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综合治理作用的探讨

2021-01-13 03:39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台区杨梅精益

柳州柳城供电局 广西 柳州 545200

一、概述

柳城县级电网现共有10k V为公用线路90回,其中C类地区公用线路13回,D类地区62回,E类地区15回;共有公用线路总长度为1582.06km,其中电缆线路33.84km,架空线路1548.22km;共有开关柜21座,柱上开关472台。农配网网架基础较薄弱,LGJ-35的裸导线为主线的线路还占到65%,环网率也只有46.8%。

故障统计:2019年全年柳城县级电网10k V线路跳闸436条次,其中永久性故障102条次,接地88次;2020年1-9月,柳城局共发生10k V线路故障(含跳闸、接地)171起,同比去年同期(436条次)下降61.93%。10k V配电线路接地43次,同比去年83条次减少40条次,下降48%。

供电可靠性:客户平均停电时间2019年14.6小时,2020年7.68小时。乡村电压合格率2019年97.2%,2020年99.54%。各项指标在整个广西电网中排名靠后。

二、治理思路探讨

1.现状:10k V杨梅线线路于1993年投运,运行年限已达26年。总长度为59.17km,10k V杨梅线主干线路为混合线路,以35mm2光身裸导线为主,长度为18.656km。共有变压器69台,容量14715k VA,平均年负载率85%。主线年平均负荷在120 A左右,2019年的最大负荷为234 A,为重过载线路(35mm2导线),存在部分低电压问题。全线线路地理走向丘陵占80%,山地占10%,平地占10%。大分支线路有7条,均为架空线路,导线型号为35mm2的钢芯铝绞线,长度24.706km。其中最大分支-油兰支1-99号长度12.183km。10k V杨梅线油兰支33-45号杆、68-73号杆段穿越林区、山坳。与主线分别位于209国道两侧,主线为西走向,分支为东走向。自动化开关4台,接有小水电站1个(九龙水电站)。

2.问题:2019年运营情况:10k V杨梅线在2019年,先后发生18次停电情况。为柳城局故障停电最多的线路;低电压、频繁停电投诉4起,服务风险很大。

三、过程管理

1.全面精益化排查。

2019年6月柳城局集中组织全局力量对高跳线路进行全面精益化排查:其中单10k V杨梅线就发现缺陷91处(一般缺陷65处,重大缺陷21处,紧急缺陷5处),树障隐患、涉电安全等问题总计2065处,如:10k V杨梅线油兰支4-12号杆、20-21号杆、32-73号杆桉树、油兰支16-97、小龙潭支等竹木桉树树障2500多科棵;自动化开关问题3处,低电压台区3个,开关刀闸问题2处;户表空开问题10处、低压廊线问题35处。

2.缺陷分级及项目输出。

所有发现问题经汇总后形成线路维护两图两表。对于紧急缺陷立即安排计划处理;重大及以上缺陷形成班组消缺计划,一般缺陷及隐患、涉电安全问题形成综合治理方案,短期解决不了的或工程量资金量大的形成基建项目纳入规划投资。

图二 精益化排查两图两表--问题记录表(部分)

图三 精益化排查两图两表--问题标注图(部分)

3.综合策划,源头管理

(1)合理优化网架结构:通过现场勘查,重新对不合理的网架结合电网规划,重新对相率走廊开展了优化,对个月山岭林场的线路段重新确定走向,输出给基建完成。优化后的线路如下:

(2)变压器台区优化:10k V杨梅线竹山2台区在一个山坳里面,周围全是桉树,受风雨影响较大,跳闸次数较多且存在涉电安全风险,地质及运行环境较差且不在负荷中心。基建没有纳入转移项目。本次经通过评估,合理的利用综合治理项目将10k V杨梅线竹山2台区转移至10k V高湾线并布置到负荷中心,既能有效的改善运维环境,减少故障停电问题,有能解决涉电安全问题,同时也解决供电半径过长的线损和低电压问题,有效的提升了杨梅线的运行工况,效果明显。

图五 精益化排查两图两表--整改措施标注图(局部)

