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背后的中华文化

2021-01-12 11:15杨金荣刘海军
中华手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榫卯造物木材

杨金荣 刘海军

榫卯上升到一定的文化高度才能说透

关于榫卯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给榫卯下个定义:榫卯是迄今为止,中华传统的以木为材、造物的最佳方法。具体而言,就是用凹凸结构解决木与木之间的一种连接方法。

榫和卯最早源自中国的阴阳,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东西呢?为什么发源于中国这片土地,而非其他地方?为什么会这么复杂、精准、好玩?榫卯是怎么构建的?这都要从历史渊源谈起。在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农耕文明产生得比较早,从建筑发展到家具,至明清时我们的家具制作水平就已经非常高了——从目前的考证结果看,榫卯至少已经出现了2 500多年。从木匠鼻祖鲁班开始(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在建筑中就已经用木结构来解决问题,即便到了汉唐时期,建筑也是以木结构为主。而这些木结构建筑的牢度问题也多是由榫卯结构解决的。举个例子,中国古代造房子,屋顶有瓦有梁,仅靠木结构就可以立起来,甚至可以移动整个房子,而砖是后面才加上去的,这对于现在很多人是无法想象的。再看古老的宫殿,柱子底下有一个石头基座——也就是柱础,柱子和柱础之间没有使用胶水等任何东西。这充分说明了这些建筑是“裸脚”立在地上的,是一个整体。连钢筋水泥都无法解决,而我们的古建筑却能在地震中屹立不倒。如果没有榫卯结构,怎么能做到这样呢?所以,榫卯结构首先是解决牢度问题,这也正好印证了“榫卯结构是以木造物的最佳方法”这一说法。

木建筑之后才逐渐出现了木家具。因为汉代以前人们都是席地而坐,那时还未产生家具。直到汉唐以后,我们才渐渐离地坐起来、站起来,然后才有了家具的出现。比如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受中国唐文化影响很深的日本,到现在仍保持席地而坐的传统——日本人管这叫跽坐,即是两腿跪起来。现在很多青铜器文物上都能看到这样的图案。这段历史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文化渊源了。

随着中国文化和哲学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历代木艺匠人经验的积淀,榫卯结构传承逐渐向精准化和精细化转变,手工技艺也越来越高超,直到能解决其他民族文化不能解决的高难度建筑和家具问题,例如明清时的红木、紫檀、黄花梨等硬木家具制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工艺基础和文化底蕴,这些东西是造不出来的。例如我们为什么讲“家具里面最能代表水平的是椅子,椅子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圈椅”?因为圈椅把中国人对宇宙的认知——“天圆地方”理念融合到了里面。人坐在里面,就实现了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圈椅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物质需求,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心理上审美的精神追求,简单地说就是“身心愉悦”。所以,做圈椅必须有“讲究”,这个“讲究”就是文化。

中国人造物一直讲究就地取材、因材施艺,有什么材料就做什么。而木与木接合的最大优势就是同质——硬度、强度近似,变化收缩比例一样;如果不同质就会出现“你强我弱”的压制性现象,如金属与木头接合,金属就会把木头磨损掉,长此以往木料就会裂开甚至崩掉;其次是互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会对抗,相互包容,所以经久耐用。以现代科学分析,同一棵树的木材木性更接近。但在没有先进科技的中国,古人就是凭着直觉、感性,把这些知识一代一代积累传承下来;第三是易装拆。为什么要装拆呢?因为华夏民族发源于农耕文化,跟那些更具“掠夺性”或“侵略性”的游牧民族不一样,我们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懂得保护生存环境和资源,当有需求时才就地取材。所以古人造物是以长期使用为目标,对造物要求更高,必须经久耐用。所以榫卯结构是最牢固、最科学的。

当然,时间太久木材也会变,所以在研究木性时,我在西方谈木材物理性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变性”和“文性”。“变性”指木材的变化特性。最明显的就是当木材受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其纵向和横向收缩比是有明显差别的。比如大家平时见到的木棍,粗细是有变化的,而长度不会变,因为管状的纤维在纵向基本上不会收缩,而横向——即横截面就会看到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怎么形成的呢?木材在显微镜下是纤维状的,就是一根根管状物——纤维素。管状物被一些胶状物包裹、粘在一起,这才使木材有韧性。但石材不一样,石材在显微镜下是粉状的。所以中国古代按照材质物性把木、竹、牙归为一类,而骨、石、玉则属于另一类;“文性”是指木材的文化属性,即人们主观认定的属性。比如中国人所称的“红木”并非指红色的木材。为什么叫红木?因为红木是阳材。什么是阳材?就是黄赭红紫黑这5种色系偏暖、漂亮的木材。为什么这5种颜色的木材叫阳材呢?因为是活人用的。楠木也很漂亮、不变形,也很好,为什么不给活人用呢?因为楠木色系偏冷,属阴材。中国人认为“天地玄黄”,意思是天是黑色,土地是黄色,人立于天地间的就应该用天地之间的颜色。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西方有吗!所以说文化很重要。同样事关生态保护,为什么我们的象牙(雕刻)被禁,而日本的捕鲸船现在照样活跃在大西洋,因为日本说那是他们的传统文化,總不至于把别国的文化灭掉吧!所以,文化是有话语权的,榫卯必须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

