型职业院校涉农培训模式下,部分培训主办方为完成培训任务,在培训对象选择上考虑“量”的因素居多、“质”的因素较少,导致大量培训资源浪费,培训无效供给过剩。

(三)资源层面:市场化程度低且资源配置失衡

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资源配置过程中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也要重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当前,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资源配置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市场化程度低。由于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公益性特征,在政府主导计划型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中存在培训资源配置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培训资源计划配置理念浓厚、价格与竞争在培训资源配置中指导性不明显等问题。第二,资源配置失衡。一是存在区域失衡。东部地区和城市职业教育的区域经济实力、政府办学经费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等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因此东部地区和城市可用于职业院校涉农培训的培训资源也远优于中西部地区和乡村。二是存在部门失衡。当前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大多源于政府各部门,如农委、商委等,这种条块分割式的部门组织方式造成各部门之间资源配置失衡。

三、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市场化战略设计

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实施市场化战略是在遵循教育培训规律的前提下,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将市场机制引入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活动中,关注培训市场供求、价格、竞争与风险等因素,用市场规律去调节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内部运行,在此过程中充分释放参与院校主体的竞争力,增强培训对象的选择权与自主权,优化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资源配置,促成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市场供给优化与升级,促使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规范化、优质化发展。

(一)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市场化战略定位

1.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回归,明确改革方向定位。职业院校涉农培训40余年的实践证明,实施供给侧改革市场化战略除了需要“有为政府”,更需要“有效市场”。政府在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初期利用其在政策制定与引导、资金支持与组织动员等方面的典型优势,能够快速地进行市场培育,但与此同时又因政府主导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市场主体地位的缺失容易使得培训落入運动式、形式化的陷阱,浪费培训资源,违背培训初衷。因此,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实施市场化战略必须改变以往的政府主导计划型模式,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回归,采取新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提供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组织保障方面的优势,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积极性、主动性与能动性调动方面的优势,增强职业院校对涉农培训市场反应的灵敏性,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对经营战略与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2.坚持人才培养基础本位,厘定改革目标定位。职业教育具备“教育”与“培训”两大育人功能,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因此,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市场化战略必须将培训回归到人才培养这个中心问题上来,努力提升乡村人力资本的适用性。第一,重塑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工作的价值向度和效用评估向度。在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改变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的培训价值向度和效用评估向度的选择,强化培训对象在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中的中心地位,坚持以“基础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为中心的价值向度和效用评估向度取向。第二,坚持培训育人目标与个人发展需求相统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在人的“自我实现”假设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深化“按需定培”理念优化培训制度供给、创新培训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培训需求与供给适配度,提升培训实效。第三,坚持培训育人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统一。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应在追求知识技能探索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员的理性精神或智慧,在促进培训学员成长成才的同时满足乡村高质量发展需求。

(二)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市场化战略核心

1.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明确双方权责边界。伴随着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关注点从“增量”到“质量”的转移,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明确双方权责边界是实施供给侧改革市场化战略的关键点之一。第一,清晰双方关系,划定角色定位。在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体系中要实现“政府掌舵”“市场划桨”。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资源的全面统筹与顶层设计,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优化培训市场环境,制定并把控培训质量标准,提升乡村人力资本储备与质量,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市场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活力,增强培训竞争力,降低培训成本,提升培训效益。第二,找准平衡基点,明确权责边界。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体系中政府与市场并非独立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一种有边界、有分工、有交集、有相容的关系。“交集”与“相容”属性决定了政府与市场要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同一问题的政府内部解决成本与市场解决交易成本的对比,找到二者作用发挥的平衡基点,利用资源的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明确权责边界。

