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大数据意识

2021-01-14 13:07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时代信息化

蔡 山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长沙 410004)

大数据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产物,它的出现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出现了重要的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辅导员如何利于大数据技术有效创新和改革工作模式是有待解决的新问题。

1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内容多样化、传播速度快和价值稀疏性等特点。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必须要能够容忍数据的不准确,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果每个数据都精确,有时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大数据的分析呈现描述性或者数理性,通过关联的方式分析出可能存在的因果,存在问题就继续分析,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因果关系在大数据中是不存在的。格式的不统一是大数据的一大特点,微博、微信等产生了很多非结构化数据,无法统一格式。

2 高校辅导员的大数据意识认知现状

2.1 专业背景多样,缺乏数据专业方面的知识

研究数据表明,高校辅导员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占据了很大比重,而数据方面的知识只占据了很小的比例,这说明只有很少一部分高校辅导员受过专业的数据培训,数据意识还处于初始阶段。有些辅导员意识到了利用数据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途径进行学习,导致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提升。

2.2 数据意识提升,数据知识的积累不足

调查发现,很多辅导员认为自身应该加强应用性知识,这说明辅导员队伍中数据利用意识与技能已经开始萌芽,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辅导员对大数据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普遍存在经验积累不足的情况。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需要拥有大量的知识积累,以往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资料都没有完整的收集保存,导致数据的积累出现问题。

3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师生的影响

根据我国网络中心2017年发布的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网民已有7.4亿人,而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之一。很多高校已利用电脑和手机展开课程,学生的日常休闲也离不开手机,微信、微博等手机软件的出现,更是打开了社交的大门,学生群体可以足不出户就进行学习和社交,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类社交媒体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内容也比较丰富,符合学生的需求。但是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同时也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学生缺乏辨识能力,不良信息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学生的思想得不到有效的引导,为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是大数据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教育信息化也存在了一些短板,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应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教育信息化。

4 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发展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态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和改变,大部分高校和社会群体开始重视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互联网社交平台。很多高校已在辅导员中推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手段,但是在学生管理方面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程度并不高,信息化的针对性也较差,数据的处理难度较大。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大多数是非科班出身,对于信息化的掌握并不熟悉,导致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效率低下,大数据技术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5 大数据时代下辅导员的工作方式

5.1 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往往只在乎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在乎其学习的过程。这种单一的德育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变成了一个被动的听众,而不是知识的主动吸收者。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忽视了社会与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也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只需观察学生无意识的日常学习生活便可以预测学生的思想活动,并进行深入分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德育方式。

5.2 合理利用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辅导员可以合理利用大数据开展工作,帮助其熟悉各个学生的特性。辅导员要想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必须要了解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总结和分析,让后续的教育方式变得更具针对性,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开展这项工作的前提是辅导员必须要有足够的大数据意识,对学生的个性数据和共性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有效地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把握,这是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管理的重要条件。大数据有着鲜明的特征,数据的收据对于辅导员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合理合法地使用大数据开展工作,对学生实行数据化的管理。如通过学生登记的信息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家长的教育背景。通过其上网记录和社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校园网发布通知信息,使学生能够及时有效地收到通知,对门禁系统进行查询,观察学生的就寝情况。使用线上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的管理能力进行引导,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5.3 开展主体间性的思想教育

网络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大数据无处不在。作为其中的主体,平等交往是网络世界的组成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意味着双方的共同了解,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不仅仅要了解自我,更要实现互相了解。在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和德育过程中,作为平等交流的行为主体,辅导员和学生都应承认双方拥有相同的权力和地位,有着平等的人格和机会,反对压迫和不平等,倡导沟通,彼此尊重,相互体谅。

5.4 建立规章制度确保学生信息安全

大数据给辅导员带来工作革新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法律法规的一些讨论,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大量数据的采集,涉及了学生的方方面面,有些得到了学生的允许,有些则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如果由于辅导员的操作不当导致学生信息泄露,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影响甚至是伤害,那么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义的谴责。所以,辅导员在利用大数据开展工作时,必须要在合法合理的条件下进行,确保学生信息的保密性,让大数据在法律的保护范围内为工作提供服务。

6 结语

辅导员作为高校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工作者,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为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职技术人才而努力。

猜你喜欢
辅导员时代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