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城市生态效益发挥的方式探讨

2021-01-14 03:38王彤彤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受水区东线调蓄

王彤彤 刘 悦

(1.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北京 100038;2.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北京 100029)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基础设施,具有巨大的促进保护和改善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潜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在2013年和2014年通水后,截至2019年已累计向受水区供水超过320亿m3,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受水城市的供水结构,降低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1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城市基本情况

1.1 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城市

东线一期工程规划供水范围为黄河以南、山东半岛、黄河以北3个供水片区,包括山东省、江苏省21座地级市以上城市和所辖的69个县市区。截至2019年,东线一期工程已覆盖两省17个地级市,其中山东省受水城市12座,江苏省受水城市6座,山东省菏泽市以及安徽省蚌埠市、淮北市、宿州市尚未纳入一期供水范围内。与《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相比,东线受水区范围增加了河北省廊坊市的三河市、大厂县和香河县3个县(市)。

1.2 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城市

中线一期工程规划供水范围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6个地级市及所辖79个县市,河南省11个地级市及所辖32个县市。截至2019年,中线工程规划的受水区各地级市均已通水。目前供水范围已包括河北省7个地级市及所辖的92个县市区,河南省11个地级市及所辖的79个县市区。

2 南水北调工程发挥的生态效益

2.1 生态补水

2014年、2015年南四湖出现了生态危机;2016年,南四湖、东平湖水位接近生态红线。在经过东线一期工程生态补水后,南四湖、东平湖湖区蓄水稳定,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生态补水为济南市的保泉补源提供了保障。2013年通水以来,通过济平干渠调引长江水、黄河水等为济南市保泉补源供水1.65亿m3,保障了济南市泉水持续喷涌。自2015年2月起,枯水期累计向济南市小清河补水2.40亿m3,改善了小清河上游济南市区段的生境。东线工程实施后,改变了沿线河网流态和湖泊蓄水情况,扩大了水域面积,复苏了区域湿地生态。截至2019年底,东线一期工程生态补水达2.95亿m3。

中线一期工程在保障正常供水的同时,截至2019年10月,生态补水达25.44亿m3,有效解决了河流生态缺水局面[1]。沿线白河、清河等33条河流得到不同程度的补水,城市河湖、湿地及白洋淀水面面积明显扩大,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水生态环境。

2.2 地下水压采

截至2018年底,东线各受水省市已累计压采地下水3.05亿m3,江苏、山东两省均超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近期目标;中线各受水省市已累计压采地下水16.24亿m3,其中河北省完成近期目标的82.4%,其他各省市均提前完成近期压采目标。逐步用引江水替换了超采地下水,为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提供了有力支撑,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下水超采局面。

2.3 水环境改善

东线工程建设前,沿线各地对水污染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污染物入河量大幅削减,地表水水质达到III类水标准。东线工程通水后,在东平湖采取了清理网箱养殖、退渔还湖、清理周边采矿产业等措施,进一步改善了沿线水环境质量。

中线方面,北京市利用引江水向城市河湖补水,增加水面面积550hm2,河湖水质明显改善[2];天津市中心城区4条一级河道的监测断面全面达到或优于Ⅴ类水,地表水质明显好转。

3 受水城市生态效益发挥存在的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城市生态效益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a.生态功能定位还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期定位为补充水源,主要是向城市和工业供水,兼顾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通水以来,南水北调工程已成为沿线部分大中城市的主力水源,同时也在应急生态补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对南水北调沿线及受水区生态供水提出了新的需求。亟须根据受水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调整未来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并根据新的功能定位调整相关规划布局,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水源保障。

b.当前南水北调生态用水供水机制难以应对新时期需求。南水北调生态补水主要是汛期弃水、输水渠退水和应急输水。汛期弃水的利用主要由水源区蓄水情况决定,输水时机、时长、水量都具有不确定性;输水渠退水的利用主要由调水工程运行情况决定,且水量不大;应急输水为非常规调水,是常规调水外的经济举措。这种生态供水机制主要用于满足部分受水区应急生态补水,难以满足长期、稳定、大量的生态供水。

c.缺乏权威的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估体系,未能充分调动运管机构参与积极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各地普遍加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沿线受水区的重要水源,使受水区可以通过直接补充生态用水、区域内生态用水置换等方式提升受水区生态用水量,用于回补地下水、维持河湖生态水位等,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由于缺乏权威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估体系,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只能定性描述,以生态水供水量来描述其在受水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利于充分调动运管机构在沿线受水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积极性。

d.东线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实施保障体系不完善。由于东线利用原有调水工程渠道、河道和天然湖泊作为输水路线,沿线情况复杂,在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如沿线污染源分布广泛,控制难度大;水质保护范围规划不完善,水质安全防控体系不完善;重要湖库生态水位难以保障;尚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沿线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完整等问题。

