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

2021-01-13 00:47曾宝俊
科教导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

曾宝俊

摘要“声东击西”一计在军事上是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学生常常在课内外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做出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问题和答案脱离了当前的教学情境,有可能阻碍教学进程,这类问题或答案我们称之为“干扰性提问和答案”。如何机智巧妙地应对学生的“干扰性提问和答案”?采用《三十六计》中“声东击西”的策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 声东击西 教学情境 尊重科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0.035

Make a Feint to the East but Attack in the West

——How to deal with students’ "disturb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ZENG Baojun

(Soochow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133)

Abstract: Militarily, the plan of "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but Attacking in the West" refers to a tactic that ostensibly claims to attack the East, but in fact it is a tactic of attacking the West and giving the enemy an illusion. Students often ask teachers a variety of questions or make a variety of explanations for a certain question. Some questions and answers are divorced from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may hinder the teach? ing process. Such questions or answers are called "interfer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How to tactfully deal with students’ "disturb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It is a good method to adopt the strategy of " Making a Feint to the East but Attacking in the West" in "the thirty-six stratagem".

Keywords: Make a Feint to the East but Attack in the West; teaching situation; respect science

学生常常在课内外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做出各种各樣的解释,有的问题和答案脱离了当前的教学情境,有可能阻碍教学进程,这类问题或答案我们称之为“干扰性提问和答案”。“干扰性提问和答案”通常由学生一本正经地提出,期待教师正面回应。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技巧和方法去回答。然而,如果师生纠缠于“干扰性提问和答案”,往往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或者让其他学生刚刚清晰的思维变得混乱。如何机智巧妙地应对学生的“干扰性提问和答案”?采用《三十六计》中“声东击西”的策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声东击西”一计在军事上是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此计与“假痴不癫”一计有异曲同工之效,不同的是“假痴不癫”是故意“装”,而“声东击西”所面对的是教师不愿意立刻解答的问题,或者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

“声东击西”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方要抓住敌人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夺取胜利。一位教师在执教《把固体放入水中》一课时就巧妙地运用了“声东击西”策略。

学生实验后,教师抛出一个问题: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你有什么意外的发现?

生:蜡烛头放入水中会变小。

(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发现。)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水面会漂起一层油。

师:油从哪里来?

生:大概是有一部分蜡烛溶解在水中了。

师:你做给大家看看。

生:(将一段蜡烛放入水中,搅拌几下,又捞起来。)现在这个蜡烛看起来比刚才小了些。

很显然,学生的操作是错误的,他把想象当成了观察,并且执拗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像这样的小环节,许多教师会直接否定学生的说法,或以一句“课后再研究”来推搪。如果这样做,课虽然可以继续,却很难让这个学生真正信服。如果停下来,花很多时间纠缠在这个环节上,又不值得。教师应该怎么处理呢?

师: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请学生来到讲台,让他亲手把一个蜡烛放入烧杯内。)短时间内不一定能看出结果,轻易下结论也太草率。如果蜡烛会溶解,那么下课时会怎样?

生:会变得很小!

师:那好,我们就这样,放在水中一直到下课,下课以后便见分晓,怎么样?(学生相当高兴,兴致勃勃地投入下一个环节的探究之中。)

这位教师在这个细节上的处理,不急不躁,自然巧妙,体现了三个尊重: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他们的结论;尊重科学,不轻易下结论;尊重课堂,不浪费时间。整个过程不到20秒钟,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以一句“下课以后便见分晓”,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将这个讨论就此收住。可见,如何捕捉、处理教学细节,反映着教师的睿智和思想,能够把握住不期而遇的细节,就会有不曾预约的精彩。

古代很多贤者也会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回应弟子突如其来的提问或者行为,这里试举两例,以飨读者。

一次,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的学生向他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您所掌握的知识比我们多许多倍,您解答问题十分正确,让我们都觉得明了清楚。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仍然怀疑呢?”捷诺思索了一会儿,随手用手杖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和一个小圆圈,对学生说:“大圆圈里面是我的知识,小圆圈里是你们的知识。显然,我的知识比你们多。但是,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不懂的部分。大圆圈虽比小圆圈大,可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范围更大,这就是我常常怀疑的原因。”

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他们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教师从一般的角度回答,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甚至会越说越乱。捷诺运用大圆圈、小圆圈的关系,比喻自己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比例关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自己知识的局限性,从而阐明了自己“怀疑”的原因,既通俗易懂地回答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又充分体现了自己严谨的学风,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唐代开元年间,道一禅师来到南岳山中,拜怀让禅师为师,每天打坐修行,苦修不止。怀让禅师认为他能成为得道高僧,于是前往他打坐之地点化他。

怀让问道:“大德,你在此地坐禅图个什么?”

