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话语创新研究

2021-01-14 01:45谢敏芳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话语思政

谢敏芳

(合肥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合肥 230601)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是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根本举措。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新理念,从顶层设计到课程具体推进,各所高校都使出浑身解数,如火如荼地开展,各专业课教师也绞尽脑汁深挖“思政元素”。但在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融合的问题上,存在“生搬硬套”“强行植入”的现象,违背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当前大思政育人语境下,发挥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键在于创新专业课程教学话语体系,这也是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张皮”现象的关键。

1 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学话语的性质

话语作为日常信息交流、思想沟通的重要工具,在课堂教学的场域下,“它是师生互动的符号媒介,承载着教育教学目的,传递着教育教学内容”。[1]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解决教育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不仅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定位和要求,也明确专业课程教学话语的性质,和思政课程一样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具有意识形态性。

其一,社会主义办学定位决定专业课教学话语性质。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古今中外不同国家对教育达成的共识。十八世纪的法国将“培养对国家忠诚、团结感和为国家尽忠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中心目标。卢梭在《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中更明确指出“学校应教育公民、培养爱国者,以建成理想的社会和合理的国家”。办学方向决定着办学道路,也决定着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为人类独特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办学过程始终遵循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意味着办学要遵循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而合目的性则要求着办学必须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对一个国家而言,其办学的合目的性则是要满足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与国家性质、政治要求相符合的人才,这就是办学所遵循的“价值尺度”。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性质决定了教育办学的定位和方向,也是各种类别的专业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其一,专业教育不是“价值中立”的知识传授课或信息传播课,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要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承担好育人责任。专业课教师扎根在三尺讲台“守好一段渠”,按照国家的政治要求来“种好责任田”,理直气壮地讲政治,发挥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这也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的根本路径。作为中国“梦之队”的大学生,踏出校门后就要有价值担当。这也要求着专业课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评价能力,使其在不可逆转的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中,对符合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做出正确的选择”[2]。专业教育的方向决定其教学话语的性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定位,坚守课堂阵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合力。

其二,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决定专业课教学话语性质。教学话语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言语表达,围绕着专门的教学内容展开,为教学内容服务。课程思政建设下专业课教学话语因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而与一般性的教学话语有着实质的区别。对此,《纲要》作了明确规定,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还肩负着“明道”的责任和使命,让学生“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在逻辑及合法性等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话语体系中,凸显其意识形态教育的隐性功能,使其兼具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在创新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时,不能固步自封,而要不断深化对《纲要》指导思想的阐释和解读,把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与专业课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教学话语的坚定立场,用中国思想理论、中国价值标准来阐释和回应中国现实问题,理直气壮用带有中国鲜明标识的教学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其三,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决定其话语性质。“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4],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十八大以来,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都充分彰显出党和国家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的坚定决心。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高校已不再是过去的“世外桃源”,西方敌对势力在全球化外衣的伪装下,以文化交流和基金项目的形式在高校隐蔽地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宣扬他们所谓的西式民主、普世价值,以消解和淡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受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病症,如“软骨病”“色盲症”“虚弱病”等。这对正处在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来说,容易误听、误信,从而误入歧途,这是教育的失败。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5],这决定了教育的根本任务。专业课教师要自觉肩负起和思政课教师一样的责任,坚持“立德”和“树人”相统一,在教学话语体系中凸显专业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把思政元素用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加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

总之,无论从社会主义办学定位、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看,专业课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对其教学话语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是专业课教师来讲思政课,也不是把“思政元素”强行植入,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办学定位,通过挖掘、凝练、加工等方式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浸润到专业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解决好教育为了谁、服务谁的根本问题,这是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根本。

2 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基础

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在全社会里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不仅创新了教育理念,也破解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孤岛化”的困境,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强化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合力。面对这一改革,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要以满足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为前提,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强化价值引领,始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中国文化的话语资源,同时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丰富教学话语内容,促进话语体系创新。

