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

2021-01-16 11:55管爱华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办事处
环球市场 2021年31期
关键词:优化生产农业

管爱华 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办事处

国家发展中最重要的不是城市的建设,而是农村的发展和治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山东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优化农业经济管理,贯彻落实国家下发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策略义不容辞,这不仅是对国家的发展战略负责,更是为山东省的长久发展和进步负责,为广大人民的生活负责。而要贯彻乡村振兴规划,实现农业经济的优化管理,则需要认清经济发展形势,革新管理模式,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实现各方面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新目标和任务

(一)农业优先发展

就现阶段乡村发展现状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我国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表明国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所以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就是将农业发展放在首位,结合农村发展现状重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优先满足农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各种资源需要,在拉近城乡距离的同时,实现对城乡关系的协调与整合,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践行绿色发展

绿色环保是我国近些年始终坚持的发展战略,农村又是绿色有机的代名词之一,所以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也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展农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让人与自然、农业与环境、经济与生态实现和谐统一,确保农民利益的同时传承生态文明,使农业经济始终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1]

(三)坚持创业创新发展

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将经济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与自身发展的现状和规划相结合,利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利的条例和政策,借助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稳步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创新农业,创新管理作为第一发展管理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机制、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革新,助力农业多功能性的展现,同时也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技术性。

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

经济管理体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速度是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乡村振兴视域下,部分乡村的现代化发展进程非常迅速,但是经济管理体制却还在沿用传统的模式,这对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另外,经济管理体制涉及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方面面,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而言,部分农村所体现的小农经济、人工农业、劳动力缺失以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都是现阶段经济管理体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基础设施配置不先进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相关基础设施配置确不够先进完善,山东省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的美誉,这称誉的大部分功劳来源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技术和防护林建设以及其他农业发展所用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三)管理理念缺乏前瞻性

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在于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这就要求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迎合党提出的发展理念、贯彻党的指导方针,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进性。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或者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农村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是缺乏对经济市场和政治形势的了解,小农经济较多,产能落后,使得农产品的生产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就参与不到市场竞争中,进而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2]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体现是信息化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农业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就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限制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农业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融入较少,经济管理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不够深入和熟练,这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趋势严重脱节,同时也抑制了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效率和质量。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

(一)保障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印发了相关文件报告,并对乡村振兴计划做出了详细的战略部署,同时也为未来五年内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文件中明确了农业经济发展理念、规划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愿景、同时也规范了农业经济活动的开展秩序并提供了相应的有效保障。这些对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有着重要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全面、基础的农民培训;有序、规范的农产品交换;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不仅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保障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优化管理人员工作质量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主要的管理人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人员,还有一类是生产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生产人员而言,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培训、指导和实践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其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于生产管理人员而言,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和全新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其在生产管理中实现多角度思考,进而优化生产计划和经济活动,实现农业经济建设发展中物质、设施、人力、财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关键在于乡村的快速发展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无疑是为城乡一体化又打进了一剂强心针,也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落实进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也健全了农业经济管理的服务内容,农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性也会大幅度提升。[3]农民文化和技术水平提高,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这一切都在缩短城乡发展距离,虽然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但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却让这项任务又朝前迈开了一大步。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持,所以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要实现优化,首先需要结合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和未来的农业经济发展愿景对管理制度体系进行革新的完善。首先,在对农产品进行生产管理时,要采用科学且先进的管理模式,引用新兴管理技术。同时也要对市场需求和市场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判,进而确保农产品的生产种类和数量满足市场需求。其次,在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管理时,要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并对参与加工和管理的农民或者工人等进行系统的培训与考察,提升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利用科学技术设备来增加农产品的加工种类,提升其商品价值。同时也要响应国家的资源节约、集约号召,实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处理的多样化,拓展销售渠道。[4]最后,在对农产品进行经营、销售管理时,要积极创新经营和销售模式,构建更加健全的产业链条,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实现农产品市场价值和竞争价值的高效提升。

(二)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缺乏创新意识和对新型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助力。首先,县级政府和地区政府需要认真了解和贯彻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给予农业经济发展足够的重视,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民或者农业企业推荐或引进先进的基础设施。其次,观察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就会发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侧重点在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量,要知道现代社会重视的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对于山东省而言,土质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非常丰富,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这些资源优势利用起来,进行优化配置,构建多元化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最后,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结合省内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营销技术、管理技术等进行创新,让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紧跟科技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脚步,提升经济管理效率。

(三)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团队的建设

管理的主体是人,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就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所以组建完整的、高技术、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的组建主要分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需要拥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能力,具备大局观念。同时还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深入民众,及时发现农业经济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参与培训、座谈交流等活动,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而技术人员则需要了解、观察市场中相关的技术研发或者技术使用动向,结合自身在基层农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累积的经验选取更加适合的技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力和经济管理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要重视对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进而推动农业生产信息化进程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另外,需要在制度管理中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和晋升制度,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是刻不容缓的,作为农业大省,对省内农业发展现状做以深入的调查和了解,有针对性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多方面创新,加强在人力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实现农村与城市之间距离的拉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让农业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探索新型农业经济发展和管理道路,进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优化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用旧的生产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