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教学法”在审计学课程线上教学的应用

2021-01-14 13:07李明妍尹海艳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审计学教学法知识点

李明妍,尹海艳

(哈尔滨广厦学院 财经学院,哈尔滨 150025)

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将学生的学习思维由抑制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有助于对人大脑潜能的充分开发,有助于对学生的个体发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网络授课模式的需要。

“三微教学法”描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含微知识、微互动、微体验三个层面,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课上小组互动讨论以及实务中的角色扮演,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实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这一目标。这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和超越,既丰富教学活动,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对于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利用一切可用的线上教学平台、影像资料等,将单一的讲解教材活动形式转变为更高效、更合理、更丰富的立体化教学形式,从而将这三个层面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主轴线。新课标提出了“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多种教学目标,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尤其强调的是学习方式。“三微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引领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自主、合作、创新,更好地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线上授课能够打破固有的思维和局限性,很好地转变教学理念,借助键屏结合将教室从线下搬到线上。通过实施“三微教学法”,使基于网络授课模式下的线上课堂富有活力,充满生机。

1 合理设置“三微教学法”的方案

线上授课期间,为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运用较典型的“三微教学法”在线上授课,呈现出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微教学法”对授课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对于课上的知识点讲授、设定的互动环节都要求精益求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利用了宝贵的线上教学时间。所以审计学课程教学团队也开展了“三微融合”教学法。

“微知识”是针对课程某章节重点知识点讲解,内容简单明了,学习针对性强。第一,课前的预习准备。教师提前上传预习的教学内容供学生观看,使学生学有所依,使学生学会学习,带着问题或者想要了解的知识点走进线上课堂。第二,在线上课堂中对重难点的问题要结合案例生动讲解,同时增加与学生互动环节,如连麦、视频互动和限时用文字输入答案等,这对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养成主动爱学习的习惯都有良好的促进和推动效果。

“微互动”即微圈层互动,审计学是以线上课程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学习群。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正式的理论讲解之前,教师通过设置课前任务、提问及案例导入等方式有效实施任务驱动。学生以完成该项任务为学习目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也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构建形成了积极的影响。学生组建课程小组,通过小组代表发言,不仅充分利用直播时间,而且教师根据小组思考的成果可以进行有效的点评,指出不足和值得同学们学习的地方,大大提升了课堂互动效率,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或水平,以及对线上教学的满意程度,依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调整,不断拉近师生距离,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式课堂。

“微体验”实现了教育教学的内化。教学中会进行情境模拟,学生在实践中担任注册会计师、企业的所有者等职务工作,让学生切实体会实务工作的内容,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构建形成积极的影响。教师授课时紧密联系实务工作,培养了学生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审计人员的责任是面向公众的,审计从业者需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同时需要以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来规避错报和舞弊,最终以诚信的态度出具审计意见。

2 “三微教学法”的意义

经过线上授课实践,教师高度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状态、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上授课有了一定的成效。由于课前学生对于接下来学习的知识有所预习和准备,课上就能够带着问题听讲,相比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听课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逐渐提高。教师随机增加的互动环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跟着教师的节奏完成本节课堂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明确了学习方法,课上的高效学习使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思路和脉络更为清晰,相较于传统的常规的机械记笔记,现在更多的学生选择运用思维导图更直观、更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此外,“三微教学法”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性。为了更好地保证新型线上课堂的效果,防止“伪在线”事情的发生,教师不定时与学生连麦视频互动已成常态。学生逐渐意识到自身努力学习的必要性,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听课,形成良好的习惯,自律性也得到提升。“三微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师认真研究每个知识点、每个互动环节及每种情境设定,充分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

3 “三微教学法”反思

“三微教学法”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但在推进教学的同时,出现的问题也值得反思。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设置的互动问题较机械化,多为概念类问题的表述,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些学生存在投机取巧复制粘贴的行为,因而教学团队在设计互动问题时应更多地倾向于开放式的问题,这样学生给出的答案更为灵活,更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互动环节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良好果。二是学生存在挂机行为。通过与学生连麦发现个别学生未在电脑前听课。针对此现象,教学课程团队应设计多种互动形式,不仅仅局限于随机连麦,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开视频,采用文字限时作答、抢答等灵活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的活跃度也不断加大,教学效果较好。

4 结语

应将以学生为中心始终贯彻在教学流程中,以其为宗旨和理念来建设审计学这门课程。新的网络授课模式对于教学是新的挑战,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应分析网络授课模式,提升“三微教学法”在审计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审计学教学法知识点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教材的编制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