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人社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15 07:45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区块服务

张 哲

(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北 保定 071000)

互联网发展至今,每一项技术革新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些甚至能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区块链作为一项新科技,具备完整的分布式存储特性,是更加庞大的网络数据存储,使用“哈希算法”形式的数据结构保存基础数据。这样,不需要中心服务器作为信任中介,就能在技术层面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1]。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作为新一代最具颠覆性的核心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以开发应用,为数据要素的管理和价值释放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跨产业主体的可信协作网络提供了新途径,为实现“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提供了新方法。区块链技术有望在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和数字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区块链发展态势及“区块链+人社”研究背景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定义为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再次将区块链技术确定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区块链正式纳入新基建范畴,区块链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技术驱动力。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区块链作为新兴数字产业之一,提出“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2];同年,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初具规模,到2030年,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十三五”期间,人社部为积极贯彻落实“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战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出《“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并将其作为人社信息化工作行动纲领。历经5年的发展,全国所有地市级和省级人社部门均已建立了数据中心,业务应用、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正朝着多元化、规模化应用阶段发展。

“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对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等提出了全面要求,新型智慧城市成为新时代开展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伴随着区块链的蓬勃兴起,国家及相关部委不断加强对区块链的引导,逐渐明确区块链的定位。《纲要》指出,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2]。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区块链已在各领域实现普遍应用。2020年以来,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政务服务、司法领域、医疗健康、产品溯源、公益慈善、社区服务、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落地实施,为推动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加快数字中国进程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此背景下,人社大数据的应用发展得到进一步推进,来自人社各部门与公安、民政、卫健委、金融、征信、税务的交互数据不断向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积累和集中,随之而来的庞大的信息量为人社领域带来了数据管理、信任、安全和隐私等挑战。而区块链独特的技术特征,为解决数据隐私泄露、数据造假、信息共享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

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落实“互联网+人社”的同时,也在积极应对挑战,探索并推动“区块链+人社”应用模式,从而把握机遇,在保障信息安全、构建可信体系的前提下,为百姓提供更加智能、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二、“区块链+人社”局限性分析

(一)顶层设计仍需完善

2020年,国家及相关部委、各地方政府围绕区块链监管、区块链扶持、区块链产业应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三分之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作为发展重点。但从整体上来看,“区块链+人社”在部分省市的成功应用难掩整个产业发展的稚嫩。一些地方政府虽然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区块链布局和发展,但尚未形成系统的顶层战略,相关部门缺乏专项政策指导区块链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发展方向等。[4]

(二)区块链平台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区块链作为新型的基础设施,对于构建社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人社体系有重要意义,而区块链平台的建设也将加速政务服务领域的核心区块链应用的落地。但国内区块链企业主要吸收国外开源社区的区块链研究成果进行源码的重写、改进或完善,自主研发平台很少[5]。区块链平台对外依赖必将给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隐患,这也是国家再次将区块链技术确定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的原因。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

区块链产业发展主要聚集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湘渝黔四大区域,这些城市起步早,在政策、科技、文化、人才、经济等方面给区块链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势基础和资源,而其他地区相对较弱。

(四)区块链与“人社”融合仍需推进

人社系统内各业务模块多数已开发纵向系统,实现横向串联的很少,因此缺乏共性标准的建设。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人机交互关系等技术是人社领域实现信息化的共性技术,缺乏共性标准的支持,就容易产生重复建设、信息孤岛、互通难、兼容性差、融合难等问题。

三、“区块链+人社”应用展望

区块链服务平台是不同于原有互联网中心化服务平台的全新分布式平台模式,区块链技术可以为人社系统构建真实、不可抵赖的信任基础,提供完整的治理框架,将从技术方式、机制流程、组织形式和具体实施上做出全新的改变,对持续优化、提升服务体验有显著效果。

2016年人社部提出《“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本着“以人为本、融合创新、开放共享、安全有序”四项原则,明确要求充分研究应用前沿科技赋能人社工作,探索“区块链+人社”服务模式,实现人社数据资源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共享应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民生服务体验。

(一)构建安全、自主、可控的综合应用平台

区块链作为多中心化、隐私保护的技术工具,可以协助人社部门解决可靠、安全、隐私、信任、共享等问题,有效保障数据所有权的独一性,在储存、利用、公开等环节中不被泄露,从而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打造可信社会,提升网络信息安全和服务效率,创新民生服务模式。

(二)构建以许可链为依托的底层基础服务层

许可链是指参与到区块链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经过许可,没有经过许可的节点不可以接入系统中,总体来说私有链和联盟链都属于许可链。

联盟链相较于公链的优势有三点:一是性能高效,二是自主可控,三是隐私信息保护。因此,从国家的发展形势来看,结合《“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的四项原则,联盟链成为构建人社综合应用平台的首选地底层。

