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经》的哲学思维及与湖州的密切关系*

2021-01-16 09:38西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陆羽湖州中庸

张 西 廷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浙江 湖州 313000)

有其果,必有其因。唐代的陆羽,作为一名不知来历、毫无依榜的弃儿,屡受风霜,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一位饱学之士,为千万人所崇敬、所礼拜,甚至被称为“茶圣”。其思维、其能力、其学识、其成果,必有过人之处。从古至今,对陆羽及其《茶经》的研究已经连篇累牍,研究文章也已经堆积如山。但从哲学角度研究陆羽及其《茶经》,却相对较少。本文尝试从陆羽《茶经》哲学思维的主要表现,陆羽《茶经》哲学思维与湖州的关系,陆羽《茶经》哲学思维对当代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粗浅探讨,以乞方家指正。

一、陆羽《茶经》哲学思维之主要表现

(一)陆羽《茶经》流露的儒家思想

千百年来,儒家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从十几岁起,陆羽便有幸得大儒高官提携栽培,长期学习儒家著作。在其后的生活中,又多与儒生雅士周旋,吟诗属文。所以,他自然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他的《茶经》也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儒家的哲理和思维。

1.精行俭德 唐代早期统治者的励精图治,造就了大唐王朝几百年的太平盛世,使百姓得以安生、百业得以复兴。随着朝廷上下贪图享受、奢侈浪费之风日盛,社会因之变得动荡,百姓由此到处流离。陆羽作为因“安史之乱”而随流民仓皇南下,远离故土、客居江南的知识青年,其感受是深刻的。所以,陆羽首要倡导“精行俭德”。陆羽在《茶经》开篇《一之源》中就提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还说:“茶性俭,不宜广。”另外,《茶经》中还写有许多茶事,如“陆纳杖侄”“以茶代酒”等。这些无不表明了陆羽的思想和态度。

何为“精行俭德”?“精行俭德”就是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简朴节俭地过生活,做一个品行端正、崇尚节俭的人。这与儒家的哲学思想有高度的相似性。《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是子贡对其老师孔子的评价,说孔子具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孔子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和行为是儒家的典范。因而,诚实、谨慎、节俭、善良等一直都是儒家修身立德的不二法门。

2.务实笃行 陆羽不仅是“茶圣”,他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研究茶叶和茶文化的科学著作;陆羽还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方志学家,他的著作不下几十种,他的诗名当年也曾传颂天下。陆羽的一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与他务实的思想、笃行的品性是分不开的。我们研究陆羽、研究《茶经》,处处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注重实际,只求实用,重视实践,奋发进取的人。一方面,陆羽对制茶、煮茶、品茶的程序要求严格、规定精确。另一方面,他在《九之略》中,又专门谈到,如果在松泉林下,二十四器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可以省略的。《十之图》中甚至说,如果人们觉得制茶、煮茶、品茶程序太复杂,不容易记住的话,也可以用绢将程序图画下来张挂,这样久而久之就可以记住了。这也说明,陆羽务实、变通,不死板、不拘泥。陆羽还说,制茶、煮茶的器具要用自然、朴实无华的材料制成,不能侈奢华丽,这更是务实、笃行的思想。

3.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中庸》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由此可见,孔子心中,已经把中庸作为一种君子人格。只有中庸这种善德的人格,处世为人处处得乎中道、恰如其分,才是一种不偏不倚的高贵君子人格。只有保持中庸精神,中言中行,“允执其中”,不走极端,避免“过”与“不及”的片面和偏激,才能把握“度”,达成社会的和谐。所谓中庸,也叫适度,就是要达标,又不过份;既不偏左,也不偏右。

陆羽及其哲学思维,处处流露出儒家中庸的思想痕迹。《茶经·四之器》中讲到“鍑”,也就是“锅”的时候,强调要“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锅耳要做成方的,让其端正;锅边要宽,好伸展开;锅脐要长,使在中心。这样制作,除其实用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表达了陆羽所谓的“正令”“务远”“守中”的中庸思想。除茶之器具外,烤茶饼的火候亦有讲究:“凡灸茶,慎勿于风烬间灸,熛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灸之。”这是说,烤茶饼也要注意火候和适度翻炒,既不可少,也不可过,要使茶叶受热均匀。煮茶也有讲究:“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其中的受热均匀、减火又反复、水沸三次而止的过程,正是中庸所指的中正、平和。煮茶时,火太大不可,太小不可,受热不均不可,持续加热更不可。

