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语言训练 丰富习作语言

2021-01-15 00:44薛娟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词句词语习作

薛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小学生的作文是其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以来,我们教师都很重视作文教学,两周一次的习作指导、讲评,以及平时的课后小练笔,课堂上的读写结合,各种练习也进行了不少,但是仍有大部分学生作文总是写不长,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干巴巴,不生动。对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具体性训练,通过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

语文课堂以语言训练为主,讲究训练的方法、提高训练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几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

一、词句积累法。

词句是语文教科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一篇好文章是由无数优秀的好词佳句有效地结合而成。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没有一定数量的“输入”,何来的有效的“输出”呢?

(1)读书中摘抄。在指导学生新课预习中,有一项任务就是圈画优美词句,包括四字词语,有新鲜感的词语,带有修辞的语句。圈画完读一读,写一写。延伸到课外阅读,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提倡学生人手一本“积累本”,把在阅读中积累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做到日积月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阅读中有意识地积累生动的词句。

(2)生活中渗透。每个鲜活的词句都是有生命的,它们不应该只存在于书本中,而应该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让自己的语言也生动起来,比如课堂上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在课下和学生们对话,也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生动起来。低年级时,我常常在具体语境中给孩子们渗透成语,比如表扬认真听讲的孩子,我会说:“小明的眼睛炯炯有神,发着光,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讲,为你点赞!”时间久了,这些词语也会活跃到学生们的口中,继而会运用到习作中。

二、比较删改法。

学生习作中经常会出现随便用词现象,比如重复用词、表情达意不确切,描写不传神。每每讲到这个问题,我们都很苦恼,怎么解决,还得靠阅读课堂上的语言训练。

(1)删减更换,揣摩语言的精妙。古有贾岛的反复“推敲”,有王安石的一“绿”成名,今有《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叶圣陶老先生为肖复兴细致批改的习作,各大名家经典文章中精妙用语比比皆是,都是我们仿效的榜样。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删减、换词等方式,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性。比如教学《珍珠鸟》第三小节,体会“拨”的妙用。教师问:同学们,“拨”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学生回答:可以换成“扒”“掰”“挑”“挪”等等。教师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再体会体会。对比读过之后,学生们纷纷各抒己见:

生1:我觉得不一样。还是“拨”好,可以看出“我”的小心翼翼。

生2:“拨”字让我体会到了“我”害怕打扰它们平静生活的想法。

生3:“拨”有一种温馨的、爱小雏的味道,“挑”和其他词儿就没有这种味道。

简单的一个“拨”字,教学时如果不注意,随便读一下就过去了,而紧扣“拨”字,通过换字比较,与“掰、扒、挑”等几个词语的换词比较中,品析“拨”字的独特之处,使学生在读、思、说中领会到词语运用的精妙之处,长此以往,相信学生在习作时也会养成斟词酌句的好习惯。

(2)一义多词,体会语言的准确。有些学生词语比较匮乏,一段话中重复出现的词语很多,使文章语言枯燥单一。教师一方面注重拓展积累一些近义词,一方面也可以在课堂上借助教材引领学生。比如教学《花钟》第一自然段,把各种花開放的词语都换成“花开了”,让学生读一读,再和原文比较,学生就会深刻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

三、语言活用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说的就是学以致用的道理。而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首先就是模仿,再而是创造。所以,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语言,通过借用,或仿写,或连缀,使课文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不仅能提高语言训练的有效性,还能增强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信心。

(1)按体裁学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捕捉不同体裁课文的特色,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学会抓不同体裁课文的特色把语言写具体。比如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文中的这些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学会如何把人物的品质写具体。

(2)连缀组合成文。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组如诗如画的写景文,其优美的语言可谓独树一帜,很值得借鉴。我想,怎样引导学生把这么优美的语言变成他们自己的语言呢?如果仅是让学生摘抄和背诵,按学生的年龄特征,那也是记得快,忘得也快的。“输入一积累一模仿一运用输出”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能不能运用这个基本规律鼓励学生通过“缀文组合”的办法,创造出一个美丽的习作呢?

于是,上完整个单元以后,结合习作,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写话练习:学习了这个单元的课文,请运用你摘抄的优美词句,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加上你自己的想象,写处美景。这个布置在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积累以后进行模仿,在模仿中随机创造,这就如同范文引路一般。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充分运用这一组课文的好词佳句,写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文。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学以致用,在言语实践中实现课文语言的同化与内化,这不是对语言的吸纳和创新吗?

最后,补充说明两点:一、各种训练法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经常互为交叉综合运用的。二、本文仅是举了语言训练的几种常见的方法,“方法”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抱定“语文课堂应以语言训练为主”的教学理念,就会创造出更切合实际,更有效的训练方法,学生也就能成为真正运用语言的人。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借助语言训练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研究》(JCJYC21020801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词句词语习作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习作展示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