“区块链+人社”就是要搭建基于成熟的第三方BaaS服务的中间层,即区块链基础服务层,可将其称为“人社服务层”(以下简称“服务层”),服务层分为统一标准纳管接口层、管理服务层、APaaS层。首先,利用不同的数据账本将与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章程和处理规则,基于加解密技术形成智能合约上传至服务层形成数据目录,进行分布式存储锁定,形成预置相应条件和预置相应规则,以保证不可篡改、共识合约机制等特点。预置条件和预置规则的建立,可支撑人社系统内各类民生信息子系统(如社保系统、职称评审系统、人事人才管理系统、就业服务系统、社保卡等)上链的相关需求。其次,分阶段将各子系统与服务层融合。最后,逐步实现与同级或跨级别“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的跨链互通或接口对接,实现人社数据要素的可信授权、数据共享。

(三)融合现有各业务系统创建综合应用层

应用场景包括就业创业工作、社保体系、人事人才档案管理、事业单位人事、工资制度管理、职称评审、综合管理表彰奖励工作、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职业资格管理等,人社日常工作中的各项工作均可接入到服务层中。

申请人可在“网上、掌上、自助、实体”等多元化终端,通过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在线申请各类业务,各部门在进行业务办理的过程中,系统自动执行各部门认可的智能合约,调用共享数据,能极大地提高业务流转效率。服务层可以依托共识算法通过跨链的方式与其他部门的链形成互联互享,使数字信息资料的持有方、发行方、使用方借助“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实现可信资料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畅通流转[3]。人社部门也要基于区块链基础信任设施优化数据共享、交换及业务流程,明确数据共享的责权利,建设大数据服务网络与价值网络,实现共享数据真实可信、授权清晰、实时流通、足迹可查,根除信息孤岛,促进民生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

(四)区块链技术在人社业务中的具体应用

1.证照类业务

通过区块链以平权共建的方式汇聚和分析分散于多个部门的电子证照数据,提高电子证照库的社会价值,提高社会效益。政府部门办事人员可根据企业或个人的请求,调用事项依赖的电子证照进行核验,还可以用于普惠金融、资格认证等领域或为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提供证照存在服务,为政府提供大数据征信等服务。区块链技术为证照办理功能分离、服务和监管无缝衔接,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电子证照互认共享,为做实放管结合并重提供了新思路。比如需求方提出要验证证照的真伪性时,系统可通过核对经过哈希算法加密过的已备案电子证、照,快速判定造假事实,确定造假主体,实现实时监管。

2.信用评价类业务

由于区块链难篡改使数据可信度高,所以通过整合各类业务数据,电子证照、社保信息等一系列可以综合评估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数据,形成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用户画像,区分出其服务信用的等级,从而更好地为政府服务,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才服务。

3.支付类业务

按照《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的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社保部门负责参保登记、权益记录、待遇发放。社保部门负责支付的项目有:养老待遇的发放、工伤保险费的赔偿支付、失业保险金的支付。利用区块链技术中分布式账本共识验证、智能合约交易执行等技术构建一个开放架构下的强安全、强信任机制,为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资金管理、合规监管等提供了全新工具,可以在多个场景突破瓶颈,实现价值倍增。参保情况是区块链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未来区块链将作为“智慧人社”的核心技术。

4.预警监管类业务

由于非对称加密过的每一笔业务记录中均绑定了经办人信息,并且被完整记录下来,不可被摧毁或篡改,可追溯,因此,利用区块链可打通人社民生服务中各业务间的联系,做到风险预警实时识别,证据链完整可溯源。利用技术的赋能,推动监管数据实时全量汇聚,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提高监管监控的针对性和精确性,及时感知政策实施状况,深化人社政务服务的“放管服”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5.人事人才档案类业务

人社民生服务涉及多种档案类信息,具有种类多、信息量大、存档周期长、涉及人员多等特点,实现档案信息化的途径可通过多元化终端直采,也可通过高拍仪、扫描仪等设备将纸质档案扫描成电子版档案。按照新时代人社机关使命任务要求,引入区块链技术是实现档案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不断强化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时代“智慧人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化的人社工作不仅需要新技术来赋能,更要运用新技术来保障信息安全,利用区块链的特性对电子档案实施区块链化,可实现档案信息“防篡改”,为更好地发挥人社档案的“资政惠民”作用赋能。

四、结语

在开放共享的“互联网+人社”生态环境中,要让社会充分参与进来,充分开发利用服务资源,做到“还证于民、还数于民”,提升群众满意度。我国区块链技术明确了以联盟链为基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优化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发展思路。探究“区块链+人社”的发展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衔接有序、规范安全高效的“互联网+人社”发展格局,是实现“智慧人社”的有效解决方案。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区块链+人社”产业协调机制,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及时出台“区块链+人力资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示范工程、系统解决方案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此外,要加强人才培养,改变区块链人才供需“错位”的现状,加强区块链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区块服务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与大数据结合既安全又高效——区块链与大数据结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