(二)陆羽《茶经》流露的道家思想

在《致许寿裳》一文中,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在大唐王朝,道家大行其道,因老子姓李,与皇家同姓,所以被奉为国教,倍受尊崇。道教的思想和观点,无论在民间,还是在知识界,都不可否认地受到影响。从陆羽和他的《茶经》分析,其中最明显的是天人合一思想。

1.天人合一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万物都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发展变化后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和”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道家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1]25。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道法自然”这种淡泊和置天地于无状的精神,与茶的本性“俭”不谋而合。

《茶经》认为,茶的品质是“野者上,园者次”,即山野自然生长的为上,园圃人工栽种的较次。采摘之时要顺应自然规律——“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水质则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认为,煮茶之水,以最天然流动之水为最佳,最好选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由此可见,《茶经》从采摘到水质,都有陆羽“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道家思想的烙印。

2.清静淡泊 老子和庄子要求世人薄名利,洗宠辱,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以达到清静之境。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2]3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3]122茶清静淡泊,朴素天然,自守无欲,与清静相依。茶需静品,只有在宁静的意境下才能品出茶的真味,才能感悟品茶的要义,才能获得品饮的愉悦。静品才能使人安详平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才能进入超凡忘我的仙境。道教、陆羽及其《茶经》倡导的茶文化,在“静”这点上达到了高度一致。陆羽强调的“精行俭德“,主要反映了儒家的思想,同时也明显地受到道家无为无争、清静淡泊思想的影响。

(三)陆羽《茶经》蕴含的佛教思想

所谓的“茶禅一味”是说,茶文化与佛家的思想观念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所谓“一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忧民 佛家是教人“出世”的,且又以天下为已任,要渡天下可渡之人。应该说,佛家的主要观点是“普渡众生”。陆羽的一生,与佛教关系深厚。他自小被智积禅师收养,后又与皎然大师结交。在陆羽的思想深处,佛教的烙印是非常明显的。

佛教“普渡众生”的理念,在陆羽的身上主要表现为爱国情怀。(1)陆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陆羽《茶经》通过对茶饮程序的规范,提倡一种道德、礼教之外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并以此来规范社会秩序。(2)陆羽常常以著书吟诗来表述自己的爱国情怀。陆羽青少年时期所写的文章,大多针对时弊,“多所讽喻”。他写的《四悲诗》虽没流传下来,但从题目来看,就可知这更贴近儒家思想规范,在当时也是爱国精神的自然流露。陆羽的茶书以“经”而名,也不排除是他对纷乱社会感到无奈后寄托情思的一种理性选择。(3)陆羽所著《茶经》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也流露出他的政治抱负。他的煮茶风炉刻上了“灭胡”和“伊公羹,陆氏茶”等字样,也表明了他济世忧民的政治向往和抱负。

2.心地纯和 禅宗强调自身领悟,主张所谓有即无,无即有,重视日常生活修行,教人放下欲念,做心胸豁达之人。佛教思想追求纯和境界,禅宗之要义是不借助任何东西,不追求任何东西,不被任何东西所禁锢,在一种绝对的虚静状态中,直接进入禅的境界,专心静虑,顿悟成佛。陆羽及其他所倡导的茶文化追求心无杂念,专心静虑,心地纯和,忘却自我和现实存在,可以说这与佛家思想一脉相承。

二、陆羽《茶经》哲学思维与湖州的关系

(一)陆羽思想成熟期主要生活在湖州

陆羽(733-805年)诞生于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原为弃婴,被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常为积公煮茶,并以此为积公所喜。十二岁时逃离寺院,在一个杂剧班演丑角,并常自编自演。后被竟陵太守李齐物赏识。李赠以书籍,悉心指教。李回京师,将陆羽托付给竟陵司马崔国辅,让他继续学习儒业。这段时间,是陆羽思想的萌发期。

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安史之乱”,陆羽随逃难民众南下。24岁时到了湖州,住妙喜寺,与诗僧皎然结为忘年交。直至上元初(760年),陆羽仍“隐乌程之杼山”(1)乾隆刻本《湖州府志》。。在此期间,陆羽经常到周边山区考察茶事。除长兴外,现德清、安吉等地都留有陆羽考察的遗迹和传说。如,德清武康的“鸿渐村”。

