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历史名人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

2021-01-14 07:35樊建科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历史名人名人资源

樊建科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开封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 黄帝等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区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我国著名学者韩鹏先生的“中原昆仑山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核心区域” 的观点已得到河南省社科界普遍认可和赞赏, 这标志着开封在论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华夏文明发源地等方面,有了更加科学、客观和详实的历史依据, 也标志着开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探索、挖掘和阐发等方面已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水灾兵燹等原因,还有无数的古城名人犹如开封地下层层古城一样被淹没在历史的废墟中,历史尘埃遮蔽了其应有的光辉。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今天, 我们开展开封名人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工作,正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发挥名人资源的独特教育功能, 从而有助于树立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加速推进, 越来越需要思想文化繁荣兴盛、发挥支撑作用;随着国际文明对话与交流日趋频繁,西方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凸显,我国文化软实力亟须提升;基于发展古城、出彩中原的需要;基于对历史名人尊重的需要等。该项工作对于把开封打造成为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基地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具有重要意义。

1 开封历史名人资源分类和选取原则

1.1 开封历史名人的界定

尊重历史名人的贡献和影响, 突破以往仅仅以出生地来界定历史名人的思维定势限制,笔者认为,历史上出生在开封、或长期生活在开封、或到过开封并与开封存在密切关联, 在一个或者多个领域作出过杰出贡献、或者道德高尚名垂千古、或者对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都可以称为开封历史名人。如,孟子就算得上历史上非出生在开封的开封名人,他曾游历大梁,拜会梁惠王,向梁惠王精辟而透彻地阐述了为何称王的道理、路径和方法(即“王道”),这对当时魏国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思路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对当时的诸侯各国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客观上对减缓争霸的烈度,对减轻人民的痛苦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课题组把孟子也界定为开封历史名人。

1.2 开封名人资源的分类原则

按照名人的身份特征和在某领域的造诣和影响、贡献大小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将其划归为某领域内的名人。 如北宋的苏东坡,他虽然一生为官,每到一处都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由于他的“真”,在封建官场上处处碰壁,常常遭受打压排挤,一生多次被放逐或不得已自请外放,所以他在政治上的建树倒不如在文学领域的成就突出, 所以笔者把他归类到文学家类别。

1.3 开封名人资源的选择原则

开封历史名人众多,不可能尽举,所以为研究方便, 遵循了以下几个选取原则: 一是某个领域的名人;二是与开封有着密切的关联;三是代表性原则;四是选取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影响的正面人物;五是对于籍贯有所争议的历史名人,采取不争而共同崇拜的原则。譬如,东汉辞赋家蔡邕父女,笔者选择了他们, 在这里只关注他们的艺术造诣和历史贡献,而不去谈论他们的地域归属,不论他们是开封尉氏县人或是开封杞县人,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开封名人[1]246-252。再如,北宋大儒张载,一些学者认为其为今开封尉氏县洧川镇人, 而更多学者认为其为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争论、争抢没有意义,从他们身上汲取积极因子,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是正理。

2 开封历史名人资源

鉴于开封历史名人多如繁星, 所以本文仅仅按类选出一些极具有代表性的名人进行阐述。

2.1 三皇五帝三王之代表

天皇伏羲。 伏羲创造太极先天八卦即河图洛书文化,是华夏民族原始文明发源的起点。以伏羲先天八卦图为依据进行推理分析, 开封具有伏羲太极八卦“乾”位出河图的自然环境,陈留方位应为河图出现之地。洛水自伏羲先天八卦“坎”位流入开封北部、延津南、封丘西南部的洛寨、金龙口(荆隆口)一带,为“吐地符”洛书之地。 开封东部的小黄,古称“黄柏山”“太山”,正是伏羲居住、建都和肇始先天八卦(即河图洛书)文化之地[2]46-49。

五帝之首黄帝与元妃嫘祖。开封韩鹏等学者研究认为,黄帝出生在青丘,成婚地为大梁,而建都地为轩辕楼(丘),这些地方均在开封龙亭区,即黄河南岸的柳园口乡轩辕楼一带。据唐代《轩辕黄帝传》记载:“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3]清代《辞源》:“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4]今开封馆驿街原有嫘祖庙,即养蚕鼻祖嫘祖的祭祀地。

三王之首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杀相柳,挖柳池[2]140-141。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开封城东南隅筑有禹王台,是后人为缅怀他的治水功德而修建的。