2.坚持需求为导向原则,构建精准供给机制。实施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市场化战略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畅通培训需求“获取—分析—管理—实现”通路,按照市场规律构建精准涉农培训供给。第一,通过内部渠道(院校已有培训产品、培训运营管理人员等)与外部渠道(涉农培训市场、培训学院、同业竞争培训项目以及培训合作伙伴),采取市场调研、竞品分析、行业政策与动态分析、产品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系统地掌握涉农培训产品需求,建立详细需求档案。第二,通过培训需求筛选、培训需求透视以及培训需求排序真正厘清涉农培训需求,促使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办学与专业优势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应先做、哪些应后做。开展培训需求筛选时,重点从培训需求的真实性、一致性、价值性、可行性四个维度进行考察;开展培训需求透视时,要跳出培训需求表象,抓住本质,对接“区域政府战略+乡村产业需求+乡村人才现实发展需求+乡村人才潜在发展期许”,将培训需求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培训需求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缩短涉农培训需求鸿沟,提升培训供给精准度。

3.树立竞争性合作理念,盘活培训市场活力。职业院校参与涉农培训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如普通高等院校、农广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通过竞争性合作能够激发职业院校涉农培训的生命力、发展力与创造力,推动特色项目开发与培育,实现培训资源优化配置,助力培训市场迭代更新。第一,突出竞争。面对激烈的涉农培训“红海”市场,职业院校培训主体与非职业院校培训主体角逐同一市场份额,必然存在利益冲突。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开发异质化、品牌化培训产品供给市场,并采取适宜营销手段,获取竞争优势。第二,强调合作。涉农培训是一个内容广博、覆盖面广的系统工程,单一职业院校因培训资源受限,无法满足或占有更多的培训领域。因此,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可依托全国或区域农业职业教育联盟等平台,汇聚优势职业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资源,在适当领域开展“校—校”“校—企”“校—企—行”“校—企—行—研”合作,形成培训合力,从横向上扩宽培训范围与广度,从纵向上延伸培训深度与层级,规避传统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内容狭窄、层级断裂以及理实脱离的偏差,形成内容宽广、“低—中—高”层级连续的培训系统。

四、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市场化战略路径

(一)把握源泉,挖掘培训对象潜力

涉农培训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培训对象已经参与过一次及以上的培训。因此,实施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市场化战略,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性挖掘培训对象潜力。

1.针对培训新对象,努力实现“从0到1”。针对对培训产品与业务不太熟悉的潜在对象,职业院校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推动等方式,突出培训对象“开发能力”,实现培训对象“从0到1”的过程转化。例如,职业院校坚持问题导向,组建乡村振兴“专家智库”,通过送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乡村博士工作站等形式,开展农业政策解读、科学种养殖知识与技术传播、管理与运营技术介绍以及“一对一”问题解决等,引发培训对象需求自觉,使涉农培训有效需求产生,进而实现培训新对象“从0到1”的转化。

2.针对培训老对象,努力实现“从1到N”。针对对培训产品与业务相对熟悉的培训对象,职业院校通过运营、服务与研究等方式,突出培训对象“运营能力”,实现培训對象“从1到N”的过程转化。例如,职业院校通过打破传统学科与专业壁垒,以乡村人才个体学情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与操作领域的特点为基础,有重点、有针对地确定培训目标、开发培训课程、搭建涉农人才成长“脚手架”,通过培训产品品牌化建设与全链路营销推广促使培训老对象“从1到N”的转化。

(二)筑牢载体,增强培训产品张力

整体来看,培训对象对培训产品的诉求在逐步提高,开始关注职业院校是否能“按需供培”、是否能提供培训增值服务等,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进行培训产品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需求导向,推行按需定供,开发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定培包”。职业院校在开发设计涉农培训产品时,通过对接“区域政府战略+乡村产业需求+乡村人才现实发展需求+乡村人才潜在发展期许”,结合院校自身办学与专业特色,打破传统专业、课程章节桎梏,采用培训内容设计“模块化”,开发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定培包”(用户自选定制化培训包)。“定培包”采用“菜单式”培训内容供给与“线上+线下”选修方式,真正做到培训产品内容供给“一对一”。通过“定培包”能够很好地解决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内容广博”与培训学员“需求偏好”之间的矛盾。

