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粒胡麻品种抗枯萎病鉴定与评价

2021-01-13 12:20李虔诚栾勇张炜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胡麻枯萎病

李虔诚 栾勇 张炜

摘要:为了给白粒胡麻品种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在长期病圃对16份白粒材料进行抗枯萎病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田间枯死率调查,高抗枯萎病的品种(系)为79073,枯死率为3.14%;中抗枯萎病的品种(系)为QS9、8012-2-3、NY2015,枯死率为7.99%~18.45%。不同生育时期的调查发现,胡麻枯萎病在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但在生育后期发病较重,开花期与青果期的发病占比达到全生育期发病总数的70.24%。

关键词:胡麻(油用亚麻);白粒;枯萎病

中图分类号:S435.6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12-0011-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12.003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of White Seed Flax Cultivar

LI Qiancheng 1, LUAN Yong 2, ZHANG Wei 2

(1.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Brigade of Yuanzhou District, Guyuan City, Guyuan Ningxia, 756000, China; 2. Guyuan Branch of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Guyuan Ningxia, 756000, China)

Abstract:In this study,16 white grain cultivars(lines) were identifi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by long-term disease nursery. This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high-quality and special white seed cultivars(lines)in flax produ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79073 cultivars(lines)with high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and 3.14 % of wilt rate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hree cultivars(lines)with moderate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were QS9,8012-2-3,NY2015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7.99%~18.45%. At the same time,the incidence of fusarium flax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found that fusarium flax could occur in the whole growth stage. However,it is more severe in the late reproductive period. The incidence ratio of flowering and fruit stage reached 70.24% i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Key words:Flax (flax for oil);White grain;Fusarium wilt

油用亞麻(Linum usitatissimum L.)俗称胡麻,属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1 ]。富含α-亚麻酸、木酚素、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膳食纤维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2 ]。我国胡麻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等地的干旱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的播种面积占全国的98.40%[3 ]。

由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引致的亚麻枯萎病,是世界范围内亚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曾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对我国亚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4 ]。该病为典型的土传维管束真菌病害,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经济、有效的方法[5  ]。白色籽粒胡麻品种相较于常规的褐色籽粒品种,具有含油率高、α-亚麻酸含量高、适宜加工等优点[6 ]。我们通过枯萎病长期病圃对胡麻白粒品种(系)进行抗枯萎病的鉴定和评价,以期为优质专用白粒品种(系)在胡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用于抗枯萎病鉴定的白粒胡麻材料共16份(表1),以感病品种固亚3号为对照。

1.2   枯萎病鉴定圃概况

试验于202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头营科研基地胡麻枯萎病鉴定圃进行。试验区气候类型属干旱半干旱区,海拔1 568 m,水浇地,试验区土壤为黑垆土,质地疏松、肥力中等。年平均气温8.0 ℃,无霜期152 d,年平均降水量477.4 mm,年平均蒸发量1 119.2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499.2 h。0~20 cm土层含有机质10.80 g/kg、全盐0.67 g/kg、全氮0.62 g/kg、全磷0.88 g/kg、全钾19.10 g/kg、速效氮37.0 mg/kg、速效磷35.5 mg/kg、速效钾252.0 mg/kg,pH为8.34。

该病圃建立于1993年,以后每年连续种植胡麻,收获后将发病植株茎叶粉碎后均匀撒在地表并翻入土壤。经多次测定,该病圃具有病菌含量大,分布均匀的特点,可以用来对胡麻种质资源及育种材料进行有效的抗枯萎鉴定评价。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排列法,3次重复,小区面积2 m2(1 m×2 m),每小区种植5行,行距20 cm,区距40 cm,排距50 cm。田间栽培管理与大田生产基本相同。

1.3.2   调查方法   出苗期调查出苗率,记录总株数。枯萎病调查在生育期分4次进行。第1次调查在枞形期,第2次调查在现蕾期,第3次调查在盛花期,第4次调查在青果期,每次均调查第2行和第4行的枯死总数,并拔出其中的枯死株。统计枞形期到青果期的总的枯死株数和总的枯死率(N)。