2.2 思想家

竹林七贤之首的阮籍。他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用世,后来,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深感生命无常,采取了蔑弃礼法名教的愤激态度,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2]290-294。

北宋大儒张载,开封尉氏洧川镇张庄人。天圣元年,其父亲张迪任涪州(今四川涪陵县)知州。 张载15 岁时,父亲病故。 张载和弟弟张戬与母亲陆氏护送父亲灵柩回祖籍尉氏县洧川镇张庄安葬, 行至今宝鸡市眉县横渠镇时,因身上盘缠不足,又听闻前方发生战乱,顿感已无力返回开封故里,遂将父亲安葬于横渠镇南8 公里的大振谷迷狐岭上。至今,张载的尉氏后裔家里世代供奉刻有“先儒张子之神位”字样的张载红木雕花牌位[5]。

2.3 政治家

魏惠王。 一说在魏惠王六年把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一说从河北魏县迁至大梁,故魏国亦称梁国, 梁惠王在用人方面给后人提供了反面教材:当用不用,用人不当。 对商鞅,当用不用,商鞅逃到秦国,得到秦孝公重用,推行变法,秦国得以富国强兵。 梁惠王错用庞涓,错失孙膑,导致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为齐军所败,使魏国由鼎盛到彻底衰落,霸主地位丧失,魏惠王壮志难酬[6]1971-1980。

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他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创立宋朝后,一改前朝做法,大兴文治、知人善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和平发展、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教昌明、科技发达的新局面,通过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藩镇割据混战局面[7]。

2.4 军事家

军事家尉缭,魏国大梁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了《尉缭子》,该书即为他与梁惠王晤谈军事学的一个记录,但他在魏国未得到重用,改投秦国,被秦王政任为国尉,改称尉缭。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8]652-653。

2.5 科学家

石申,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开封人。 他与齐人甘德根据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所制成的图表, 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恒星表。 沈括,中国宋代著名科学家,在许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科学名著《梦溪笔谈》具有重要科学价值[9]。

2.6 文学家

蔡邕,东汉辞赋家、书法家,开封人。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曾著述《释诲》一文,来告诫和勉励自己。其女蔡文姬也是著名文学家、才女,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8]653-654。

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长期生活在京城(今开封)。 苏轼的诗词、散文,尤其小品文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苏轼还以博学多艺、幽默机智、为民奔走呼告、百折不挠、高风亮节的形象,几千年来为人称赞[10]。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由于其《黄鹤楼》一诗写得太好,据说竟令诗仙李白为之掇笔,叹曰: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11]。

2.7 发明家

开封是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地。 宋《太平寰宇记》载:“仓皇(颉)城在县北时和保,世传仓颉所筑……东京开封府开封县有仓颉师旷城, 城上有列仙吹台。”清《祥符县志》卷十四载:“仓垣(颉)城在县东北二十里。 ” 仓颉城在今开封黄河大堤北侧的刘庄村北。仓颉城和轩辕城东西相对,直线相距约九里。刘庄村北有造字台、仓颉庙及仓颉墓,现仅存墓冢,并有宋代至今的碑刻四通[2]136-137。

2.8 改革家

王安石,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游历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 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12]。宋神宗时任北宋宰相,推行变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享有世界声誉。

2.9 教育家

亚圣孟子,曾游历大梁,劝梁惠王实行“王道”;《孟子》一书汇集了孟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诸方面的思想,特别是记载了孟子的教育活动和主张,包括教育的作用、目的,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教与学的方法等。《孟子》等“四书”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教材,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6]206-207。

张钫,现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928 年秋,被南京政府任命为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兼省赈务委员会主席。 他据河南实际状况,提出整治河道、兴修水利的方略,设立了水利局,又多方筹措经费,创办了河南省水利工程专门学校(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水利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文化事业、解放事业以及治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3]。

2.10 艺术家

张择端,北宋画家。自幼好学,早年游学东京(今河南开封),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均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14]。

汴京灯笼张始于清朝, 是清朝末期艺人张太全留下的绝技。 其第六代传人张金汉及其子张俊涛经过多年的努力,恢复了千眼千手佛灯、走马灯、立体汴京八景无骨花灯等近50 种传统古灯,将多种艺术融为一体, 并实现了传统制灯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走出了一条民族工艺传承创新之路[15]。