道一答道:“我图做佛。”

怀让拿来一块砖头,在庵前一块石头上使劲地磨。道一问道:“磨砖头做什么?”

怀让答道:“我想磨成一面镜子。”

道一非常好奇,质问:“磨砖岂得成镜?”

怀让反问:“既然磨砖难以成为镜子,坐禅难道就能让你成佛?”

道一听完,犹如醍醐灌顶,于是从禅座上下来,顶礼怀让禅师。后来,道一禅师和怀让禅师一样成为禅宗一代名师。

怀让禅师点化道一的手段就是“声东击西”。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语言丰富多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执教《小稻秧脱险记》时的幽默。他讲到杂草被农夫用除草剂喷洒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名学生朗读这句话的声音非常洪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是你的抗药性强,要么是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他朝那位学生做了个喷洒农药的动作,同学们和听课教师都笑了,该同学也会意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于老师没有直接指出这名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借题发挥,声东击西,采用幽默的话语,说稻秧“抗药性强”或者“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间接地指出这名学生读得不对,不符合情境,让学生明白了此时的杂草应该是“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样子,学生在第二次朗读时改正了错误。于老师这番幽默话,既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又不至于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有一次,我在一年级科学课上问学生:“蚂蚁有几条腿?”

学生有答4条的,有答6条的,还有许多学生不知道而闷不作声。

我问学生:“你们数过没有?”每班只有三四个学生說数过。

于是,我以严厉的语气告诉学生:“请大家记住,蚂蚁有7条腿,记住没有!”“同意蚂蚁是7条腿的站起来!”6个班的学生中只有两个没有站起来,数过蚂蚁腿数目的学生竟然也同意了我的谬论。看来,在这些单纯的一年级学生的意识里,教师是“权威”的影响太深了,科学精神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不过,还是出现了令人惊喜的情况。那两个没站起来的学生反驳道:“蚂蚁怎么会有7条腿,它们的腿是一对对的,那剩下的一条腿长在哪儿?”“我数过,是6条腿。”他们开始怀疑教师,反驳教师,这是对“权威”的挑战,这是多么难得的科学精神!

由此,我想起这样一件事:一位学生问科学教师一个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而教师不知道,让这个学生回家问他的父亲(植物学家)。这位教师的处理是正确的,但这位父亲的处理却让人不可理解:他写了一封密信给教师,信中说出了这个知识,并请教师将它告诉自己的儿子。这位父亲出于一片好心,想帮助教师树立威信——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悲哉!

曾有一个学生对我说:“数学老师说,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我听了先是一喜,没想到我能得到这么好的评价。紧接着又是一忧,我有这么多博大精深的知识吗?不可能。科学家有这么多博大精深的知识吗?不可能!还有那么多数不尽的科学奥秘没有发现呢!人类迄今为止所认识到的宇宙只不过是宇宙奥秘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又从何谈得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于是,我用刘默耕先生的一句话回答这个学生:“老师哪有那么厉害,你们看的书、看的科学方面的电视多,你们知道的知识加起来肯定会比我多。”这样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的科学精神。

如果最基本的科学精神是怀疑和批判,那么让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进而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批判,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精神。在学生怀疑了我说的“7条腿的蚂蚁”之后,我对怀疑我的两位学生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但到底是几条腿,许多同学都没数过,我们现在去捉蚂蚁数数,看到底是你对还是我对。”于是,学生在操场上、草丛中捉到很多蚂蚁来数,没有人找到7条腿的蚂蚁。

通过实践去批判、去验证,实事求是,学会用事实说话,这就是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

在教学中,“声东击西”策略运用得巧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我执教《醋和小苏打的混合》一课的时间是7月4日,是学生最后一天到学校参加暑假散学式。由于学生已经学过这个内容了,我便将本课重点调整到方法的指导上。

上课一开始,我在一个密封袋里将小苏打粉倒入白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密封袋胀得鼓鼓的,问学生:这种现象怎么解释?

当时,有个男生脱口而出:这是小苏打粉遇到了白醋所起的化学反应,一下子揭开了谜底。我不紧不慢地运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先退一步问大家:“同意他的答案吗?”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同意!”

我再回头问那个显得很得意的学生:“你怎么知道的?”

那个学生一副洋洋得意的表情,说道:“我们在科学课上学过了,白醋中倒入小苏打粉末,会起泡沫,产生二氧化碳。”

“哦,看来大家都知道了。”我话锋一转,“这便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请你证明我手中的白色粉末是小苏打粉,证明我手中无色透明的液体是白醋!”

这个任务的重点是证明,而非知识;重在方法,而非结果。“声东击西”的策略一举成功!