2.夯实培训品质,强化品牌意识,谋划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致胜卡”。涉农培训产品品牌代表了培训对象私底下对培训的评价,是培训对象经历与体验的总和。一个良好的培训对象评价映射到涉农培训品牌上,能够给拥有该培训品牌的职业院校带来溢价、产生增值。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品牌建设,第一步是夯实培训产品品质,提高涉农培训产品认知广度,增强市场覆盖,实现功能性价值;第二步是深化目标市场细分,精准绑定目标顾客群,深耕情感链接,实现品牌情感性价值与象征性价值,增加培训产品品牌附加值。

3.关注四项链接,开展链路设计,促成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购买行为。伴随着传播媒介碎片化发展,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营销推广进行迭代与进化已是必然。鉴于此,职业院校利用“AISAS”(即“注意—兴趣—搜索—购买—分享”)法则,通过对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品牌实施心智连接、交易转化连接、私域用户连接、体验创新连接,进行全链路营销设计,促使培训购买行为的产生。例如,职业院校通过乡村振兴学院(网络学院)发布培训项目,采取培训课程试听服务方式吸引潜在培训对象兴趣,促使潜在培训对象主动搜索培训相关内容,获取该培训项目对比优势信息,再辅以有效的客户管理,促使潜在培训对象产生购买行为并进行培训后经验分享,形成良性培训消费循环。

(三)抓住关键,提升培训管理运营

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与市场环境中,职业院校涉农培训要达成供给侧改革市场化目标,需在管理运营上下功夫,通过调动并部署涉农培训人、财、物等资源夯实职业院校涉农培训组织基石。

1.重组师资队伍,强化定点帮扶,建设职业院校涉农培训“智库团”。第一,着眼于乡村人才需求端,依托乡村学院等平台,通过按需组班、嵌村教学创新“游教式”培训,开展“行走式”授课,打造“涉农培训直通车”团队。第二,通过“培训学员呼叫、培训师赶到”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式送培,建设“涉农培训120”团队。第三,落实培训前后一体化策略,升级培训服务业务。通过专家做给培训对象看、带着培训对象赚钱的方式,开展定点帮扶、全程指导,建设“涉农培训引路人”团队。

2.关注成本收益,优化资金效率,丰富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基金库”。第一,打破培训组织部门追求权利自我扩张及部门利益最大化边界,落实政府统筹,建立“国家+地方”两级涉农培训涵养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效应,实行归口资金集约化、扶持精准化、项目明细化管理,规范带动财政资金投入,降低培训资金投入“沉没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第二,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在涉农培训中的作用。在部分条件成熟的地区率先引入“市场化”利益分配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涉农培训中。通过多元主体参与涉农培训,强化职业院校涉农培训“公益化”与“市场化”的有机融合,形成“政府为主+涉农企业为辅+农民为补充”的职业院校涉农培训成果消费格局。第三,改变职业院校涉农培训政府“包办”组织格局,通过政府发放培训资金选票等方式,增强参培消费者的项目自主选择权,激活市场竞争意识,倒逼职业院校涉农培训供给侧改革,反促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3.依托各类平台,优化培训模式,打造职业院校涉农培训“新样态”。第一,职业院校围绕乡村“五大振兴”,依托校村资源优势,成立“乡村学院”,打造“村校命运共同体”,坚持问题与需求导向,把培训办到乡村、办到乡村企业、办到学员家中,建立培训院校与培训对象之间的长效链接机制,变“一次培训”为“持续帮扶”。第二,立足“智慧+服务”理念,构建集大服务、无边界、数字化特色于一体的“数字化无边界”培训模式。“数字化无边界”培训模式通过“游教式”培训、“诊所式”培训、“自媒体式”培训、“云课堂式”培训等方式,打破培训时空界限,扩大培训对象灵活自主性,打造职业院校涉农培训“新样态”,助推培训整体改革与升级。

[参考文献]

[1]兰海涛,李月,屠明将.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0):74-78.

[2]陈正权,朱德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内容和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7(2):23-29.

[3]沈志荣,沈荣华.公共服務市场化:政府与市场关系再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6(3):65-70.

[4]卢文凤,赵福奎,徐小容.困境与突破: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偏差与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21-27.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