中华手艺与西方产业化

东西方结构的比较也有必要谈一谈。西方为何没有出现榫卯?因为西方的工业化比较早。工业化就是产业化,即把一个产业用某种方式统一起来,从而解决量的维度问题。而从字面意思理解,“化”就是把这种方法普及——这就是产业化。这会带来什么结果呢?产业化源于西方对资本的追逐,追逐就要消费,进而需要消费者买单,因此对产品的需求产生了消费供给,而要保证消费供给就必须要产业化。因此,西方的产业化无法跟我们一样追求质的高度,只能追求量的维度,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利润。工业化是源于西方的哲科思维——即把所有的东西细分为不同科,只有当所有环节都厘清以后才开始做,所以他们做什么都按“方案”“计划”来。但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要心中有基本意象就可以开始了,在制作过程中再调整、解决。我们的传统文化善于解决不确定性问题,而西方的工匠文化只能做所有问题都确定的东西。

所以只能按图纸施工,不能创造——工匠文化是英国工业化运动才开始的,而中国的匠人文化在2 500年前鲁班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匠人文化是心手一体的创造性劳动——即心和手要一起动,心中有什么想法手就要做出来,所以需要训练手的技能,当练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做到随心而动,就叫艺——手艺。

手艺和艺术虽然都是“艺”,但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二者完全是两回事。现在不少学习西方学科的人开口就说“我这是艺术”,似乎艺术成了这群人独有的东西。其实在我看来,无论美术、技术,还是艺术,都是一种方法——“术”指方法,美术就是美的方法,技术就是技的方法——凡是可以批量化,能用机械解决的东西都叫技术;艺术就是艺的方法——凡是根据心中的意象随心创作的东西就叫艺术。所以,我们不要用西方的东西来解释我们中国的文化,越解释越复杂。故此,认知榫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根源上深入。

提到文化,再讲一讲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产业化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导致西方在解决问题时就会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实际上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比如给木料做脱水处理,让木材失去韧性,成为“死木”;或为了省事、降低成本,把好多细节都简化甚至直接省略了;接合的方式都是“简单粗暴”地采用铁钉、螺丝等直接解决。当产业化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后,这种方式方法自然就被不少中国人“拿来”了。跟“产业化”一起“拿来”的还有“设计”。西方是以设计师为主导,都是按照设计师的想法造物,材料是为设计师服务的。如此一来,从市场上购买的家具自然用不了多久就會坏掉。不过坏掉了也不要紧,因为又会产生消费,再造再买就是。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以材料为主导,匠人根据材料特性,以最节省材料、价值最大化的方式制作。比如遇到一根千年红木,怎么能随随便便锯断、变小、脱水改变木性,做成跟市场上一样只用三五年就淘汰的家具呢?!但现在有不少人喜欢在设计上“争奇斗艳”,把木材处理得不变形,这完全是舍本逐末。我们中国人追求的是打造传世美物,不但自己用,用完后还可以传给子孙,让它承载着情感传递下去,成为一种纪念、一种传承。所以,中国人的造物目标和要求比西方高明许多,解决了从身体到灵魂的需求。

然而,在全球产业化的当下,我们要面对的是:如何把这个“高度”转为“维度”?现实情况却是,现在好多工匠、设计师热衷于“炫技”。有些人把榫卯结构拆开,给别人看榫卯结构有多么复杂。他们认为越复杂越好,却完全忽略了木材的变性。正是因为木材会变形才要应变,才以榫卯结构来“补短”。所以,榫卯结构只要合理就好,用什么样的材质、选择什么结构的榫卯、做成什么尺寸等完全是以材料和造物目标决定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便榫卯发展至今,仍旧没有一个具体的、精确的尺寸数据,完全是凭造物者依靠经验来感觉,凭感觉来制作,所以才有中国古建筑和传统家具的个性化。这才是榫卯复杂的地方,也是西方学不来的地方。如果简单地以西方思维做榫卯,变成炫技行为,弄不好会难登大雅之堂,甚至贻笑大方,不仅发挥不了我们的优势,还被会西方认为“榫卯是雕虫小技”。因此,我们一定要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里寻求答案,把榫卯结构升华为理论层面、文化层面,如此才能讲清楚“究竟什么是榫卯”“为什么榫卯结构如此受推崇”。

猜你喜欢
榫卯造物木材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
榫卯构造在现代空间装饰中的创新应用(二)
严格木材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