2.1 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之基

“教育领域既生产思想又消费思想,既生产舆论又消费舆论,既生产文化又消费文化”[6],高校一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能否坚持正确方向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它为我们的民族、政党和国家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也因此而指明了我们党和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也决定了我们大学教育的鲜亮底色,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围绕着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切实推进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牢牢抓住教学话语权。

一直以来,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由教学内容所决定,以教材话语为主,教师更多注重专业学理知识,而弱化了专业教育所隐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迷失了方向。课程思政建设在一定意义上是教育的回归,意味着“教育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7]在专业教育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之基,自觉把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贯穿于教学话语体系中,从话语叙事到话语议题,让专业教育也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和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深挖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丰富专业教学话语内容和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来完善教学话语体系,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专业教育的话语地位,让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在所有专业课程中唱得更响亮。

2.2 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要以中国文化为价值之基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8],它们超越了时间,直到今天依然绽放着炫目的光彩,其时代价值不可言喻。中国的历史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肩负起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重任。

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专业教育也需要文化底蕴、文化根基,“需要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中吸取精神力量”,让积淀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思想精华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之基。专业课教师要站在历史的维度深挖和凝练思政元素,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把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中国精神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用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丰富专业教学话语的内容。专业课教师既要挖掘专业知识中传统文化的元素,展现其所蕴含的价值精华,又要立足于当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并不失时机地进行话语创新和转化,以充实专业课程教学话语体系的价值内涵,让大学生深入了解自己专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丰富课堂教育的深度和厚度,以增强专业教育的温度。专业教师作为专业的传道人,要牢牢把握教学的话语权,把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进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3 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要以中国伟大实践为现实之基

“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9],它始终紧扣时代发展主题,这是由其时代性所决定。今日之中国,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新成就、新成绩承载着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等精神实质,是课程思政元素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教育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帮助学生搭建起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学术领域与实践领域的话语桥梁,让学生不仅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改造世界。专业教育由于其专业性和学理性,教学话语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却又晦涩难懂的感觉,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有效接收。

专业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把握课堂这主渠道,不失时机地创新传统教学话语体系,把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教材话语向丰富有趣、平易近人的教学话语转向。这就意味着专业课教师要主动架起生活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桥梁,根植于中国现实去挖掘与专业教育相关的教学元素,以丰富教学话语叙事内容,让教学话语更“接地气”和富有“人情味”。因为“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所以“教学话语反映现实的程度越高,话语本身就越鲜活,就越有生命力”。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要紧紧抓住中国实践的重大问题和伟大成就,把中国特色故事融于具体教育教学过程,凝练有价值的话语主题,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懂方向去解读中国发展,让大学生想听爱听,并听有所思,听有所得,从而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认同。

3 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创新路径

教学话语是教师、教材文本内容与学生互动的媒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不仅关系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更关系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构建。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在教学话语体系中要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办学定位,发挥其隐性教育的功能,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让各类课程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3.1 话语主体——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是各类课程的教师,要构建符合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教学话语体系,首要问题就是转变教学理念。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担只落在思政课程和学生工作一条线上,和专业教育形成“两张皮”现象,导致专业教育存在重学理分析轻思想理论说服、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问题。我国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课堂也必然姓“社”。教师作为学问之师,要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保证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一碗水”,在教育方向上坚定自己的立场,充分认识到自己讲授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动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同时,专业课教师要加深对“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内涵认识,不能光停留在感性直观,把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地嫁接在专业教育上,这不仅违背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也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谓“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专业课教师具有其他公共课教师不可比拟的话语地位。据统计,“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同时8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10],这不仅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也让专业课教师凭借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生当中享有其他教师无法比拟的话语权。教师因其角色身份,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他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而影响深远。专业课教师自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仰和政治立场,自觉做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典范,对所讲授的课程思政内容高度认同,并把它融入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如果专业课教师自己都不信,还怎么教学生?只有真学,才能真懂;真懂了,才能真信;真信了,才能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真用,在专业课堂上才能理直气壮地讲出“思政味”。只有这样,专业课程才能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真正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出1+1>2的育人效果。