2.11 佛家北宗神秀

神秀,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尉氏县张市镇沙门村)人。 秀作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天下散传其道,谓秀宗为北,能宗为南。南北二宗,名从此起。被武则天奉为国师[8]658。

2.12 忠烈名臣史可法

史可法,明代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崇祯年进士。史可法一生俭朴,身为兵部尚书、大学士、扬州督师,城失守,为清军所俘,宁死不屈[1]520-525。

刚正不阿的包拯,为民请命,执法如山,被赞誉为包青天,其事迹已是家喻户晓。

3 开封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关于开封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这里按照典型性、合理性、可行性、现成性、便利性原则进行选择、设计。 在上文中没有提及的名人,但已有或现存该名人的相关实物,如故居、祠堂、台榭等,开发利用起来更为方便,本部分也会提及。

3.1 让名人之花遍地开

开封市区及其所属每个县区都有历史名人,而且这些名人资源都有被研究、开发、应用的价值,应该先建点,再连线,后成面,让开封历史名人之花处处盛开。 如建伏羲庙,再现“先天八卦”,传播河图洛书文化;重建轩辕楼、嫘祖庙、仓颉庙;进一步完善、开放双龙巷;创建“三苏故居”“李煜故居”等。

整合所属各县的历史名人资源,协同发展。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分散到各县的历史名人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各县级政府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注重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创造新的旅游热点。

如张载关学思想文化学会副会长、 河南大学教授张新俊建议, 在洧川镇红旗中学东边原张载墓故址重修张载墓,塑张载像,成立“张载研究会”,建“张载文化公园”,可在张庄村(临开许公路)路边立“张载故里”碑等,以体现人民对张载之精神的崇仰。 再如,尉氏阮籍啸台有待重建,其周围环境有待大力整治,阮籍相关资料有待整理出版,等等。世界级名人,当属开封的一张名片,至少开封人应当重视,进行相关的开发应用研究。

伊尹,商汤大臣,生于空桑(今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村,又名伊尹村)。 相传,伊尹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汤由此方知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免其奴隶身份,使其成为最高执政大臣,他辅佐商汤灭夏,立下大功,被后世称为佐命贤臣。 在屈原《楚辞·天问》中,有“缘鹄饰玉,后帝是飨”之句,即指此事。 虽然山东曹县等地方已经做了不少有关伊尹的“文章”,但是开封也可根据一些史料做伊尹“文章”,如建“伊尹故里”等,传播伊尹故事,弘扬伊尹贤明美德[1]19-22。

张伯行,清初大臣,开封兰考县人。 他生于书香世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福建、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为官清廉,深得朝廷信赖和百姓好评。不妨在兰考建造“张伯行故居”,在党员干部学习“焦桐”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让他们接受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6]。焦裕禄虽是已故的当代名人,但其先后在尉氏县剿匪、支援前线、防治风沙和在兰考县治理“三害”中表现突出、事迹感人,这里不能不提及他。可喜的是如今全国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都积极到兰考县拜谒焦陵,缅怀其伟绩,学习其精神;而尉氏县人民也自发地发掘整理其感人故事,已经建设了“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每天都有参观学习者到访。

王拱辰,北宋开封咸平(今河南通许)人,仁宗赐名“拱辰”,史称“少年状元”。他博学多才,居官清廉,从事过大量的政治、军事、外交、民事活动。面对辽国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维护了大宋威严;面对权臣的飞扬跋扈,他敢于建言罢免;即使面对皇帝的不当言行,也敢于直面劝谏,深得朝野敬重;他又长于文学,他的女婿李格非是宋代著名学者,外孙女李清照为宋代著名女词人[17]。

无论市区抑或所属各县级政府, 都应加强宣传工作,让世人对开封历史名人资源有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理解,让游人一进入开封区域,就陶醉在历史名人文化的氛围里。