大历年间,陆羽寓居湖州迎禧门外的青塘村,因房舍周边多种桑树、苎麻等农作物,自称“桑苎翁”。期间,皎然多来走动,湖州副团练李萼、义(宜)兴太守权德舆等也常来造访,并留有诗句为证。

陆羽自至德初到湖州,直到贞元末逝世于湖州,在湖州的时间前后有四十多个春秋[4]1-6。这一时期是陆羽思想的成熟期、丰收期。

(二)陆羽撰写《茶经》主要在湖州

对于陆羽在哪里著《茶经》,开始时意见一致:无疑是在湖州。但随着茶文化研究的兴起,更由于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许多地方坐不住了。于是乎,茶文化的“江湖”就乱了。关于陆羽在哪著《茶经》,更是颇有争议。一是认为,陆羽在湖北时就写好了《茶经》。此说不堪一击,10来岁的小孩,纵是神童下凡,也没这个本事。二是认为,陆羽的《茶经》是在余杭写的。该说法引经据典,说《余杭县志》记载,“唐陆鸿渐隐居苕霅著《茶经》其地。”笔者查了原文,才知志书中的真实意思是:“陆羽在苕霅著《茶经》。其地常用此泉烹茶……”这是明明白白写着陆羽在“苕霅”,也就是在湖州著《茶经》。

当然,陆羽写《茶经》有一个长期的探索积累和修改完善的过程。尽管陆羽长住湖州,但也不排除他中途到各地考察。据考证,陆羽到过或定居过的地方有:浙江的绍兴、余杭;江苏的苏州、无锡、宜兴、丹阳、南京;江西的上饶;湖南的抚州等。也就是说,陆羽的足迹遍及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陆羽的一生,在湖州度过的时间最长。他写作并多次修改《茶经》,也是在他的第二故乡——湖州。

据史料记载,《茶经》诞生后,陆羽曾作过三次大的修改。而其中的第三次修改,便是在修撰《韵海镜源》期间。在这次修改中,陆羽搜集了历代嗜茶的名人和典故,如吴兴陆纳、谢安,武康小山寺释法瑶和河内人山谦之等,补充了“七之事”,从而使《茶经》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周全。

(三)陆羽广交儒释道诸家也是在湖州

陆羽在湖州时,与当时的刺史、书法大师颜真卿,诗僧皎然,女道士李季兰,还有其他名流如诗人潘述、皇甫曾、张志和等过从甚密,曾得到他们的激励和帮助。其中关系最密切、对陆羽生活和思想影响最大的三位是颜真卿、皎然、李季兰,这恰恰代表了儒、佛、道三家。

1.佛教代表皎然 唐上元元年(760年),陆羽为避乱,辗转南下。他一到湖州,便拜访了杼山妙喜寺住持皎然。两人因情趣相投,结为忘年之交。据《吴兴掌故集》载:“皎然,湖州谢氏子,有逸才,与颜鲁公、于頔诸郡公交,惟陆羽至,清谈终日,耻于文章。”[5]8皎然有《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一首:“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是南朝开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谢灵运的十世孙,家学渊博。因出家为僧,与茶结缘,对种茶、制茶、饮茶等环节均有心得。皎然认识陆羽后,出于对陆羽的赏识,常与陆羽促膝“清谈”,切磋茶事;还常与陆羽一起拜访文士、名流,对陆羽的思想成熟、特别是《茶经》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儒家代表颜真卿 大历七年(772年),颜真卿到湖州任刺史。任间,曾广邀天下名士共撰《韵海镜源》。其中也邀请了因撰《茶经》闻名的陆羽。在参撰《韵海镜源》期间,陆羽结识了更多的知名人士,阅读了更多的文化典籍,从而为《茶经》的进一步修改、充实和完善创造了条件。

当时,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当朝知名人士的颜真卿,对陆羽的重视和关怀,也是绝无仅有的。颜真卿剌湖期间,为陆羽造了“青塘别业”,使陆羽免除了寄人篱下之苦。

