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2021-01-15 10:10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期
关键词:集团化教研办学

本报综合消息  为进一步促进台山市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深化教育管理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的要求,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台山市教育局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在已实施了近三年的义务教育教研联盟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拓展,在全市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

据了解,早在2016年,为改变台山市教育发展的现状,台山地区紧扣教育质量,大胆改革创新办学管理模式。由台山市教育局牵头组织,教研部门带动,区域内学校联动,建立了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研联盟。旨在推动学校更具引领力、各集团学校办学更富特色化、集团化教研更具常态化、教师队伍建设更具专业化、课程改革更具实效性。

台山市结合本地实际,采取“领衔学校+若干学校”的“1+X”方式,分为“混合型”“协作式”两种模式,组建了全市18个教育集团,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坚持优质引领原则。采用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的再生和辐射。二、坚持学段衔接原则。将初中教育集团的领衔学校作为高中阶段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主动积极创造条件,提前做好初、高中在知识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三、坚持城乡结合原则。将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进行组合,通过支教、跨校执教、跟岗学习、师资互派,共建共享资源等方式实现结构补缺,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实现质量共进。

台山市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行“统筹发展、共享发展、特色发展”的运行机制。在管理体制上,集团内各成员学校法人代表不变、管理体制不变、经济独立核算不变、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原则上保持人、财、物管理独立。在充分尊重集团各成员校的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集团内学校之间实行管理互通、质量共进、研训联动、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发展。

台山市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不足一年却初见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形成了集团校共同发展的“新局面”。集团化办学“重构”了教育格局,破解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乃至学段之间的教育壁垒,开始从单纯的教研联盟转向全面合作、深度融合的集团共同体建设。比如,新宁小学教育集团在完善集团化办学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强化领衔学校的示范引领,着力推进教学创新,构建“一基、四梁、八柱”的教研发展体系。同时,制定集团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集团的乡镇成员校汶村镇中心小学苏校长表示:“集团化办学推行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互动共享模式,让集团内各校有了共享优质资源的可能。特别对我们这样的边远学校来说,集团化办学缩小了我们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

第二,激发了学校办学的“新活力”。通过名校优质教育资源输出与教育教学管理的传帮带,实行管理同步、捆绑考核的集团管理模式。比如,领衔学校武溪中学输出管理经验,帮助其成员校那金中学顺利实现学校全封闭寄宿制管理,进一步提升了那金中学的办学水平。

“像桂水分教点、河北分教点、北坑分教点,都已经算是农村学校了,大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太大了。现在推行集团办学,引进培正学校好的办学经验,能让我们这些家长安心。”居住在桂水社区的居民李女士说。

第三,给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新动力”。实行集团办学后,各集团通过优质课展示、赛课、名师送教到校、跨校师徒结对、定期教学研讨、举办各种论坛、专题培训、课题研究等高质量、常态化的各类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第四,拓展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空间”。通过学校间师资交流、学生共育、文化共建,实现集团内学校多样特色的协同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本地实际,台山市教育集团化办学合作领域突出一个重点:即把促进集团内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为此,台山市在集团化办学的路上也总结出一定的经验:1.提升教研实效是集团办学顺利推进的动力之源。创新“集团化”背景下的教研形式,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展示、交流和研讨的平台。2.加大宣传解读是集团办学顺利推进的有效之举。截至2020年6月4日,《江门日报》已对台山市7个教育集团的改革行动和经验做法进行专题专版报道。正确正面的舆论导向,为台山市教育集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3.强化督导引领是集团办学顺利推进的压舱之石。由台山市教师发展中心牵头抓教育集团化推进工作,做到“四个一”:即每月一小结一汇报(各集团书面小结);每季度一集中一交流(分集团组织);每学期一反思一部署(分学段组织);每年度一总结一表彰(面向全市)。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集团办学品质提升的必由之路。为确保集团办学真正办出实效,台山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以研促教。2020年1月底前,台山市基础教育集团已完成“江门市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第一批33个实验项目的启动仪式,掀起了一股用科研强化行动,落实“深度学习·思维课堂”探索研究的热潮,科学引导教师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到研究学生、改进课堂的核心任务上来。

目前,台山市集团化办学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优质校如何引领每一所成员校协同成长,并达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在促进集团办学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方面,台山市仍有很大差距。对如何更好地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以及对集团化办学的督导、指导经验不足,急需向先进地区学习。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建构与制度保障亟待支撑跟进,政府统筹力度不够,造成集团化办学内在创新动力不足。

针对在集团化办學中遇到的问题,台山市将加强教育集团化办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交流学习。强化地方政府统筹集团化办学的力度,以政府为主导,进一步加强经费保障,制定推进教育集团化发展的配套政策与措施,深化集团办学体制、人事体制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和规范集团化办学治理运行模式,在集团化办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机制,提升集团办学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集团化办学激励支持机制,将“县聘校管”机制与集团化办学机制结合起来,统筹集团内学校的人事编制,制定和形成集团内骨干教师流动机制,落实教师流动或轮岗的奖励性政策,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与资源共享。                                      (文/台山市教师发展中心  刘一柱 陈燕洪 伍娉娉 陈秀贞)

猜你喜欢
集团化教研办学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融合共生:新时代高中集团化办学的创新实践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集团化办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再论集团化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