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

2021-01-15 13:17吴爱芝王盛张春红
现代情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科发展双一流高校图书馆

吴爱芝 王盛 张春红

收稿日期:2020-11-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助力‘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BTQ037);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创新与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XCC020)。

作者简介:吴爱芝(1983-),女,副研究馆员,博士,研究方向:文献计量、学科服务。王盛(1991-),男,馆员,研究方向:学科服务。张春红(1971-),女,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参考咨询、情报分析、科研支持、信息素养等。

摘 要:[目的/意义]开展智库服务是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本文通过论述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开展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对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服务的需求、内容、基础数据来源、成果形式和案例实践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结论]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可在学科绩效评估、学科布局规划、学科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态势等方面提供具有科学性、时效性与实践性的服务成果,以及长期性、前瞻性与方向性的综合研判和战略决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学科绩效评估;学科布局规划;学科发展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1.01.011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21)01-0094-07

Think-Tank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An Analysis

Oriented to“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

Wu Aizhi Wang Sheng Zhang Chunhong

(Librar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ink-tank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of satisfying the need of self-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enhance“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ink-tank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and mak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its demand,content,basic data sources,achievements and cases.[Method/Process]Being oriented to“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university libraries can support decision-making departments by their think-tank services in disciplinary performance evaluation,layout planning,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endency.[Result/Conclusion]Achievements of think-tank services should be scientific,timely and practical,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decision-making suggestions with long-term,perspicacity and directivity.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ies;think-tank service;“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disciplinary performance evaluation;disciplinary layout planning;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智库”(Think Tank)一般指由一群为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的专家组成的小组,该词最初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军队讨论军事战略与作战计划的保密室[1],对智库的研究最初也始于美国[2]。近年来,我国高校智库等各类智库机构发展迅速,超前、创新和引领性的学术知识、学术思想和成果是提供现代智库服務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科研情报研究优势,随着2014年2月教育部发布《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图书馆为顺应高校建设发展需求和功能转型升级,对智库服务的研究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研究重点涵盖新型智库建设、信息和知识服务、服务模式、服务创新以及智库理念等内容,已成为情报学领域的热点话题[3]。本研究通过论述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开展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对其需求、内容、基础数据来源、成果形式和案例实践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服务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1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必要性

图书馆一直承担着情报信息服务的功能,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快速发展,源于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自身转型的迫切需求、“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对高校和学科建设的专业支持和新形势下图书馆对社会文化传播提供决策支撑和规划保障。

1.1 图书馆自身转型与技术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获取方式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迅速推广,图书馆要适应新时代科研发展需求。《今日美国》(USA TODAY)报纸将图书馆员这一职业列入2030年不复存在的八大职业之首[4]。转型发展一直是图书馆研究的永恒话题,也是图书馆事业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当今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难,但也带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新一轮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图书馆需要利用自身情报服务的经验和研究能力,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服务,以用户为导向提供深度服务,不断提升情报分析能力,向智库服务方向发展。

1.2 “双一流”建设的支持需求

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通过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和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来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5]。“双一流”建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数据的存储地、知识智慧的加工地和智慧决策的支持地[6],有责任也有能力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选拔、科研团队的科研评估和成果转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追踪和热点探测、研究数据的分析挖掘和管理共享、高校智库的成果保存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智库服务支持。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迎来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强烈的战略需求。

1.3 为高校建设与社会文化传播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形势下推动高校建设、弘扬大学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高校图书馆理应扎根于中国大地,融入国家与民族的现代化强国战略,紧跟时代脚步,与祖国需要同行。图书馆掌握着丰富的人类知识和社会文明历史成果,理应努力满足用户履职尽责和全面发展的绩效需要,和高校一起站在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最前沿阵地,既为学校使命服务,又为文化传承服务[7]。新时代,政府和高校决策者需要更加专业化和更高精准度的情报保障,图书馆可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专业的信息管理手段和处理技术、众多特色资源等优势[8],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知识图谱等方面的知识服务优势提供专业、科学的智库服务,不断深化服务内容,以文化人,为继承和弘扬人类文化与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图书馆智库服务的理论基础

