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经营风险分析

2021-01-16 02:49付怡河北金融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8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利率经营

付怡 河北金融学院

一、中小银行经营风险特点及产生原因

近些年随着经济下行趋势以及风险因素增加,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急剧扩张。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暴露的可能性增加,很可能来自产能过剩的客户和交易对象。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往往较高,但是自身的盈利能力不足,并且缺乏信用支撑。中小银行面临多种风险叠加的可能。

(一)风险的特点

第一,高风险。不同于大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的规模小、网点少,缺乏有力抵抗风险以及充分分散风险的能力。并且,中小银行的经营规范程度欠佳,自身特色及优势不明显,吸收人才的能力有限,技术水平及经营规模都与大银行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劣势使得中小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容易面临更高的风险,而风险发生时中小银行的受救助顺序也在大型银行之后。

第二,可能性大。据统计,在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事件中,中小型银行在经营中发生风险的概率远高于大型的银行。首先是因为中小银行的总数占银行机构总数的大部分。其次,中小银行的资本中风险资产占比巨大。最后,中小银行网点多开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服务的客户以收入水平较低的个人为主,贷款对象的违约概率较高,容易给银行造成信用风险。

第三,影响广。金融机构经营中的危机不仅会在大银行之间传导,也会在中小银行之间传导。挤兑事件首先会影响中小银行的客户群体,进而通过恐慌心理和更多的挤兑行为影响到同业银行,甚至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危害实体经济。

第四,后果不可挽回。大型银行在面临危机时有足够的能力从规范自身经营管理、引导外界舆论以及寻求央行帮助等方面为自身解决危机,危机的影响力是可控的,几乎不会造成倒闭。而中小银行在面临危机时极其脆弱,其自身的资产规模以及经营能力不足以应对风险,也难以争取到外界帮助,倒闭的可能加大。

(二)中小银行风险高的原因

第一,受经济下行形势的影响,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风险由大银行和企业集中到中小银行。银行和企业在业务上有密切联系,容易受到企业风险的影响。当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时,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首先被波及。并且,中小银行往往服务于特定的区域,受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政策影响更为直接。

第二,中小银行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的影响。例如,农商行多服务于农业企业,在一些地方,农业企业作为地方产业的支柱,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更看重对企业的扶持而不是对银行造成的风险,因此会向农商行施加压力要求其为农业企业提供贷款。更甚者,明知一些企业的经营存在隐患或者达不到申请贷款的标准,仍要求农商行向其发放贷款,这显然会迅速导致信贷风险的形成。

第三,中小银行的内部组织存在缺陷。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存在内部控制人问题,发生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的可能加大;一些中小银行对信息识别的能力不足,不能充分识别关联交易;还缺乏对于金融产品创新的政策和鼓励氛围。

第四,部分中小银行对于风险资产的处理能力有限。中小银行在县级及以下地区网点众多,借款人群体出现还款危机的可能性高。在面对贷款难以收回、资产质量下降时,中小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成本加大,并且诉讼程序耗时耗力,甚至还会遇到借款人恶意拖欠款项且不配合诉讼程序的情况。村镇银行面临的处置不良贷款困难尤其突出。

二、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交易对象因某些原因发生违约而对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暴露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信用评级机构对一些由于资产质量下降或者出现损失的商业银行下调评级。

信用风险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高速扩张时期,企业等交易对象经营能力良好,对银行违约的概率较低。而经济下行时期,企业盈利遇到困难,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大,就会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中小银行由于客户多面向中小规模的企业和中低收入个人,因此在经济下行时期遭遇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三、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的流动资金不能够满足客户提取现金、自身偿还债务以及发放贷款等要求,还包括银行的大量资金为非现金资产或者资产到期没能收回、不能及时周转的情况。

当前的金融体制在不断变革,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各种规模的商业银行竞争激烈。大部分的中小金融机构都转型为商业银行,一些中小银行为了迎合市场化的经营方向和获取更多经济利润,以占用联行汇差以及多方拆入资金为手段不断扩张资产规模,导致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不匹配。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一旦危及中小银行,引发客户的挤兑,就会造成流动性风险的真实发生,往往会引发难以控制的连锁反应。

四、中小银行的利率风险

银行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动使得金融资产价格变化进而带来的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曾经处在利率被管制的环境下。近些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小银行面临的环境变化显著,利率风险的防范必要性越来越高。

目前中小银行的利率风险意识不高,对于资产负债的管理往往注重数量而非质量。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利率的变化会影响资产质量,加之利率管理的相关岗位和人员不足、利率风险的计算方法落后。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仍有一部分中小银行依然采用旧的管理方式管控利率风险,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相关的知识、技术培训。第三,利率风险的计算方法落后。中小银行仍采用传统的敏感性缺口分析、久期分析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没有创新和改进,也不善于使用新型的金融风险规避工具。

五、中小银行的操作风险

银行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的运行程序或者人员操作发生失误造成损失带来的风险。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主体,在促进实施地方金融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小银行操作风险表现在:人员管理混乱;柜员操作不规范;业务的审批没有经过授权;现金业务操作不规范等。

由于中小银行业务监测风险的技术有限,操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加上基层网点的柜员频繁变动,网点的操作人员无法牢固掌握业务操作规程,从而在风险管理上产生漏洞,做不到及时跟踪贷款信息以及充分监测风险,很大程度上对柜台业务产生了制约。

六、中小银行的声誉风险

银行的声誉风险是指银行的经营过程中来自自身管理上或外部的负面事件,从而对银行的声誉造成损失。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产业优化升级的阶段,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中小银行面临的竞争加大,而自身的资金规模、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等不足以应对激烈的竞争,一旦出现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问题,就会引起群众和专家媒体的关注。并且,社会大众会在媒体上迅速传播银行声誉问题,可能会引起广泛的恐慌,使声誉危机成为现实。

七、中小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建议

1.主动降低经营风险。要摒弃以往为了谋求高收益而实行高风险经营、发放高风险贷款的做法。不能有侥幸心理,认为遭遇经营危机时国家和央行会提供救助,损失会由国家承担。事实上,中小银行破产倒闭的例子绝不罕见,中小银行应秉持安全的原则进行经营。

2.丰富风险处置工具。中小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完善风险预防的机制,及时识别并化解各种类型的风险。还要引入新型的风险控制工具,保持较高的银行资产质量。

3.加强对问题机构的审核。问题机构的还款难题往往是导致中小银行出现风险的重要原因。中小银行应该完善自身对贷款全流程的审核力度,在发放贷款前确保企业具有合格资质、经营合规、盈利能力和还款能力有保证;在放贷后,应当及时追踪贷款去向。银行内部也要加强治理,完善风险的管控,制定审核借款人的机制。

4.地方政府应当积极承担起自身管理和引导的责任,将中小银行风险处理的情况列入评价政绩的目标。应当大力鼓励中小银行结合地方特色加快金融科技创新;要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着力解决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过程中的难题。

5.对于已经遭受风险、资不抵债的中小银行,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接手进行清算或重组,还可以出动银行同业的接管救助,尽量减小银行破产倒闭对社会大众的不良影响和在银行业的连锁效应。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利率经营
油气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信用风险管理:从理论到实务》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为何会有负利率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