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略研究

2021-01-15 11:59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9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健康中国体育教师

吴 涯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九中学,安徽 阜阳 2360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提出,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体系,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可以看出,国家把提高人民健康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抓好青少年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因此为顺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挑战,体育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应有一个全新的定位。本文试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角度探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略。

1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体育教师不只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还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和体育文化、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体育教师阳光、健康、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对学生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为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担负起“增强学生体质,实现健康中国”的神圣使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图1)。

图1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使命目标图

2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建

2.1 更新专业理念

体育教学中的专业理念对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影响着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教学思维模式的创新。例如,“快乐体育理念”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淡化了“枯燥”的体育运动技术教学和“令人疲倦”的身体素质练习。再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提升学生的体育品德、认知倾向、价值追求等良好的精神品质等。体育教师应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理念的更新,树立正确的专业理念,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渗透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手段与方法选择、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评价等环节中,使其自动转化为运动能力、健康积极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体育品德,进而形成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2.2 丰富专业知识

体育与健康学科专业知识内容丰富,涵盖了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营养学以及体育运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等,体育与健康学科专业知识多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例如,田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足球基本知识与技术、篮球基本技战术等,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学和师生的互动实践活动,既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素养,又能使学生轻松获得足球、篮球、田径等有关感性知识,享受运动的乐趣。因此,教师应注重围绕所学专业在实践环节中的作用来学习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2.3 提升专业能力

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探索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的调控让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身心得到发展,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具有体育课堂认知能力和体育课堂的驾控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上既要有“低头拉车”的精神,又要有“抬头看路”的素养,这就是体育教师的探索和研究能力。体育教师应通过探索研究,把教学经验与实践进行理论提升,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2.4 端正专业发展态度

工作的态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如果体育教师对工作没有积极的态度,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认为单调、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学生的可爱之处以及学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就不可能有专业发展和提升。笔者认为,既然选择了体育教师这份职业,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平静地接受、积极地解决,“做麦田的守望者”,享受工作的乐趣,与学生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是专业发展的态度。

3 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

3.1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终身教育理论确立以来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许多国家将终身教育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努力把终身教育纳入规范化渠道,并以终身教育的原则来改组、设计自己的国民教育体系。为了适应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教师必须为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知识结构、拓宽视野。体育教师应通过全面地剖析和认识自己的专业能力、专业特长、教学、科研、技能等,找出与其他教师的差距,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领域,以适应体育专业领域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理论和技术提升方式如下(1)通过“慕课”“创课”等大规模的在线课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探寻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2)观看实操课、微课、优课,参加听评课等,“采他山之石”,提升教学水平,提升驾驭课堂和管理学生的能力。(3)积极参与微信群、博客、QQ 群里的专业交流讨论,然后梳理整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4)通过跨学科学习和向优秀教师学习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对教育教学发展判断能力。

3.2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3.2.1 教学实践研究(1)整合教学内容。体育教师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从课前的准备、课堂教学内用的选择、辅助教学内容的搭配到器材的使用与选择,都需要体育教师精心地研究,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整合各个环节的内容,使其为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服务。例如,耐久跑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每次上课学生就会“谈跑色变”“唉声叹气”,因此教师可整合跑的内容,增设“图形跑”“双人拉手跑”“变向追逐跑”“听音乐跑”等跑的组织形式,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耐久跑的趣味性。(2)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是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一节体育课从队伍的调动、场地器材的摆放到分组练习和展示评价,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谋划。例如,足球课堂教学所需器材较多,学生活动范围较大,如果体育教师组织管理能力较差,在足球课堂上可能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3)基本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能力。体育教学多以实践课教学为主,体育教师通过简洁的语言描述动作,可使学生对体育基本技术动作表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通过优美、准确、规范的技术动作示范,可使学生在欣赏优美动作同时,能直观地模仿动作,快速建立动作概念。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一名外在形象好且技术动作优美、语言幽默风趣的体育教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4)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范围较大,一些运动项目本身就存在潜在不安全因素,加上学生活泼好动、体育器材质量问题、器材的安全防护问题等都可能引发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上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学生、场地器材,排除潜在安全隐患,在上课时科学、合理地处理突发事件,消除体育课堂教学安全风险。

3.2.2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师每次上完课之后,应及时反思:课前场地器材准备得是否充分、教学内容选择与主教材是否搭配、队伍调动是否合理、讲解示范是否做到清晰、简洁等,从而找出上课过程中的不足,给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避免重复性错误的发生。体育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理性观察与矫正总结,能够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专业素养。

3.2.3 科研课题研究科研课题研究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一线体育教师具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经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经验、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经验等。这些经验是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素材,并在科研课题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是有的体育教师没有及时记录、归纳、总结、提炼这些零碎的或片段式的教学经验,导致这些经验被遗忘。有些教师之所以认为“科研课题研究无从下手”,其原因一方面是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缺乏研究意识,对科研课题研究的目的不明确,对科研课题研究的热情不高。笔者认为,体育教师要在专业领域有所突破和提升,应补足科研课题研究的短板,克服懒惰心理,迎难而上。

3.3 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3.3.1 名师引领名师基本上都是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在教材的把握、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方法的运用、专业领域的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且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年轻体育教师在体能上、个人专业技术上可能优于这些名师教师,但是在教学上还处于模仿阶段,教学技能、教学经验、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明显不足。年轻教师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必须为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学校的名师资源,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指路和助力,以此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3.3.2 同伴互助“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体育教师都可能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如有的体育教师擅长啦啦操、有的体育教师擅长武术、有的擅长球类等。体育教师通过与同伴或团队的专业探讨与对话,可填补专业空白和短板。例如,通过资源共享、专业理论探讨、相互传授专业技术、专题研讨等形式,促进专业素养的提升。

4 结 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 号]提出,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健康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校体育如停留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身体教育”上,则很难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学校体育发展不仅要为终身体育奠基,还要为健康的人生奠基,“以体育德”“以体育人”“以体铸魂”,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要让学生形成“健康人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师应尽心尽力地工作,用爱心、热情、信心、勤奋和责任,播种“健康快乐”。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健康中国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中国教育科学网
The Irony of the Title of Great Expectations
以科研课题驱动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中个性化培养
数学教学中如何研究学生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