再如,在一节科学课上,教师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不同,关于溶解你还有什么想要探究的吗?”一位女同学提问:“油为什么不能溶解在水中?”教师的回答出乎意料,她说油是一种有机溶剂,而水是一种无机溶剂,所以它们不能互溶。这位教师的回答是有问题的,有机溶剂和无机溶剂真的不能互溶吗?答案是否定的,酒精是有机溶剂,而水是无机溶剂,但是酒精可以完全地溶解在水中。而且有机溶剂和无机溶剂的概念是初中阶段将要学习的,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教师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水平,只是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的回答还不如不答。

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树叶落下来哪面是朝上的,有没有规律?”我当时对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因为没有实地观察过,于是告诉那位同学:“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说明你是一个关注生活的孩子,但是老师也没有观察过,咱俩一起来研究研究吧。”这样处理,就是采用“声东击西”策略,将回答问题转变为研究问题。经过查找资料和户外观察,我基本得出了结论,但是并没有立即告诉该学生。第二个星期,这位学生主动分享了她的观察报告。课下的解惑性提问由于其涉及内容广,具有相当强的不确定性,教师可以采用“声东击西”策略应对。

学生突然冒出来的问题大多是开放性问题,其中往往暗含多个“变量”。一次,我带学生去秋游,一学生竟然问我:“老师,您说这水库有多少桶水?”学生一个个看着我,我马上想起阿凡提回答国王的话,用同样的方法妙答:“如果这只桶有这水库那么大,这水库就只有1桶水;如果这只桶有水库的一半大,那就有2桶。依此类推,可能有3桶、4桶,也可能有100桶、200桶……”这里运用了假言推断法,为回答问题设定了具体条件,在假定的条件下回答难题,使问题迎刃而解。

因为不同经历和不同成长环境等因素,人的个性是有差别的,思维方式也不可能一样,这种不一样并无明显的好坏之别,所以,学生提出问题后不能简单地处理,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故意抬杠,更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学生故意添乱。

“声东击西”策略中的“东”表面上是学生的问题,而教师要达到的目标是“西”,是学生的思维和科学素养。孔子在“述而”中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学生思考一段时间还是想不通,可以启发他们;学生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开导他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遇事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典范。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的教学过程就好像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子里接生出来一样。“产婆术”有助于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教师面对学生的解惑性问题和质疑性问题时,可以采取启发诱导的策略进行回答,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在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上,有位学生问教师:“我们日常见到的蜗牛壳上面的螺纹为什么都是右旋的?”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后,询问学生是怎么产生这个问题的,对于蜗牛的螺纹为什么是右旋是怎样理解的,并说说这么解释的原因。然后追问学生是所有的蜗牛壳的螺纹都是右旋的吗?有没有特例?按照这个思路引导学生逐步思考,问题的答案最终是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求证得来的,印象一定深刻。这个过程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总之,教师要恰当地应对学生的问题,需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充分筛选自己的储备,灵活运用回答的技巧和方法。回答问题要中肯、合理,千万不要用刻薄的话中伤学生、打击学生。只有这样,才会满足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信服自己,让他们更加自信。

在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或简单或复杂的问题,如“所有生物都有细胞结构吗”“所有生物都有核酸吗”“水体富营养化不是藻类很多吗,怎么会溶氧量反而降低的呢”等,有的教师觉得问题太简单了而不予重视,置之不理;有的教师觉得学生是在故意刁难、钻牛角尖而大声训斥;有的教师则因一时答不上来而敷衍了事,或乱加解释……毫无疑问,这些做法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无疑是一种打击、扭曲甚至是一种扼杀。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提问,才能既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不会使自己陷入窘境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踢球理论”:

“踢回传球”:当学生问你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反问:“你说呢?”因为有些学生问问题不是为了考考教师,而是为了炫耀一下自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踢侧传球”:将学生的问题抛给他们的伙伴,请其他学生帮忙,这就是所谓的“声东击西”了。当然,在观察其他学生答案的时候,教师就有时间酝酿组织答案了。

“踢界外球”:巧妙地将问题转化为课下解决。

教师运用“声东击西”策略时,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方式来回答。学生的“为什么”提出来以后,教师别着急回答,想想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自己知道答案,就用科學的方式告诉学生,不要想当然地给学生一个答案。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声东击西”策略,引导他们将问题转化为实验,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和学生一起寻找答案的过程,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不要为学生的“为什么”而烦恼,而要把“为什么”当作师生共同的课题,一起研究,一起探索。

总之,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既不能简单拒绝,也不要直接给出答案,更不能冷嘲热讽,可以“声东击西”,积极鼓励他们想方设法地自己解决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让提问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宝贵资源,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实现新的目标。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激发求知欲,往往有未曾预料的知识收获,新的方法、体会也会不断涌现。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小学低年级词汇教学
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巧设教学情境 增效英语课堂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