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增强青少年宫少先队的魅力

2021-01-16 09:26浙江省金华市青少年宫
辅导员 2020年24期
关键词:青少年宫金华市红领巾

浙江省金华市青少年宫 舒 珂

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八次全国少代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修正案)》(以下简称《队章》),明确在社区、青少年宫等校外场所可以建立少先队组织。这是新时代少先队从职能定位、全面布局、工作切入等角度,为校外少先队工作指明的历史新方位,是青少年宫守正创新的时代新使命和发展新机遇。

学习、落实第八次全国少代会精神,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里,在青少年宫建立少先队,增强少先队的魅力,不能止步于解决少先队“有没有”、简单地考虑是否有“队味”辨识度等问题,而要探索少先队工作怎样做好、做优,并得到队员们的拥护。为此,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主动运用丰富的社会资源,与时代同行,积极探索,努力做少先队社会化的排头兵。

舒珂(右四)与金华市青少年宫团队工作部的同事们一起奋斗

★凸显具有少先队辨识度的鲜明标志

我们认为,青少年宫是开放性的未成年人的活动阵地,其少先队的辨识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统一”上:

一是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思想看齐和行动看齐高度统一。遵照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做好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锤炼一支忠诚、敏锐、活泼、实干的校外辅导员队伍,为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扎根铸魂。

二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高度统一。在少先队改革中主动担当,全方位推进,不断研发社会化、实践性较强的教育产品,丰富供给侧内涵,为少先队社会化发展出实招、亮对策、育“法宝”。

三是校内外少先队工作主线和价值导向高度统一。青少年宫作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紧紧围绕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主责主业,创新社会化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紧密配合,为少先队员拓展认知、扩大“朋友圈”、增强实践力提供支撑,努力使工作项目凸显标杆和示范作用,在促进队员健康成长中彰显为党育人实效。

青少年宫作为党的青少年工作的“神经末梢”和“战斗堡垒”,连接着少先队员及他们的家庭。为了让队员们真切地感知党对少年儿童的殷切希望和深切关怀,我们一方面积极组织便于队员们在线上线下、家门内外、宫内宫外参与的少先队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精准覆盖、主动实施对留守儿童、特殊儿童群体的关爱服务,努力让每一位少年儿童都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都能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让青少年宫真正成为少先队之家。

舒珂(右二)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乡村学校少年宫支教时带领队员们体验快乐游戏

金华市流动少年宫走进农村学校开展活动

★建立校内外一体化、无边界、同心圆的社会化工作机制

我们认为,少先队校内外一体化就是要打破学校和机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及社会各界之间的行政边界,通过多线程、全方位的工作推进,实现少先队教育活动、课程资源、专业指导、服务实践、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达到校内外同步差异化发展。为推进少先队校内外一体化建设,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

强枢纽促进一体化。青少年宫参与市场化的教育竞争,面向市场进行教育项目开发和资源配置,在组织协调、宣传发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社会化工作的优势,在服务于学校并与学校差异化发展的少先队改革中,能有效提升人力资源、阵地职能的协同性,凸显其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枢纽功能。

因此,我们尝试建立了少先队小骨干培训中心、辅导员研训中心、红领巾社团管理中心、少先队活动课程研发中心、少先队全媒体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等,增强青少年宫作为少先队工作枢纽的辐射、服务、带动功能,提升少先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自我革新中实现改革转型。

舒珂(右二)带领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成员走进“陈望道故居”,研发少先队活动课程

多线程推进一体化。目前,社会实践阵地存在多、小、散且隶属于不同部门和组织的情况,只有多线程推进打破边界壁垒,才能形成“一盘棋”的工作结构,孕育无边界同心圆工作体系。

为此,我们一是以问题为导向,打破一体化的堵点和行政运行的壁垒。比如,在试点“真善美”种子工程构建党团队一体化阶梯式培养的工作中,针对小学少先队种下的“种子”到初中没有“收割”的问题,我们通过使用《少先队员证》打通了小学、初中少先队工作。二是党政挂帅推动区域内教育线程的联通。比如,在《金华市少先队红色研学手册》使用过程中,遇到区域内红色研学基地隶属不同管理部门、难以形成统一活动评价的问题时,在金华市委宣传部的协调下,我们确立了统一“打卡”的评价模式。三是以项目化运行的方式,促进校内外教育相互依赖、互相融合。比如,在开发垃圾分类体验游戏的项目团队中,既有青少年宫的辅导员,也有学校的辅导员,还有垃圾分类指导中心的专业干部。这样多线程推进,使校内外少先队工作在自由流动中得以落实,增强了教育实效。