枯死率(N)=(4次调查枯死株总数/总株数)×100%

抗枯萎病程度按总枯死率(N)值大小划分为4个级别:1级,高抗(HR),N≤5%;2級,中抗(MR),5% < N≤20%;3级,中感(MS),20% < N≤50%;4级,高感(HS),N > 5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白粒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

从田间鉴定结果(表1)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系)平均枯死率为3.14%~65.19%。感病对照固亚3号枯死率为51.38%,达到高感水平,说明该病圃枯萎病病菌含量高,致病力强。

鉴定为高抗枯萎病(HR  5% < N≤20%)的品种(系)为79073,平均枯死率为3.14%;鉴定为中抗枯萎病(MR  5% < N≤20%)的品种(系)有QS9、8012-2-3、NY2015,枯死率为7.99%~18.45%;鉴定为中感枯萎病(MS  20% < N≤50%)的品种(系)有同白亚1号等10份,枯死率为22.29%~49.48%;鉴定为高感枯萎病(HS N > 50%)的品种(系)2份,分别是8166-1-4、25(1)-19,枯死率分别为65.19%、62.71%。

2.2   不同生育期发病率

调查结果(表2)显示,参试品种(系)在枞形期的枯死占比为0~50.00%,平均15.64%;现蕾期的枯死占比为3.08%~50.00%,平均14.11%;开花期枯死占比为12.50%~58.59%,平均32.96%;青果期枯死占比为5.00%~58.33%,平均37.28%。说明枯萎病在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但在生育后期发病较重,开花期与青果期的发病占比达到全生育期发病总数的70.24%。

3   结论与讨论

枯萎病是胡麻生产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曾对我国亚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7 ]。由于此病的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美国采用将亚麻资源材料种植在亚麻连作田里进行抗病性鉴定的方法。前苏联从1977年开始对参加国家试验的亚麻品种做统一的抗枯萎病鉴定,采用在人工侵染环境(向土壤中施入粉碎的感染萎蔫病的亚麻茎秆)下进行品种抗病性鉴定的方法[8 ]。

我们通过田间枯死率调查,鉴定为高抗枯萎病的品种(系)为79073,枯死率为3.14%;中抗枯萎病的品种(系)有QS9、8012-2-3、NY2015,枯死率为7.99%~18.45%。

对不同生育时期发病率调查的结果表明,胡麻枯萎病在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但在生育后期发病较重,开花期与青果期的发病占比达到全生育期发病总数的70.24%。这也与张庆平等[5 ]的研究一致。

参考文献:

[1] 曹彦贾,海滨叶,朝   晖,等.  胡麻苗期不同配方除草剂茎叶喷雾防除阔叶杂草效果的研究[J].  北方农业学报,2019,47(1):85-90.

[2] 张   炜,陆俊武,曹秀霞,等.  12个胡麻新品系在宁南旱作区的引种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8(4):49-52.

[3] 张   炜,陆俊武,曹秀霞,等.  硫包衣尿素用量对旱作区胡麻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5):53-58.

[4] 薄天岳,杨建春,任云英,等.  亚麻品种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4):470-475.

[5] 张庆平,魏海明,张   雄.  亚麻品种抗枯萎病鉴定方法初探[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8(6):26.

[6] 刘   秦,姚正良,缪纯庆.  优质胡麻新品系988-1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20(7):41-43.

[7] 王   剑,李广阔,顾元国.  两种评价方法对亚麻品种抗枯萎病的比较试验[J].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2):278-281.

[8] 刘信义,陈书龙,孙   茜.  亚麻品种抗枯萎病性鉴定[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44-49.

(本文责编:陈   珩)

猜你喜欢
胡麻枯萎病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常食胡麻可益寿
张鸿鹄《决战胡麻岭》
胡麻情结
玉米套种胡麻产量优势试验研究
阿山甜瓜枯萎病、白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不保灌区穴播胡麻种植密度试验
微肥配施对旱地胡麻出苗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83增抗剂防治西甜瓜两种病害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