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质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处理措施

2021-01-13 07:21马银川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锚杆围岩注浆

马银川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现代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均处在提速阶段,地铁、轻轨、高速公路均是人们出行时重要的交通方式,因此,与这几种交通方式相关的建设越来越多,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更多,并且需要进行很多隧道的施工。但是,隧道施工涉及非常多的方面,需要进行支护施工,如果支护不稳定,影响施工进度,也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为此,必须认真研究隧道初期的支护,尤其是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而为现实的施工做好预防变形的工作,并采取相应的处理。

1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原因

1.1 地质性因素造成初期支护的变形

围岩变形导致支护变形,因为岩体破碎松散,各个岩层之间缺少紧密的结合,则容易在岩体的洞室开挖的时候,受到重力的作用,导致围岩变形,进而出现支护变形。隧道穿过断层、挤压破碎带、松散堆积体、节理裂隙发育地层、软弱夹层时,开挖后由于应力释放,围岩失稳而极易造成坍塌,以及软弱围岩在地下水的加速作用下极易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坍塌,导致出现支护变形。

另外,则会受到隧道区域内的地下水影响,如果施工区域周围的地下水非常丰富,并且隧道所在地段的页岩和泥岩比较丰富,有着很高的雨水崩解性,也就容易受到地下水的作用,出现崩解问题,从而破坏围岩,支护变形可能出现。

1.2 支护设计因素造成初期支护的变形

支护设计不满足施工区域地质条件的要求,引发初期支护变形。也就是从地质层面去分析,在隧道开挖之后,实际遇到的岩体,要不前期勘察时勘察部分更破碎,原有设计不能抵抗更严重的体质变形,这时的支护就可能出现变形的问题,影响到后期的施工。

1.3 施工问题因素造成初期支护的变形

其一,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衔接安排不合理。各工序间距拉得较长,岩层暴露时间过长,引起围岩松动、风化而导致塌方的发生。其二,喷锚不及时,或喷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其三,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设质量欠佳,支撑与围岩不密贴,两者间的空隙填塞不密实,或联结不够牢固,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需要的强度要求。其四,抽换支撑操作不当,或者当支撑已出现受力过大的现象而未及时加固。其五,施工的过程中,监测和收集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使得在前期对变形可控制的阶段,为能及时地采取加固措施进行加固,导致初期支护变形出现,这就容易引发较大的塌方问题。

2 不良地质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处理措施

2.1 支护变形的预防处理措施

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裂缝及破碎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岩性变化,遇有探孔突水、涌泥、渗水增大和整体性变差等现象,及时改变施工方案。加强围岩量测工作:通过对量测数据分析处理,按照时间-位移曲线规律,及时调整和加强初期支护,同时重视混凝土衬砌及时施作。短开挖,弱爆破:严格控制开挖进尺,需爆破时少装药或改用人工开挖,尽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报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初期支护和混凝土衬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一次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强支护,快衬砌:根据受力情况,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刚度,衬砌紧跟开挖工作面,使衬砌尽快成环。做好排水工作:在施工前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尽可能将坑道外之水截于坑道之外。预防准备:施工期间,洞口应常备一定数量的坍方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有下述现象发生时,包括围岩量测所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急剧加快、围岩面不断掉块剥落、初期支护喷混凝土表面龟裂、裂缝或脱皮掉块、拱架严重变形。应先撤出工作面上的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指定专人观察和进行加固处理。

2.2 合理设定初期支护方案

针对隧道的地质情况和施工现场的情况,确定出初期加固措施的支护参数,制定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然后开始加固洞室的施工。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初支采用I22b型钢拱架纵向间距50 cm、C25喷混凝土30 cm厚和双层Φ8钢筋网@20 cm×20 cm联合加强支护。中间岩柱部分布设5 m的中空注浆锚杆,其余拱部位置布设长度为4 m中空注浆锚杆,间距为@50 cm×120 cm;洞口段超前支护为超前管棚支护。导洞支护采用I18型钢间距50 cm、20 cm厚C25喷射混凝土,@20 cm×20 cm的Ф8钢筋网和2 m长的Φ25中空注浆锚杆锚杆,间距为@5 cm×120 cm。这种初期的支护从隧道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出发,确定了科学的支护参数,才能更好地避免支护变形,维护施工人员的生面安全。

2.3 临时性加固的措施

临时性的加固措施运用给予强大支撑力的方式,支撑着支护,避免存在变形的支护继续变形。通常会采用钢护拱的假设,这样就能构成双层的拱架受力,提高支护承受能力。还可以在设置钢护拱之前,架设门式的拱架,这样就能增加受力的点,从而减少已经损坏初期支护的承受的压力,进而预防和应对支护变形,保护施工人员安全,促使施工顺利进行。并且在进行临时加固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支护材质的质量和数量,材料质量达到标准,还要保证数量充足。例如,在高速公路的隧道施工中,开挖属于V级围岩时,对此进行了临时支护,使用的材料分别是:C25喷射混凝土4.12 m3;Φ8钢筋网20 cm×20 cm需要81.37 Kg;Φ25中空注浆锚杆需要52 m、26根;Φ42×4注浆钢花管20 m、8根;注水泥浆0.5 m3;I18型钢钢架995.2 kg;钢架连接钢材73.44 kg;C20连接钢筋59.2 kg。

2.4 永久性加固的措施

针对不良地质隧道的支护变形问题,可以运用永久性的加固措施。比如,超前预注浆的加固措施,超前预注浆施工,借助超前地质预报、超前物探及超前钻孔等方法探明地下水、岩溶裂隙水的发育情况,超前钻孔应在距离预测突水位置前5~10 m进行,每个断面2~3个超前探孔,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将大量的地下水尽可能地封堵在围岩内,防止突水造成支护变形的出现。还要采用中空注浆锚杆施工结合隧道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其中喷射混凝土在洞外采用喷射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由混凝土汽车运至喷射点,由湿喷射机施喷。施工按初喷和复喷进行,开挖后即进行初喷,安装好锚杆、钢筋网和钢拱架后,再进行复喷,直至满足达到设计厚度要求,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以不断提高支护的强度。

图1 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隧道初期支护变形问题,必须详细进行隧道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勘查,完善初期支护方案的设计,并采用一些永久性的加固措施,例如超前预注浆;还有临时支护措施,比如钢拱架的假设,从而预防和应对支护变形,保证施工进度,也能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猜你喜欢
锚杆围岩注浆
超前预固结灌浆调压井施工期围岩稳定的影响研究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超前预加固适用性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大断面V型围岩钻爆法施工技术
超前注浆在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段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隧道衬砌缺陷处理工艺带模注浆与工后注浆综合工效浅析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TBM隧道围岩压力及受力特征研究
注浆技术在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