3.2 以名人资源打造文化汴西湖

汴西湖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自然”景色,春、夏、秋、冬都会引来众多观赏者。但是,汴西湖犹如一位婀娜多姿而没有文化涵养的美女,气质不华,魅力不强, 游人满意度不高, 常顾者多是开封锻炼身体者,来此散步而已。 若论自然山水,开封固不能与杭州媲美,兼以杭西湖浓郁的文化氛围,汴西湖更是自愧不如。然而,开封位居“天地之中”,历史悠久,为华夏文明之源,这是其他地方没有的难得优势。开封若能在历史名人资源这方面做些工作, 把汴西湖建设成文化西湖,或许还能胜杭西湖一筹。 在杭西湖苏小小都能占一席之地,《水浒》中演绎的人物也能出现在湖岸;而开封历史名人多如繁星,人文始祖及历朝历代极负盛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就能盈西湖而成人文盛景,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诚如此,汴西湖成为中国最美“西湖”也不是不可能。苏轼这位文化巨匠,性格“真人”,为时人、后人、今人乃至未来人们所喜欢,久居开封,遗憾的是,作为一代文豪苏轼“诗意本两居”的幸福生活之地开封至今尚没有体现苏轼的痕迹,而他被流放、受苦累或其他相对短暂的地方却有“东坡书院”“东坡故居”之类的痕迹, 这值得今日开封人深思。 我们可借鉴杭州人做法,在汴西湖建起“东坡书院”“三苏故居”,传播“三苏文化”,把自然汴西湖变为文化汴西湖。

3.3 以名人资源打造文化黄河

黄河冲出郑州桃花峪后,进入平原,落差骤然变小,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年增高,黄河开封段高高“悬”在古城上方,俯视开封缓缓东去,被称为“悬河”。这段黄河的变迁史也是黄河儿女与洪涝灾害的斗争史, 无数杰出人物演绎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丰厚的文化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凝结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据说,在帝尧时期,黄河经常洪水泛滥,为保护农业生产,鲧作三仞之城,用“围堵障”的办法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又任用其子大禹治水,禹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疏通壅塞的河道、洼地或湖泊,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百姓得以安居和从事农业生产。大禹之后,历代都有治理黄河的感人故事。中华民国时期,时任河南省建设厅厅长的张钫先生不仅重视教育,还重视黄河治理,于1929 年创办河南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学校,从此全国就有了一所专门研究黄河性情、为黄河把脉、培养治黄人才的学校。 历经90 多年风雨,其后身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在校生20 000 多人规模的综合性高职学校, 为治理黄河培养了无数人才,被赞誉为“黄河流域的黄埔军校”。毛泽东同志生前曾千嘱咐万叮咛:“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东风已起,只欠行动,我们不妨把历代治理水患的历史名人“迁居”到“悬河”上,建造一条“黄河名人文化长廊”;同时,助力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好“双高”,成为国际职业教育的标杆, 唯有如此才能为开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持。 因此,打造开封段的“文化黄河”,各类资源很丰富,也可行。 此设想若能成真,“黄河故事”便会不胫而传,黄河文化也会得以更好地传承弘扬。

3.4 借故居文化助力发掘历史名人资源

名人故居,顾名思义,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封的历史名人多,当然故居也多,无数淹没在地下和深藏于深巷胡同里的名人故居虽然有些落寞,但它们确实增加了开封的厚重与风韵。开封现存名人故居20 多处,主要分布在书店街、北土街、寺后街、三眼井街、洪河沿街、双龙巷、双井街、朝阳胡同、前后保定巷、省府后街、花井街、北道门街、北太平街、柴火市街、游梁祠西街、清平街、乐观街、刘家胡同、前炒米胡同、裴场公胡同等,在城区南部的柯家楼街、民生街、禹王台公园也有零散分布。 已经开放的双龙巷,赢得了许多游客赞赏好评。 开封所属县区也有不少现存名人故居,譬如, 尉氏县的焦裕禄故居和焦裕禄事迹展览馆,而刘青霞故居历史较长,且保护较为完整。 ……这些都值得保护、研究、开发。 有些“名望”极高的名人,由于历史久远等种种原因,其故居被毁,我们应该统筹规划,为其重建。

3.5 借“祠、台、碑”等文化助力发掘历史名人资源

禹王台。 相传,春秋时,晋国著名乐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故后人称此台为“吹台”。1981 年,禹王台被重新修葺,修葺后主要建筑有禹王庙、三贤祠、水德祠和御书楼等。禹王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保存着上自汉代、下至民国的各类石刻珍品,是研究历史、科学技术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

