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21-01-14 13:07骆伟森张晓潘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显性民办高校课程体系

骆伟森,张晓潘

(1.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 610067; 2.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贵州 贵安 550003)

1 职业素养课程理论内涵

职业素养是个体在职业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综合表现,是个人的知识、能力、态度、心理等多种元素在职业生涯中的具体表达。心理学家麦克利教授在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将个人素养分为“海平面之上”和“海平面之下”两个部分,认为素养分为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就素养的展现而言,“海平面之上”约占1/8,“海平面之下”约占7/8。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应具有显性职业素养与隐性职业素养两个维度。显性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体现在技能技巧、个人学历、资格证书等方面,是个体通过参与专业课程学习以及通过专门考试获得的相应认可。隐性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内在动力,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与职业意识,是个体在职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最基本且最核心的思想形态。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完善需要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共同作用。

2 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认知现状

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它反映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知识水平,体现了学生在工作阶段的知识转化能力,预示了学生在成长阶段的职业发展可能。现以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电子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如下:

就就业形势而言,20%的同学有所了解,60%的同学一无所知。就就业前景而言,20%的同学有所了解。就职业前景而言,60%的同学没有了解。就职业规划而言,20%的同学有所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总体趋势表现为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对就业前景不自信,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

就职业素养概况认知而言,约有一半的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相对模糊。在职业素养品质中,约40%的同学认为诚信的品格最重要,敬业和责任心分列第二和第三位。约40%的同学认为专业技能知识是最欠缺的职业素养,抗压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分属第二和第三位。约60%的同学认为应加强职业素养。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对于职业素养有所了解,对职业素养提高有所需求,对职业素养的获得有所期待。

就职业素养培养而言,20%的同学对职业素养培养很了解,对自身职业素养培养十分重视,22%的同学认为职业素养的培养十分有必要,20%的同学认为职业素养的培养只有一点点必要,30%的同学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没有关系,40%的同学认为应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融于实训中。

3 民办本科院校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体系不系统,发展方向不明确

目前,职业素养课程在实施方面缺乏整体性和结构性。民办高校课程设置重视传统的知识专业课程,在应用型要求转型发展过程中对职业素养课程设置不够重视,一些课程的讲授也没有标准,缺乏正规的标准化管理。对于职业素养的认可,民办高校有所涉猎的仅限于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第二课堂教师与基础文化教师涉猎较少,各类教师之间也缺乏相关沟通,培养目标难以一致。

3.2 课程内容重理论,实践指导性不强

职业素养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品性与职业能力,等等,以便学生走向社会时更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就目前职业素养课程来看,大多数课程内容仅限于课本,与学生专业实训课脱钩,学生把职业素养课程定位为思政课程的分支,学习兴趣不高。需在实训课程中注入职业素养的元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3.3 课程改革不到位,校企协同预期欠佳

学校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仅限于书本,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仅限于主观要求,参与度不高,没有把企业需求的职业素养及时反馈到课程改革当中。此外,学校和企业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不一致,影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3.4 课程监督不足,教育合力难以形成

民办高校的各组织结构当中,各部门教师由于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不一致,导致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态度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职业素养尚未形成整体的课程体系,教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评价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民办高校的显性课程蕴含在教学的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当中,隐性课程则蕴含在教育活动与教育生活当中。要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共同目标,将其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实训与生活当中,通过教育合力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 民办本科院校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4.1 目标建构

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要与国家计划、学校管理及课程设置相一致。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目标必须与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相一致,强化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学校管理当中,随着全面育人理念的输入,要求学生主动掌握专业知识,密切关注职业发展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与行业标准来形成个体职业素养。课程设计要密切关注学科之间职业素养的连贯性以及各年级间职业素养培养的连续性。

4.2 内容建构

企业的发展方向与职业的需求标准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调整。民办高校职业素养课程内容设置需要凸显出显性与隐性两个方面,即职业素养的培养与知识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应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以素养为媒介联结民办本科院校的文化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职业素养课程内容还需考虑年级之间的职业教育贯通性,即学生大学四年中都要接触职业教育,从入学教育到顶岗实习,分阶段、分批次递进式累积职业素养。

4.3 课程体系实施建构

职业素养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校、企业和社会调研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贴近行业需求,民办高校应与优质企业共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真实需求为依托,充分考虑行业发展方向,与企业专家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一起开发职业素养课程资源,保证课程的真实性、有效性。

4.4 课程体系保障建构

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是以学生实际需要而建立的,得到了校方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共同育人的理念,落实到了教育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当中。企业对职业素养的重视引起了学生的关注,主动关注职业素养培养的学生逐渐增多。对师资力量的建设投入也在逐渐增加,教师可走进企业去了解企业的职业素养,并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带回校园注入到课程当中,使学生逐渐积累职业素养。民办高校各部门应加强沟通,统筹校园综合资源,搭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平台。

猜你喜欢
显性民办高校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