2.1 循证图书馆学与协同理论

循证图书馆学(Evidence-based Librarianship)是医学领域的循证实践理论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循证实践的基本定义是“谨慎、准确和科学应用当前最好的诊断依据,结合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以及患者意愿,给出最佳治疗方案和决策”[9]。循证图书馆学则基于循证医学理论,通过科学研究与图书馆工作实践获得最佳证据,结合用户需求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效率与科学性[10]。智库服务中的很多数据信息为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保证证据的有效与充分利用,需要有专业人员对证据进行验证和解读,循证图书馆学强调问题研究,遵循证据决策[11],要求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总结与深度分析,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12],可为智库服务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图书馆服务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智库服务不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协同理论(Synergetics)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阐述组织内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与协作,如何从无序到有序不断发展的共同规律[13],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图书馆研究中有参考咨询[14]、智慧图书馆[15]、学科服务[16]等方向。图书馆在提供智库服务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与科研人员、决策机构、数据库商等馆内外机构或资源进行合作与协同,将情报信息与数据资源进行加工与分析,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产品,如图1所示。

2.2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不仅具备智库的典型特征,还将高校的属性和图书馆的馆舍、空间、藏书、设备、人员、读者等几大要素融入其中[17-18],依托自身在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学科服务方面的优势[19],深化传统情报和信息服务,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职能部门或院系机构提供数据支持、平臺建设、决策咨询、评价研究方面的服务[20],帮助决策者制定政策和战略规划。总体来说,其定义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图书馆面向智库开展服务,尤其是向本校智库提供空间、文献、数据和平台等服务以帮助其生产决策咨询产品,是为智库服务的“智库”;另一种是图书馆直接进行思想输出,就重要问题发表独立观点和决策建议,以智库的身份参与政策制定和前沿战略规划等[21]。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图书馆智库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库”,但却可以发挥智库功能或建立专门智库机构[22]。到目前为止,尽管图书馆智库服务尚未有统一定义,比较接近的术语有智库型服务[23]、智库知识服务[24]、智库情报服务[25]等,但智库服务不是“服务智库”。参考咨询和情报研究是图书馆的传统重要业务,是对文献和非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过程以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但智库服务超越了这一范畴,是参考咨询和情报研究的进一步延伸,要从战略或政策的视角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26]。就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模式与内容开展来看,大多数仍然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张旭等提出包括主导模式、协同模式和辅助模式的高校图书馆智库信息服务模式[27]。根据胡佛研究所的转型,吴育良认为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可以在文献资料收集、智库成果保存、智库项目研究、智库成果评价等方向入手,不断调整其发展定位[28]。马芳珍等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智库服务模式分为围绕学科建设的专题型决策支持服务和以评价与监测为主的周期性研究监测服务[29]。

不同于一般的研究组织,智库是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咨询建言机构,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同样,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也不同于一般的图书馆信息情报服务,应直接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社会文化传播与传承进行建言献策服务;好智库应做到“有远见、有实策、能致用”[30],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更应聚焦党和国家的迫切重大需求,借助图书情报和文化传播优势,独立、客观地拿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智库成果强调科学评估与预测预判,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应强化多学科知识融合,与院系加强联系与合作,借助数据、技术手段的支撑,从馆员转换到决策者角度提供具有长期性、前瞻性与方向性的战略决策。因此,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紧跟党和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社会发展新形势与新要求,借助图书情报、数据信息、各种技术手段与多学科专业知识,立足我国国情与多层次学术平台,对学科建设与发展、文化与文明传播和传承等方面提供具有科学性、时效性与实践性的服务成果,具有长期性、前瞻性与方向性的综合研判和战略决策建议。

3 图书馆智库服务面向“双一流”的内容模式探索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继“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之后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从用户需求来看,“双一流”建设是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最大用户需求合集[31]。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我国高校图书馆顺势利导,积极寻求主动转型发展和内部业务调整,努力拓宽服务领域,对学科建设的服务力度日益增强,不断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情报服务向知识服务、智库服务发展。

3.1 “双一流”建设的智库服务需求

“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有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2030年有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1世纪中叶,一批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与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双一流”建设突出绩效导向,采用第三方对高校人才培养、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进行评估,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每5年为1个建设周期。

