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1-15 22:07李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期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服务小微

李鹏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逐步深化,实体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关系必然会引发新的变化,亟须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金融回归本源,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概念

(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言以蔽之,金融不是实体经济的附属,而是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这是研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前提与基础。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社会上还普遍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金融业发展应该超越实体经济,过分强调金融业的虚拟作用;二是认为应该完全发展实体经济,忽视金融业发展。事实上,金融的虚拟作用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其来源于实体经济,并和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从时间发展序列来看,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之后才出现的产物。金融是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概念中衍生出来的,虚拟资本的产生正是基于实体经济的需要。可以说,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不会产生金融。

另一方面,金融业发展对于实体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适度发展金融业会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实践中不能将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完全归咎于金融业,新时期发展实体经济也不意味着要盲目制约金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业发展要适度,否则有可能会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阻碍甚至灾难。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很大部分原因就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因此,只有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规范发展金融业,不顾此失彼,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二)金融是否等同于虚拟经济

从金融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运行主体来看,二者的确有相同之处,并且还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因此长期以来,部分研究都将金融等同于虚拟经济,甚至与实体经济对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一旦金融发展步伐与经济发展不一致,金融业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实际上,无论是从金融创造的价值上看,还是从行使的职能上看,金融都不同于虚拟经济,金融业具有实体和虚拟双重属性。从金融的起源来看,其产生是为了满足实物生产的资金需求,没有资金,生产就不能进行,因此金融是内生于实体经济生产配置资金的需要。从金融的作用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行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金融等同于虚拟经济。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结构失衡、资金空转、炒钱成风等现象,使得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趋势愈加明显,反而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1.融资结构不合理。从融资结构看,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稍显滞后。当前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大部分都是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银行系统在整个融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企业资金需求严重依赖于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的积极性。另外,在间接融资市场体系中,传统四大行占据主导地位,地方性的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创新的内生动力,造成了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降低了金融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效率。因 此,直接融资比重偏低、间接融资占比过大的融资结构模式,容易导致风险高度集聚在银行,使其受外部环境影响更为敏感,极易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源头。

2.供给结构失衡。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供给数量不足的问题,也有供给结构失衡的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银行贷款很多都流向金融证券领域,没有真正地应用到实体经济,导致一些小微企业由于金融供给不足而融资困难,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而影响自身发展。这是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缺乏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造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使一些迫切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找不到资金,而大量社会资金又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

3.社会信用环境差。实体经济中存在众多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财务不规范和抵质押物品不足。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发放贷款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且在获取企业经营状况、贷款运用和审批、贷后监管等方面需要付出更大成本。因此,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给这类实体经济企业时,只能以高利率来弥补,这就导致融资成本的上升。反过来,由于约束这些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和制度尚不完善,能否正常还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道德约束和实际经营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社会信用环境天然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4.金融市场规范化程度不够。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导致大量资金流入金融证券等领域,出现影子银行、资金空转、非标资产等众多生态。同时,长期以来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还使得资本市场出现大类资产轮动现象,资产价格泡沫在股市、债市等不同市场出现。近年来,各网贷公司频频出现“爆雷”现象,甚至如蛋壳等一些大企业也身陷网贷困境。此外,金融市场在深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除了将金融与实体经济割裂开来的主观因素,也有金融业自身发展滞后的客观因素,还有金融监管的行政干预等人为因素。

三、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新时代金融应该如何服务实体经济,从根本上来看,就是要抓住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走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盘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遵循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密切追踪最新科技发展趋势,着重关注绿色、智能等领域,选择市场潜力大、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或者招商引资重点培养,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变。同时,结合各地各企业实际,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现有基础和条件,避免一哄而起、资源投入过度分散的情况发生。在此基础上,中小微企业或农户要“抱团”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建立合作互助基金;或者由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以此获取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

2.畅通信息渠道,增加有效供应。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债券等方式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货币创造过程。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大企业,可引导其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可以有效降低间接融资占比,也能为小微企业腾挪融资空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必然会有金融创新,须慎防金融业过度创新,不然很容易把原生产品本身的风险放大,当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会给经济带来金融隐患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

3.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以产品和服务多方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发展,创新大数据产品,要从供给侧发力满足融资要求。在整体经济低速运行的形势下,中小实体企业运营举步维艰,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以创新为驱动、开展新旧动能转换等的行业,可对那些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简化审批流程、开设专营服务网点等,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持。在提供金融服务时,还可采用多样化投资方式,通过一系列普惠金融服务,多方位、多层面地激发实体经济的发展潜能,形成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的新型服务模式。

4.优化体系,疏通传导渠道。一方面,增大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实现结构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坚持市场化理念,以构建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结构为目标,以绿色高效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引导中小金融机构深入基层,服务当地中小企业。另一方面,构建中小银 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扩大金融业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充实中小银行服务能力,提升金融体系活力,进一步疏通金融资本向实体经济流动的传导渠道,有效引导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

猜你喜欢
金融业金融服务小微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小微课大应用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小微企业借款人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