3.道教代表李季兰 李季兰(730-784年),名冶、字季兰,吴兴人。《唐才子书》载:“其六岁能诗,善弹琴,尤长于诗”,且“才情横溢,性格诙谐”,是个豁达大度、不拘形迹的女道士。陆羽与李季兰的交往,始于其移居湖州后。《中兴间气集》云:李季兰“尝与诸贤集乌程县开元寺。”这里的“诸贤”应该就包括陆羽。

这里还有个公案,那就是李季兰写给陆羽的那首诗《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诗云:“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前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因而,有人说陆、李关系不一般,并由此演绎出一幕幕哀怨深情的爱情悲剧,骗得许多人的同情,也惹得许多人的怒责。从陆羽与李季兰的交往,足见李季兰对陆羽思想的影响。

三、陆羽《茶经》哲学思维对当代的启示

(一)贯彻科学理念,坚持求真务实

陆羽的一生,是勤奋努力、求真务实、不断探索的一生。陆羽在青少年时期就刻苦认真、勤奋好学。牛背习字、火门求学、东冈结庐、出游巴蜀等经历,表明了陆羽青少年时期学习的知识,为他的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流徙江南、定居湖州后,陆羽常常脚著芒鞋,独行野中,杖击林木,品茶鉴水。他用了28年时间著述《茶经》。这些都是陆羽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严谨求实、坚韧不拔精神的真实写照。

反过来,我们应该反思现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反思茶文化研究工作的一些问题。有些人研究茶文化,缺的是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多的是信口开河、随心所欲,甚至还无中生有地编造陆羽与李季兰的“恋爱”故事,用以吸人眼球。这不仅是学术研究的不认真、不严肃,更是对古代圣人的戏弄和玷污。更有甚者,甚至连文献中的断句都没有弄清楚,便草率断言《茶经》在哪里写,以证明当地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二)贯彻和谐理念,坚持团结协作

陆羽《茶经》的内在核心是寻求天人合一,即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人的身体和精神的有机和谐。陆羽一生清贫,但朋友众多。他的朋友涉及儒、释、道各家。其中,官场中的儒家人物有李齐物、崔国辅、颜真卿等,或为恩师,或为至友。佛教界则有大名鼎鼎、亦师亦友的皎然大师。在陆羽人生最困难的时候,皎然不仅为其解决了吃住问题,还全力帮助他完成了《茶经》的写作与修改。女道士李季兰与陆羽交往密切。这么一位背井离乡、一无所有的落魄文人,为什么会与这么多当世名人成为至交呢?除了陆羽的才能,更与其重情重义、真情真性有直接关系。《新唐书·陆羽传》就曾载:“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6]3 506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事活动中,多次“以茶倡和”,为我们作出了经典的示范。茶文化研究组织及其成员,应该深刻领会、率先垂范,严以律己、宽容待人,共同创建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

(三)贯彻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创业

陆羽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茶技术、茶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茶经》中有关茶的历史、源流、种植以及制茶工艺、饮茶艺术等科学论述,对现代茶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陆羽及其《茶经》的哲学思维告诉我们:必须贯彻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服务产业发展。茶业组织只有围绕茶产业发展中加强调研,积极为地方茶产业、茶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才能得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才能在群众中有影响、有地位、受欢迎。

(四)贯彻尚俭理念,坚持反腐倡廉

陆羽倡导的“精行俭德”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茶文化得以普及和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茶经》记叙中的“陆纳杖侄”“以茶代酒”等“茶事”,其实表现的就是陆羽的价值取向。陆羽是“精行俭德”的模范实践者。他的一生,不慕名利,不羡官爵,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著述《茶经》。陆羽的事业成就之后,朝廷两次授予其官职,但他辞不就任。他写的《六羡歌》表明了他淡泊名利的志向。我们研究茶文化、研究陆羽的目的之一,就在以陆羽的精神和品格来感化思想、净化灵魂,坚持廉洁自律,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总之,人的思想意识来自于实践。陆羽《茶经》哲学思维的形成,离不开其生活经历及其周边自然、人文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湖州优越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成就陆羽的重要条件。离开湖州,或许就不太可能有“茶圣”陆羽,也不太可能有《茶经》传世。

猜你喜欢
陆羽湖州中庸
陆羽品茶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不捧场的好朋友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第一次放孔明灯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