育人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推动一流大学建设,智库服务要注重对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学科布局、教师队伍、科学研究水平、国际合作交流和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推动一流学科建设,智库服务要在学科建设内涵、学科优势与特色、学科育人功能、学科团队和梯队、学科创新能力、学科组织模式等方面加强关注与研究。

3.2 “双一流”建设的智库服务内容

在新时期注重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智库服务辅助“双一流”建设决策的责任日益凸显,循证决策理论将决策分析进行科学化,遵循提出问题或需求、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循证决策、后期评价等流程,如图1所示,强调基于最佳决策证据做出正确判断[11]。从循证决策的视角出发,高校图书馆与用户(包括学科管理与决策部门、院系领导)、科研人员和馆内外资源等进行协同创新,从“双一流”建设需求出发,围绕学科绩效评估、学校学科布局规划、院系学科发展战略、某学科领域的研究态势等内容提供观点明确、具有操作性的决策建议,并辅以详细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3.2.1 学科绩效评估

“双一流”建设每5年进行1次学科绩效评估,图书馆可在每个建设周期的中间时段和最后1年的开始阶段以第三方的身份为学校决策部门和院系领导提供学科绩效评估,为学校和院系的学科建设自检与督查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评估内容涉及已入选一流学科或潜力学科的人才培养、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先进行适当地数据分析,再以图形方式显示多个互补维度。决策建议重点探讨如何通过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等综合政策,实现已入选学科、潜力学科建设发展有关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分配,有效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绩效。

科学、合理的学科绩效评估体系是进行“双一流”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高校决策部门掌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取得的成就。高校图书馆可在对国内外学科绩效评估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和国务院对“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就建设任务中的一流师资队伍、拔尖创新人才、科学研究水平、大学文化与精神、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人才培养导向。

3.2.2 学校学科布局规划

为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学校学科布局亦在不断调整中。高校图书馆借助自身在文献搜集和情报分析上的优势,立足国情、校情和院情,就学校的优势学科、劣势学科、弱势学科在人才培养、博硕士招生与师资配比、学术影响力、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与国内外对标高校进行比较分析;就培育学科进行全球人才分布、全球国家与机构布局、现有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定量分析。决策建议重点探讨如何有效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务,提升劣势学科、保护弱势学科。

3.2.3院系学科发展战略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顺利开展,许多学校将学科建设的自主权下放到院系,院系自主统筹规划建设任务和建设经费使用,建立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科发展战略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可从科研情报与文献计量角度,为院系提供某(些)学科在学术产出、学术影响力、院系贡献度、师资质量、学者贡献度等方面的科研绩效表现。决策建议重点探讨与对标机构的差距和优势、未来要努力建设的方向等。

3.2.4 某学科领域的研究态势

“双一流”建设要求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合作,高校图书馆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特定主题进行战略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某(些)研究主题(或方向)的国际发展态势、国内外顶尖科研人员表现、国内科研机构表现及与国外的差距、国内外研究前沿与研究热点等。决策建议重点探讨是否重点支持本单位某研究主题(或方向)、发展路径与未来潜力等。

3.3 “双一流”建设的智库服务基础数据与证据

要完成面向“双一流”建设的高质量智库服务成果,研究基础数据来源不仅包含中英文数据库论文信息和专利数据,还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教育部和科技部等部委、各学科重要奖项、各高校等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32]。分析工具不仅包含Excel、SPSS、Tableau、Gephi和ArcGIS等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软件,还要善于使用InCites、SciVal、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DDA(Derwent Data Analyzer)、CiteSpace等文獻或知识分析软件。研究方法多样,既包括文献调研、科学计量、可视化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网络分析等方法,也包括对文本内容、共被引和文本挖掘等深度分析方法的使用。所有的原始数据和论据都要出处准确、计算科学与合理,构建学科科研数据平台,根据决策用户的需求与要解决的问题,实施循证决策。

3.4 “双一流”建设的智库服务成果

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就是为“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为其顺利开展和学校学科建设建言献策。因此,智库服务的最主要成果就是提供切实可行、具有战略决策意义的咨询报告,为“双一流”建设“写折子”、提供具有明确观点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首先,研究成果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证据决策,紧抓当前“双一流”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既研究国家发展需求、政策决策等宏观问题,又要加强协同创新,深入院系、贴近科研工作者去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其次,高质量成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利用图书情报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敏锐把握时代发展新趋势,通过自己的研究,客观、独立地提出分析和判断,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站在决策者的立场为决策者提供政策选项,辅助决策。