图六 优化后的线路通道一

图七 优化后的线路通道二

(3)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的应用

a.配网自动化:10k V杨梅线现有自动化开关4台,2015年不成熟的产品故障较多,失效。本次经过维修改造,把PT接线错误、模块故障、回路问题等进行了处理,全部投运正常。2020年柳城局自动化开关覆盖率95.65%超过公司80%目标值,正确动作率85.65%,同比2019年24%提升73%,基本跟上了柳州网区的平均水平,对建设可管、可测、可控的透明配网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b.压接工艺的推广使用。由于原来的线路驳接、异型线夹、C型线夹在实际使用中均存在易着氧化、接触不好、发热断线等问题,经过分析评估,在配网中推广使用压接工艺和双孔设备线夹,确保接头接触良好,耐用,有效的防止断线和发热造成的跳闸停电故障。

c.在低压及户表接线中也由原来的直接插接改造成加装接线管压接后再接入户表及空开中,增加接触面,降低接触电阻,防止接触不良导致的发热和烧线。

d.配网无人机巡线、测温推广使用。无人机巡线测温是目前提升工作效率,防范故障,提高故障巡查能力,缩短故障查找时间快速复电,提升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且对减轻个人劳动强度,防范风险方面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4)探讨并开展防雷新技术应用。

首先了解柳城局的雷电情况,参考指标就是地闪密度:2018年7.8次/km2·a,2019年为7.1次/km2·a,2020年为12.1次/km2·a。因此雷击跳闸成了突出的问题。目前在防雷措施改进上,主要探讨有以下的两种方案:

1.跌落式避雷器,动作后自动跌落,自动脱离线路,有效提高线路重合闸,且巡线容易发现。且更换避雷器时不用停电,大大缩短抢修时间。用绝缘棒安装,能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

2.杆塔安装放电间隙,优点是雷击过电压造成的跳闸有效防止率能达到94%,但是需要开挖接地网。

(5)低压廊线的治理:结合中压停电开展低压台区及廊线、户表及空开的治理的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低压线路通道的清理,走线的整理、更换,加装压接线夹,使得整个低压回路耐用、美观,改变以前低压线路凌乱、搭接随意的现象。户表空开在停电前组织检查测温,记录有问题结合停电开展更换或处理,减少运行使用中出现问题造成用户停电现象,把故障控制在前。

(6)竹木树障清理是10k V线路降低跳闸的最有效手段,农配网线路故障70%都是来自于竹木树障。2019年杨梅线重大隐患树障自主砍伐2700多颗,协调树主、协调政府批复砍伐指标600平米砍伐树木600多棵,有效的保证了线路通道的干净。线树矛盾的处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问题,有时会非常的困难,需要有久久为功锲而不舍的精神。

4.成效

2019年、2020年10k V杨梅通过综合治理,开展通道、台区优化,对残旧导线电杆金具更换、解决了对地、房安全距离不足、线树矛盾等涉电安全问题,优化自动化开关维修、布点,低压残旧导线更换等112处缺陷隐患的处理。彻底杨梅线跳闸频繁的问题,截止2020年9月,10k V杨梅线共跳闸3次接地0次,完成综合治理。在2020年6月、7月、8月份5次红色天气预警的情况下,无跳闸及接地,故障同比去年下降84%,成效非常明显。如图九。

图八 树障砍伐后

图九 效果对比图

四、总体效果

2019年全年柳城县级电网10k V线路跳闸436条次,其中永久性故障102条次,接地88次;2020年1-9月,柳城局共发生10k V线路故障(含跳闸、接地)171起,同比去年同期(436条次)下降61.93%。10k V配电线路接地43次,同比去年83条次减少40条次,下降48%。

供电可靠性:客户平均停电时间2019年14.6小时,2020年7.68小时环比上升52%。乡村电压合格率2019年97.2%。2020年99.54%,环比上升2.34。

结束语

综合治理,核心在于“综合”,综合治理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换线换杆。从全方位排查收集问题,确定可行方案,到制定计划实施,完工后的验收结算,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并做好统筹安排,各层级人员的主动作为。特别是不能“以包代管”的把项目一包了之。涉及到廊道设计、杆位定位、青赔等都必须以供电所人员为主;隐患、缺陷、问题的发现处理,新工艺、材料的应用。安全风险管控、验收送电等也必须要在主业人员的严格管控下,按方案、标准规范进行,从而确保最终的质量及成果。

猜你喜欢
台区杨梅精益
想去旅行的杨梅等7 则
配电台区变-户拓扑关系异常辨识方法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杨梅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腊月杨梅红
降低台区实时线损整治工作方法
精益生产VS精益研发:精益之辩正当时
10kV变压器台区设计安装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