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体验“永不落幕”的线上世园会》

2021-01-17 07:45董家朋,韩隽
中国记者 2020年12期
关键词:摄制组世园经济网

董家朋中国经济网云媒中心副主任

【创作体会】全景新闻记录最美的世园会

2019年3月,中国经济网记者首次进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世园会”),在妫汭剧场上空,使用无人机拍摄了第一张全景图片。自此,全景新闻与北京世园会的缘分拉开序幕。

初入北京世园会时,它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景色美,花卉品种多,各个展区和展馆的内容丰富…….随着报道工作的开展,如何让北京世园会的新闻报道更加立体可视成为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尝试将全景影像技术应用于北京世园会的报道中,以“全景新闻”的形式破解创新报道的难题。

在“永不落幕线上世园会”创作过程中,共经历了三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天气情况。在2019年4月至7月拍摄期间,全景摄制组时常会遇到小雨及多云的天气,无人机需要在无降雨、无强风的天气下才能执行拍摄任务,为了在最优的光线比下记录世园全景,全景摄制组开始与阴雨天气开展了“游击战”。同时,由于全景照片需要由多组照片拼合而成,拍摄时常常要在取景地拍摄守候多时才能获取一张全景照片。

第二个挑战是数据采集。在拍摄中,全景摄制组选用了较高的拍摄标准。空中全景拍摄选用了轻型专业级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地面全景拍摄则选用了数码单反相机搭配广角镜头和全景云台、三脚架,采用多重包围曝光的拍摄方式。在整个拍摄任务结束后,原始图片素材多达1万余张。

第三个挑战是快速上线。原始图片素材经过预选、调色、拼合、制作等流程后,才能形成有效的全景照片。在后期制作中,中国经济网自主研发的全景图片生产平台与全景新闻本地生产工具提升了工作效率,为“永不落幕线上世园会”的快速上线提供了保障。

“永不落幕线上世园会”将北京世园会园区的风采真实的尽数收录其中,实现了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每一个用户都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维度、角度去感受北京世园会,同时也为世界园艺博览会积累了值得珍藏的影像资料。

评委点评

韩隽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委,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景体验“永不落幕”的线上世园会》设计宏大而精微,依靠全方位的内容和技术创新获得评委认可。

其内容丰富,在国内首次将全景漫游技术与国际性园艺博览会结合,提升了世园会内容传播的有效性,让用户能够沉浸式体验和感受整个2019年北京世园会的全景,同时方便获取关于世园会各个场馆的知识并且能够长期留存回味。

作品设计理念打破常规,突破了传统“图+文”,运用了“全景+突破+视频+文字”新形态,提升了内容传播有效性,既提升了用户兴趣,又促进了内容的深入呈现;产品生产流程打破常规,集合了无人机拍摄、单反拍摄等传统拍摄采编技术,同时也使用了全景图片拼合技术、全景新闻生产制作技术、人工智能语音生成技术等新型新闻采编技术。这样用户既可以先从高空俯瞰世园会全景,使世园会全貌清晰展现,也可以按照兴趣和计划自主选择浏览;设计中体现出的服务意识精微,各个场馆的位置坐标清晰,方便操作,利用VR技术,可以通过拖移、点击、放大或缩小等方式,看清细节,带给大众奇妙的沉浸式体验;进入场馆或园区时,会配以新闻解说,让大众在游览园区同时接收信息。

当然,也有遗憾,文字叙述较少,如果重点场景缺了必要的文字描述,一定程度上就不如实地体验。技术运用中如页面中缺少返回按钮,需要依赖浏览器返回或手机返回键,容易形成操作误区。

猜你喜欢
摄制组世园经济网
果树在园林景现中的应用——基于北京世园会百果园景现建设的思考
就能帮到这里了,企鹅们,加油
影视剧中的无人机
在高温与严寒之间
世园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研究——暨对2019北京世园会的启示
锦州世园会广电宣传的立体化攻势
《生态文明启示录》摄制组走进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