3.5 “双一流”建设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智库服务案例

图书馆参与智库服务的历史由来已久。创立于1919年的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Revolution and Peace)是美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政策研究机构,其前身“胡佛战争图书馆”是一个专门的战争图书资料收集中心[33]。美国的国会图书馆研究服务处是为国会立法和信息服务提供支持的研究机构,提供保密的、权威的、客观的、不涉党争的研究与分析成果[34]。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研究所、哈佛大学的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等也很早就提供类似智库服务。国内提供智库服务的图书馆最早当属国家图书馆,从1998年起服务两会,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个性化信息产品[35],下属机构“海外中国问题研究资料中心”致力于海外当代中国热点问题的研究,服务国家立法与决策机构;“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则全面整理和研究中国边疆问题,旨在为我国国防建设、外交政策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撑和保障[36]。

自“雙一流”建设以来,北京大学图书馆面向国家和学校学科发展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综合改革进程交互交融,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持续保持和提升信息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效应,不断向智库服务方向发展并进行积极探索。

3.5.1 智库服务产品之一——《未名学术快报》

《未名学术快报》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办的支持科研、服务学术的情报分析快递产品,从客观角度汇集数据,展现北京大学学术成果、佐证专家学术判断、支持学者学术研究、服务于北京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未名学术快报》自2016年1月开始发行,每年4~6期,同时发布印刷版和电子版,服务内容涉及学科动态建设、潜力学科前景与对标分析、北大全球表现、科研支持服务。以“潜力学科前景与对标分析”为例,《未名学术快报》不定期发布北京大学进入ESI前1%和前1‰的学科数量,并就与欧美顶尖高校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洞悉各高校学科研究热点,并就其中的进展和变化进行研究,为学科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以“北京大学的全球表现”为例,《未名学术快报》定期追踪QS、THE、ARWU和U.S.News等排名洞悉北京大学学科表现,重点分析各学科在各排名中的表现,引导理性看待各大排名,研究学科在不同排名中表现差异的原因。

3.5.2 智库服务产品之二——学科发展战略支持

在北京大学作为牵头单位承担的教育部科技司重大战略研究项目“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优先支持方向战略研究”中,学科专家预测和判断基础学科与交叉前沿学科的特定研究主题,北京大学图书馆为这些主题提供“研究前沿”支持。这些主题既有发动机实验、高温材料、催化、高分子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又有太赫兹、超导、忆阻器等科学发展前沿领域,也有机器人、碳材料、合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领域。

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学校科学研究部合作,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学科主题发展趋势,研究其在国家/地区、机构、学者等层次的研究热度和竞争力[37]。馆员要阅读大量文献,以加强对该热点主题的了解与熟悉,同时加强与学科专家沟通,对研究结果进行修正和完善,最终报告不仅包含完整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研究主题的发展态势,还对北京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师资力量建构等方面给出决策建议。

3.5.3 智库服务产品之三——学科未来布局探索

探索学科未来发展布局与方向,是高校图书馆为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提供支撑的重要体现。《中国高校前沿分析报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教育部、学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合作,从文献计量学视角梳理中国高校各学科研究前沿的现状和分布,判断中国高校基础研究的未来发展态势,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布局及资源投入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大学图书馆采用了引文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和热度分析法,以中国高校在ESI和SciVal-TOP中的高被引聚类文献为依据发现各学科前沿、以各学科各个前沿的核心文献为依据进行关键词词频分析、以各高校各学科前沿的参与度为依据进行机构的热度分析,之后由北京大学各学科专家进行审核校验。通过将中国高校研究前沿与全球研究前沿进行对比分析,在学科专家的指导下为中国高校未来的学科发展布局提供决策建议。

4 结 语

馆员是图书馆开展智库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打造具有智库服务能力的研究队伍。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学科馆员,他们往往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水平,可鼓励他们破除自身角色的局限性,通过参加培训、会议和自身学习,提高智库服务的信心和自身研究能力,转型为“智库馆员”,打造政治觉悟高、理论功底深、创新意识强的智库馆员团队。通过提升自身沟通与对外联系能力,加强与学校决策部门、院系研究人员的密切联动,熟悉学校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主动加入跨学科、跨院系、跨机构协同研究圈,为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多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新思路、新见解和新方案。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服务转型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情报分析方法和信息资源平台等优势,在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布局和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开展智库服务可以彰显其创新能力,深度服务能力和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Paul Dickson.Think Tank[M].Atheneum,1971:27.

