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浑源县文旅产业发展探析

2021-01-13 09:03张明煜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6期
关键词:恒山文旅景区

◆张明煜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对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浑源县的支柱产业逐渐从煤炭业转为文旅业,这是浑源县立足新时代对新阶段经济发展新态势做出的一项重要抉择[1]。然而,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如何将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当地特色旅游产业中,更好的推动浑源县文旅产业创新性、独特性、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浑源县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浑源县发展文旅产业的必要性

(一)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大同市浑源县是较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资源产业为主导来推动当地城市化进程。但是在协调性不强且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产业模式下,由于长期大力开采资源甚至是无序开采使得当地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受到破坏,长期经济结构单一使得经济总量普遍不高,群众收入普遍偏低。在新时代下,以资源主导型产业为发展的城市已是夕阳之势,只有转型升级才有新生之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新型产业冲击中,浑源县必须加大调结构、转方式的力度,这是浑源县走出发展困境,走向现代化征程的必由之路。

(二)促进当地文旅资源的合理利用

文旅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其实质是以文化为创意内核、以旅游为基本载体的新兴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文旅产业需要依托当地文旅资源,文旅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文化资源,是对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一种有效融合,合理的利用能够使当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繁荣达到平衡。大同市浑源县文旅资源丰富,不仅有北岳恒山、天下奇观悬空寺等自然遗产,更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 处[2]。所以,发展文旅产业是大同市浑源县产业转型升级的较好选择,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文旅优势实现当地经济生态文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020 年2 月大同市浑源县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当地居民的医疗和就业等问题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打造当地特色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当地居民尝到了发展文旅产业的甜头,觉得只要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就可以满足内心美好生活愿景的期许。但是,就浑源县当前的文旅产业发展还不足以实现当地居民更高质量的生活转变。为解决这一现阶段主要矛盾,实现浑源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浑源县当地需要进一步定位地区优势,再次深入发掘当地资源,通过积极创造文旅土壤和结合数字技术,让浑源县的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更好的贴合大众的文旅需求。

二、阻碍浑源县文旅产业发展的现实因素

(一)交通通达度不高

一是由于浑源县没有铁路,并且离大同云岗机场有70 公里的距离,所以外地游客到浑源县会先到大同市区游览。如果从省道走需要翻越大山,坡陡弯急,而从高速走由于线路原因里程较长,限速较低,长时间在路上不利于保持游客到浑源县旅游的积极性[3]。二是大同火车站仅有早上一班直通恒山的大巴,大同机场也没有直通浑源县以及恒山景区的大巴。这使得外地游客不能方便快捷地抵达当地热门景点,不利于当地景区的客流量增长。三是浑源县内抵达恒山的公交是8 路汽车但其终点不在恒山,从恒山大门到山门之间的几公里山路只能徒步,由于无直达公交车可以去县内迫使自由行的游客只能选择出租车或黑车。同时,恒山景区大门和悬空寺景区之间隔着一个恒山隧道,隧道内来往大车非常多,经常在隧道内造成拥堵,这方面给自驾和乘车前来游玩的游客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二)缺少品牌带动

品牌强则产业兴盛,地方品牌的链条效应往往可以带动一个地方产业的兴旺。就山西而言,品牌效应做的比较好的是晋中市平遥县,通过以三晋文化为内核打造平遥古城,带动了当地许多子产业的发展,如“冠云”平遥牛肉的畅销。对比浑源县,当地恒山和悬空寺的知名度在国内外其实都很高,但是若问其对应的相关词,人们脑海中往往一片空白,这说明当地历史名胜的文化意蕴挖掘的还不够,并没有打造起与之对应的地域品牌。同时,当地许多特色产品,如当地的小媳妇凉粉、辣椒油、黄芪、恒山老白干等品牌只在省内较有声誉,省外少有耳闻。这一方面是由于项目引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重视品牌营销,只有打出去品牌,有质有量有效的大规模文旅项目才会被不断引进,小规模特色产业才会形成集合。所以,在打造当地品牌方面,浑源县还需要深入挖掘。

(三)未形成体系化服务

若想形成大规模高效益高质量的文旅产业链,必须多举并行,既要打造特色多样的文旅产品,又要培育起需求量高的文旅市场,同时配套相对成熟的文旅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就目前来看,浑源县文旅产业发展的并不成熟,文化旅游“一条龙”服务仍在建设中,带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标识尚未形成,交通与食宿等相关设施也未完善,文旅商品、乡村旅游、特色美食等的协同体系还都未实现创新驱动转变。同时,当地民众的文旅观念相对落后,一些人只关注于文旅产业短期的经济效益,并不重视其长期的持续发展,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宰人”现象,这十分影响浑源县正在打造的文化旅游城市形象。

三、推动浑源县文旅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一是推进大同御河东路向南延伸到浑源县。如果将御河东路一路向南打通隧道修到浑源县,可将市区到浑源县的直线距离缩短为60 公里,时间缩短为50 分钟,将极大的方便外地游客出入浑源县城。二是加快推进大同市旅游客运站建设。完善大同火车站和机场的景点直达大巴,可以与当地旅游社进行合作,同时借助美团、携程等App,运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推动浑源县旅游专线建设,增加客流量。三是加快推进S203 线改道,恒山景区就在该省道边。增加路标引导外地车辆进去景区,同时增开县城内去往恒山景区的公交车和上山的摆渡车,以方便游客为出发点,吸引大批游客前来。

(二)打造当地特色品牌

一方面,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打造浑源特色文旅品牌,带动浑源县的一些著名景点走出去,让国内外人士更加了解浑源县,更加关注浑源县。同时,关注新时代下大众的文旅消费新模式,细化品牌精准定位,聚焦多元化文旅产品与服务,打造起一批当地的网红打卡地标、夜间文旅畅玩、小镇生态体验等文化旅游消费新形态[4]。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统筹整合文化、生态、农业等各领域要素,创新融合各产业发展优势,将地方性特色食品做成全国性知名品牌,同时借助“互联网+”的电商直播新模式,以“数字+文旅”的新方式构建起多种主题的品牌营销方案,进一步贯通浑源文旅产业链,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

(三)推进体系化文旅建设

一方面,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地位,打破“门票经济”的桎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多批增质、提效的文旅项目,比如三晋风情小镇、晋商文化体验区、古村落特色展览馆等,同时坚持多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以“文旅+生态”、“文旅+农业”、“文旅+工业”等方式实现当地文旅产业从量到质的转变[5]。另一方面,针对浑源县全县进行包装策划,统筹推进全县全时全景区联动,将分散的景区串联成线,根据全年的气候变化整理成各季度景区文旅业营销点,整体规划景区周边游购食行住等旅游配套设施,同时还要提高全县居民和相关行业工作人员的文旅意识和文旅素养,重新打造和包装起功能齐全、极具特色、类型丰富的浑源县文旅新形象。

希望通过高质高效发展浑源县特色文旅产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提升当地文化经济生态发展整体面貌,能够进一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更好的满足其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过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挖掘其自身优势资源,进一步发展壮大其他相关产业,从而带动起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量。

猜你喜欢
恒山文旅景区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恒山引(外二首)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他是这样的恒山人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摘牌』
“摘牌”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绝塞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