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鼠疫监测人
——海拔4300米的责任与坚守》

2021-01-17 07:45潘松刚,孙韧,傅拥军
中国记者 2020年12期
关键词:捕鼠新闻奖鼠疫

潘松刚中国人口报社

孙韧中国人口报社

【作者体会】将镜头切入高原的“肌理”

作为行业报记者,我们多年来都围绕“医疗与健康”行走。近年来,我在工作的同时,无意发现了另一个角落:常年在石渠坚守的鼠疫监测人。这促成了此次拍摄与记录。

捕鼠队常年与隐秘的鼠疫做着“对抗”。如果将这项工作,也看做是一次“手术”,那他们剥开的,可能是高原这片土地的真正“肌理”——关于人与疾病,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群人默默为一种烈性传染病作出的无声付出。这支队伍的成员,既有当地人,也有异乡人,虽然文化背景不同,却因为共同的使命走到一起。他们中的不少人,曾是医院里的大夫,因投身鼠疫防线,他们转换了身份。

在与捕鼠队同吃同住的日子里,高原稀薄的空气令我们身上的摄影器材更加沉重,夜晚星空璀璨却也将人拖入失眠的困境,远山覆盖着皑皑积雪,而大雨和冰雹总是猝不及防地到来,而这些都是捕鼠队经常要面对的事情。

在我们进入那幢孤零零的院子时,他们所经历的孤独也降临在我们身上。以前,他们住的不是砖瓦房,而是几顶帐篷,没有稳定的发电机,没有手机信号,唯一显得“坚挺”一些的,是一间检测鼠疫杆菌的实验室。若要和远方的亲人联系,他们就要爬上山头,去寻找一个微弱的连接。这样的生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惊异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只有安静的力量。

勘探地形,选择采样地点,布置鼠夹,这些工作看起来简单,却需要巨大的体力支撑。海拔每升高一点,都会给身体带来更多的压力,防护服中浸满了汗水。

我们全程记录了他们的一次捕鼠行动,以及后期的实验室检测。镜头里的画面无声,但我们相信影像中留下来的,不仅是一个个操作,而是这操作背后在他们身上显露出的无声力量,和天空、草原和远山融成一体,汇聚成了一个群像,存在于全国所有的鼠疫疫源地。

鼠类总是不断迁徙,将一个个洞穴连接成巨大的空间,我们看不到深处的暗流,却要永远保持警惕。我们相信关乎生命就有感动。他们警觉得像是目光锐利的鹰,成为了高原的一部分。但这又何尝不是人类的一部分呢?他们所守护,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

评委点评

傅拥军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初评评委

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初评受新冠疫情影响,我通过线上参与评选。当看到这组身穿白色防疫服的防疫照片,马上想到疫情,并点开大图查看图片说明,了解到这是一群特别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默默无闻坚守在高海拔缺氧地区,开展鼠疫监测,防患于未然。结合抗击新冠疫情这一特殊时点,这个原本比较“冷门”的题材显得特别新鲜,细读之后,这群特别战线上的防疫者形象扑面而来。整组作品环境交代明晰,工作细节通过一些特写镜头得到表现,令这组作品具有一定的科普性,同时也向世界传递了我们国家对相关疫情防控的重视。用新闻摄影讲好中国故事是摄影记者的优势,关键是要扎根人民,深入一线。

猜你喜欢
捕鼠新闻奖鼠疫
捕鼠记
捕鼠能手小花猫
重新认识鼠疫
一场改变历史的鼠疫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拉里不走 唐宁街10号“捕鼠官”续任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太阳能电子捕鼠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