[2]金芳,孙震海,国锋,等.西方学者论智库[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1-11.

[3]王延飞,唐超,王郑冬如,等.国内外情报学理论研究进展综述[J].情报学进展,2020,13:39-84.

[4]Michael H.8 Jobs that Wont Exist in 2030[EB /OL].https://www.usatoday.com/story/money/careers/2017/10/13/8-jobs-that-wont-exist-in-2030/104219994/,2019-10-14.

[5]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11/t20151105_217823.html,2019-10-21.

[6]董薇,姜宇飛,张明昊,等.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建设的策略——“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的思考[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7,2(3):36-43.

[7]陈建龙.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刍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1):5-12.

[8]吴羽冰.图书馆对政府机关决策支持探究——基于信息需求与供给的视角[J].图书馆界,2013,(5):49-51,94.

[9]Sackett D L,Rosenberg W M C,Gary J A M,et al.Evidence Based Medicine: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J].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96,312:71-72.

[10]赵发珍.循证图书馆学研究述要——源于“循证科学与知识转化论坛”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9,(4):58-65.

[11]拜争刚,黄泳淇,李刚.循证决策理念对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借鉴作用[J].智库理论与实践,2020,5(2):1-10.

[12]刘志国,李欣依,陈威莉,等.循证决策: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与行为范式[J].图书馆建设,2018,(2):48-54.

[13]Haken H.Synergetics:Some Rece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J].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Supplement,1978,64:21-34.

[14]邓胜利.协同理论在中国图情领域的应用研究述评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9):148-153.

[15]王静,宋迎法,都平平,等.基于协同理论的智慧图书馆服务过程控制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0):42-46.

[16]黄红梅.大数据环境下学科服务协同机制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6):55-59.

[17]杨德广.试论现代大学的性质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1,(1):29-34.

[18]初景利.数字化网络化与图书馆服务的战略转型[J].图书与情报,2017,(1):98-104.

[19]赵雪岩,彭焱.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及路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2):28-33.

[20]张焕敏,黄晨.研究图书馆的智库职能与实践——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1):17-21.

[21]梁宵萌.美国高校图书馆智库馆员服务调查与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9,39(9):165-171.

[22]赵发珍.大学图书馆智库功能与能力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7):22-28.

[23]马芳珍,李峰.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探索实践及思考——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8,37(9):64-70.

[24]郭登浩,张雅男.知识社会学视角下图书馆智库知识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9):28-32,51.

[25]刁羽,贺意林.“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智库情报服务协同创新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5):52-57,65.

[26]初景利,唐果媛.图书馆与智库[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46-53.

[27]张旭,张向先.高校图书馆智库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4):59-65.

[28]吴育良.从胡佛研究所的转型谈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在智库中的新定位[J].新世纪图书馆,2012,(11):83-85.

[29]马芳珍,李峰.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探索实践及思考——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8,37(9):64-70.

[30]邱水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建设[N].光明日报,2020-02-03,(16).

[31]肖珑.支持“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5):43-51.

[32]吴爱芝,肖珑,张春红,等.基于文献计量的高校学科竞争力评估方法与体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1):62-67,26.

[33]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Revolution and Peace[EB/OL].http://www.hoover.org/,2019-10-15.

[34]About CRS[EB/OL].https://www.loc.gov/crsinfo/about.html,2020-10-20.

[35]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高品质两会服务获赞扬[EB/OL].http://www.nlc.cn/dsb_zx/gtxw/2018 04/t20180411_168159.htm,2019-10-15.

[36]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EB/OL].http://www.nlc.cn/dsb_footer/gygt/jgsz/index_3.htm,2019-10-15.

[37]李峰,马芳珍,刘雅琼,等.面向基础和交叉学科的科研战略发展热点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2):37-44.

(责任编辑:郭沫含)

猜你喜欢
学科发展双一流高校图书馆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