4 受水城市生态效益的发挥方式

为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的生态效益,可采取以下策略。

4.1 东线工程受水城市生态效益的发挥方式

东线工程引江水源充足但受制于运行成本和线路布局,结合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江淮大走廊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方式:

a.加快东线二期工程、京津冀地区调蓄水库与配套工程建设,提升生态用水供水范围及保证率。考虑将沿线水库、湖泊,如大浪淀水库、北大岗水库等一并纳入东线二期规划作为调蓄水体;通过建设东线二期至白洋淀的输水线路,完善京津冀地区配套输水工程,与引滦入津、引黄入冀工程和中线工程形成京津冀地区区域水资源调蓄体系,逐步满足华北地区超采治理、受水区河湖生态基流的用水需求。另外东线二期工程可扩大江都抽水能力和干渠输水能力,过黄河后与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等渠道对接进行生态补水。

b.将沿线调蓄水库纳入南水北调统一调度管理,尽可能将更多的洪水抽调到黄河以北地区作为河湖生态补水。将沿线调蓄水库纳入南水北调统一调度管理,建设调蓄水库配套输水路线、划定水源保护区、明确管理范围、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提升沿线调蓄水库的防洪标准,增加调蓄调度能力,加强洪水资源化配套建设,为保障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建设、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生态补水,提高黄河以北生态环境用水保证率。

c.充分利用东线工程,修复黄河以北大运河,将大运河打造成生态补水运河。充分利用大运河古河槽,以古大运河为新的补源水脉,凭借东线工程将充足的引江水经大运河输送至华北地区,为京津冀地区补充生态水,提升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力度;在保护、传承黄河以北大运河沿线古代漕运文化的基础上,还原运河历史风貌,建设新时代大运河生态文明。

d.加强沿线污染防治工作,改善水环境。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完善东线工程沿线水质保护范围及水质安全防控体系规划,落实双方管理权责;对东线输水线路两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和风险源进行整理和整治,保障水质安全;结合东线沿线河湖的生态水位需求、防洪抗旱需求等,保障沿线重要湖库的生态水位;积极协调与沿线地方政府联合执法、整治行动,改善沿线水环境状况。

4.2 中线工程受水城市生态效益的发挥方式

受中线工程渠道输水能力和水源区来水量限制,中线生态补水潜力较弱,结合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中线干线工程建筑环境规划,可采用加快中线工程沿线地区调蓄水库与配套工程建设的方式,发挥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考虑将沿线水库、湖泊,如黄壁庄水库、岗南水库等纳入中线工程,通过改扩建提升防洪标准,增加调蓄库容,作为中线工程调蓄水体;建设小型水库调蓄网络,完善京津冀地区配套输水工程,与引滦入津、引黄入冀工程和东线工程形成京津冀地区区域水资源调蓄体系,提升干渠引输水能力,引江补汉及沿线调蓄工程建设后,可在渠道输水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相机回灌地下水或给河流生态补水,逐步满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受水区河湖生态基流的生态用水需求。

5 结 语

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进一步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用水的潜力。促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生态效益发挥的方式包括加快后续工程建设和沿线调蓄水库建设,扩大生态补水能力;推进东中线工程与沿线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扩大生态补水通道和范围;加强水源区洪水资源与沿线调蓄水库的统筹调度,扩大生态补水量;充分利用东线限制能力,加大生态补水力度,修复黄河以北大运河,将大运河打造成生态补水运河等。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发挥了巨大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作用,同时带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工程通过直接或间接补充生态环境用水,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使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显著回升,增加了河湖水面和湿地面积,改善了水环境质量,增强了水源涵养能力。

猜你喜欢
受水区东线调蓄
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初雨调蓄池的方案研究
调蓄设施布局设计模型研究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东线混战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ncussion-symptom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concussion care seeking in a national survey of parents of middle-school children in the US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胶东地区跨流域调水优化配置研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