3.2 丰富教学话语内容

《纲要》明确了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思政元素必然成为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的话语内容。专业课有其本身的学科特色,在课程当中深入挖掘、凝练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11]重点思政元素,实现话语内容从抽象的教材文本转向现实生活,有效回应和解答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和热点问题,同时话语内容要立足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围绕“我们正在发生、正在做的事”,不断丰富和创新话语内容,增强话语内容的亲和力,让教学话语有“温度”。

第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一直以来,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严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政课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事情,专业教师“只管专业、不问思想,只管堂上、不问课外”。专业课由于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学理性和科学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根植于教材文本内容而远离现实生活,仅仅对教材抽象文本进行解读、阐释,容易导致教学话语晦涩难懂和空洞乏味,从而让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一定的心理隔阂与思想屏障,导致学生“无法在情感上认同、思想上触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让思政元素悄无声息地浸润在专业教育中?创新话语形式,转换教学话语表达是重要途径之一,目的在于打破教师的话语霸权,从“一言堂”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形成良性互动,构建起符合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的教学话语表达体系,使专业课程隐藏的人文精神、价值规范等思政内容得到更好彰显。

科学性是专业教育的前提,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就会失去方向;而人文性是专业教育的保障,缺少人文性,教学话语体系就会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创新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必须坚持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当好知识传授的“经师”,又做好价值引领的“人师”。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丰富了专业课程的人文性,学生在特定的教学话语体系引导下,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专业,从而增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第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现实的意识”[12],一方面话语主体根据其存在、现实的语境来选择或者创造特定的概念、词语来把头脑中形成的意识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话语主体在表达的过程中,必然会将自身的价值、情感、认知融入其中。教学话语是在教学特殊场域产生,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教材文本进行重新编码和建构,既包括了教材文本语义和语境,又承载着话语主体——教师自己的价值和思想,“一旦形成,便拥有了自己的意义世界,形成了自己的特定规则,构建了自己的知识形式和话语系统”[13],而学生则通过专门的“教学话语”获得相对应的专业知识。

通常情况下,专业课教学话语与思政理论课教学话语相比,其专业性、学科性更为突出,这些以专业学术理论构成的文本话语因其抽象性容易让学生产生疏离感和抵触情绪,影响实际教学效果。为此,实现专业课教学话语转向尤为关键,专业教师立足于专业的同时,以中国伟大实践为切入点,加强对本专业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借助重大事件,提炼与本专业相关的、有价值的叙事议题,让教材文本话语贴近现实生活,尽量“接地气”。因为“话语的效应取决于语境的相关性,即只有当话语内容与话语对象具有相关联时,才具有取得话语效应的可能性”[14]。因此,要增强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就取决于教学话语同社会现实的相关性和契合度,教学话语内容不仅要彰显时代性,还要突出中国特色,用中国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及时把中国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最新成果转化为教学话语体系的构成元素,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融入教育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运用教学话语这一独特的符号媒介,正视当下热点难点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凝练话语主题,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认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念。因此,只有“把教师想说的与学生想听的有机结合,才能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让有深度的理论有温度”,才能增强话语的感染力,引起大学生共鸣,从而增强专业教学话语体系的鲜活力和解释力。

3.3 创新话语载体

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外,还应充分结合好第二课堂,通过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改变“自上而下”的灌输式话语表达,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平等交流的良性互动,以此捕捉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话语特点,掌握学生话语规律,促进教学话语体系创新。同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政教育内容浸润在多重教学情境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点滴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线下双向结合已成为专业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也为教学话语提供了新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全方位的。根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其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3.7%。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因此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在哪里,课程思政建设也要投其所好,尽快掌握互联网阵地的主动权,实现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融合发展。专业课教师要增强阵地意识,把思政元素进行整合凝练,以正面引导为主,纳入互联网教学平台,延伸教学课堂场域,拓展教学话语空间,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话语深入互联网语境影响,因此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要充分考虑互联网语境的特质性,善用学生想听、喜欢听、愿意听的网络话语,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教学话语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真正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总之,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不断创新,增强其价值引领、思想感召和现实阐释的作用,以改变现有教学话语体系存在的“失温”“失衡”“失效”,甚至“失语”的困境,让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彻底破解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难题,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话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