李煜,南唐末代皇帝,被拘于今开封孙李唐庄,即“逊李唐庄”(逊有退位之意, 李指李煜, 唐指南唐)。 其死后,所住宅院改为净慧院,后改为净慧寺,元末毁于兵祸。 李煜词作气韵流畅,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形象生动,享誉词坛,地位显著,对苏东坡、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影响深远, 成为宋词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有资料显示,开封市政府计划在逊李唐庄建设江南园林风格的李煜祠风景旅游区, 主要建筑有:李煜祠、故居、旧臣故居、五凤楼、水韵楼台、王城相府、熙寿园、延福园、宋词研究馆、翠华园等。待景区落成,一个怀古抒情、休假旅游、研讨宋词的好去处,将展现在人们眼前[18]。

包公祠是现有的祠堂, 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包公的名人轶事,丰富包公文化,打造富有廉政建设特色的文化基地。

3.6 创建名人体验广场和体验馆

开封学者徐永红等在《开封名人体验研究》一文中提出建名人体验馆场等许多设想,不妨借来一用,也许有所启发。譬如,(1)观览体验:广场周边设置开封名人雕塑,或坐、或卧、或立、或行、或严肃、或活泼等等,广场的设计从视觉上要体现雄伟宏大、端庄质朴的美感,给人以气势恢宏的观览体验。 (2)参与体验:在广场中建设一个舞台,用作节目演出之用。 围绕开封名人的历史事件,开发出歌舞剧、戏剧、舞蹈、皮影戏等艺术形式和民俗类表演节目,并邀请游客参与,让人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体验。他还设想创建名人体验馆,如设置“帝王体验馆”“文学大家体验馆”“北宋名臣体验馆”“宋词名人体验馆”“科技名人体验馆”等,针对每一类体验空间,可设计审美鉴赏体验、知识教化体验、休闲怡情体验、纪念品设计体验、文化娱乐体验等[19]。

3.7 利用民间资源进行历史名人资源开发和研究

当前, 由于部分名人资源的研发缺少具体的受益单位而导致必要的资金投入严重缺乏, 制约着许多名人景点的开发,因此,不妨利用民间资金进行开发,或公私合作开发。清明上河园的成功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故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可以考虑:一是引进社会资本,鼓励个体投资,而个体资本的投入必将满足投资者的盈利需求,所以,政府在做好政策引导的同时,要继续以土地置换、“谁投资谁获利”等方式开展工作。 二是力争上级专项资金,“中央出政策,地方动脑子”,应积极争取更多的中央补助资金。三是鼓励党员干部共享共建, 号召党员干部尤其是离退休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多出点子,项目竣工了,这些人都在“光荣榜”中,会很有成就感、幸福感。

3.8 融于开封发展战略

一切学术终究要落实到改善民生、振兴经济上,方显价值。2019 年,河南省成立了“宋都古城修缮与保护”办公室,成立了指挥部,将“宋都古城修缮与保护”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与开封大运河的开发一起,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共开封市委、开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抢抓机遇。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让开封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与这些规划完美对接。 2019 年以来,开封又推出了“一渠六河”工程,该工程集防洪排涝、修复生态、服务民生、提升城市特色等功能于一体,是开封“十湖连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水安全、水系网络、 滨水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的城市水利综合性基础工程。 为打造对接疏通、城墙贯通、中山路中轴线整改等三个文化带,开封市开展了拆迀、棚改、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性前置工作,等到这些工作完成后,三个文化带就显现出来, 与其配套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呢? 肯定是浓郁文化氛围的建设,而其中,开封历史名人文化当然不可或缺,譬如,让有关的历史人物之塑像、之亭、之居等坐落在“一渠”“六河”之上……

3.9 合理利用历史名人资源

历史名人资源是一种特殊的、 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资源, 这种资源本身就蕴含着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对其如何开发、保护和利用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的大课题,譬如,对其如何归类、如何评价、如何利用、如何布局等等。 目前,开封市一部分景区存在重复建设、无序建设、市场定位不准确等情况,导致资金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浪费。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历史名人资源的时代、成就、影响等,首先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将其闪光点挖掘并凸显出来,进行合理分配、合理利用。

4 结语

开封历史名人资源是开封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利用历史名人资源, 对于提升开封文化名城的品位和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在开发历史名人资源方面,必须在科学规划指导下,重视对名人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突出中原文化特质,合理有序地适度开发。 然而,关于历史名人资源的分类、定位的标准不易把握,又鉴于开封历史悠久、范围广,各类历史名人林林总总,难以俱全,不少方面需要进一步商榷,所以关于开封历史名人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和实施尚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历史名人名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从图书馆历史名人的职业道德精神谈高校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传承和创新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合肥市历史名人文化旅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