全方位保障一体化。学校是少先队主阵地,青少年宫在为之构建起外在的协作支撑系统的同时,也在打造自身更完善的少先队工作体系,彰显校外阵地的少先队辨识度和不可替代性。我们通过《金华市青少年宫课程规划》,从根本任务、工作目标、党建品牌、联盟机制、辅导队伍、课程模式、教育内容、奖章评价等方面系统规划少先队课程,促进校内外少先队在专业化领域的同步发展。

比如,在“立德树人,培养每一个不一样的孩子;童心向党,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的目标指引下,我们提出了理想信念共育、思政课程共建、党建品牌共创、精神文明共扬、成长环境共营、教育资源共享、公益项目共推、基层困难共解的工作理念,创建了“童心向党 情系未来”党建品牌和“同心为童心”党员、团员志愿辅导员队伍,研发了“开放性活动课程单元设计”实践模式,积极探索少先队政治思想引领的校外新途径,努力实现校内外少先队在优化配置中同频共振,全员、全域、全方位育人。

★探索增强少先队魅力的实施路径

青少年宫是共青团、少先队改革的重要领域,要适应时代发展,坚持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就要提出实施路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人员融合。金华市各级青少年宫书记(或主任)纳入同级少工委班子,任少工委副主任,负责区域校外阵地的少先队工作。在青少年宫设少先队总辅导员或校外少先队总辅导员,专门从事少先队工作。聘任青少年宫各专业领域符合条件的教师为少先队辅导员,明确其党的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色和岗位职责,强化其从事少先队工作的思想认识、身份认同等。

责权明晰。我们在青少年宫的组织架构中增设专门从事少先队工作的部门,比如,团队工作部、宣传活动部等,承担青少年宫少工委办公室的日常事务,组织开展校内外少先队活动、队干部培训、辅导员培训、少先队教研等工作。少先队工作任务纳入青少年宫及其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并细化目标管理考核,在青少年宫形成人人是少先队工作者、人人担当少先队工作的良好局面。

阵地创新。金华市红领巾学院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共青团、教育等部门主办,以共建的形态、项目的形式、服务的样态,组织开展少先队活动,为队员们打造了能直观感知少先队教育的阵地。红领巾学院办公室设在青少年宫,下设各类红领巾社团,比如,少年科学院、少年军校、红领巾艺术团、红领巾小记者团、红领巾书画院等,还成立了社团少先队大队,举办社团文化节、少先队小骨干培训等常态化活动。

文化根植。少先队具有严格的组织规范和鲜明的文化符号。我们着力将少先队无形理念和有形文化融入青少年宫,把青少年宫建设成少先队员的精神家园、成长乐园。比如,我们将少先队教育主题融入青少年宫的开放性阵地,建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廊、“中国精神”花园、“美德少年”模范墙、新时代好队员广场等,让少先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阵地随时走得进,队员们能时刻处于“红色”氛围中,浸润在红领巾文化里。

课程承载。我们的主要着力点:一是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理念,推进青少年宫教育活动化、课程化、专业化,突出少先队活动的实践性、社会化特点;二是根据《“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建立校外“红领巾奖章”激励机制,并纳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三是依托“数字少年宫”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为队员们的社会实践提供支持;四是研发“单元式”主题少先队课程,分层、分类服务队员们的成长需求。

舒珂(左三)带领校内外少先队辅导员在金华市少代会上进行工作汇报

实践探索让我们坚信:着力彰显少先队魅力,引领少先队员在校内外为红领巾增添新的光荣,有利于促进他们在实践体验中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青少年宫金华市红领巾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本期话题 从“青少年宫”到“少先队员宫”谱写新时代青少年宫少先队工作新篇章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象山县青少年宫书画中心学生书画作品
金华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晨曦》
“红领巾”是谁
智取红领巾
金华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