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

2021-01-17 07:45徐润南,魏董华
中国记者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共产党新华社密码

【创作体会】

站在新时代的节点上,回望新中国70年风雨历程,面对无数荡气回肠的故事、令人动容的英雄,到底该从哪里开始,又该如何描绘,为何而讲述?

新华社社长何平的一句话为我们点明了方向——要通过70年的宏大主题,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几个问题。

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我们的答案,是解题的“密码”。

我们以这首耳熟能详的老歌作为全篇故事结构、视觉呈现、音乐效果乃至最终推广宣发的主线,进一步突出了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

确定主题后,如何讲好故事,是主创团队聚焦的重点。在前期数十万字的案头资料准备完成后,主创团队分成多路人马组织境内外数十家分社进行采访和拍摄。

可以说,片中每一帧镜头都是团队耗费大量精力完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更好地完成作品,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而精心制作微纪录片的同时,主创团队对推广宣发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在融合终端的传播工作中积极创新。在融媒时代,创新不仅指内容生产创新,在传播与互动方式上也存在广阔的创新空间。

在否掉多个推广方案之后,我们回到了整个作品的主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句最广为传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除去歌词外,它的简谱是一串数字,像是一组“密码”,这正是中国焕发新生的“密码”。

如何能通过这个“密码”与受众进行更有趣的互动,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其中?细数发现,这组数字正好11位,和手机号码位数一样!于是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将这个号码作为互动纽带,并制作了一段可以联通作品的彩铃。一切就绪,猜谜式的微信文章从新华社官方账号推送后,受众的互动热情超乎想象,电话、短信等潮水般涌入这个号码……

徐润南新华社参编部记者

魏董华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

评委点评

冯海青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

《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是特别奖的五件作品中,唯一一件发布在移动端的媒体融合奖项作品。新华社制作的这部微电影作品,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在媒体融合报道上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创意特征。整部作品从一段旋律入手,通过13分14秒的片长进行了“编码——解码”,生动还原和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恢宏历程和朴素真理。

作品在内容创新上突出大主题的小微切口,大历史的个人表达,历史影像和现实报道交错使用,以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者曹火星女儿的纪实讲述、歌曲五线谱的曲谱特效为意象贯穿全片,主题主线清晰,叙事引人入胜,呈现了一种生动的史诗风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内容表达注重节奏情绪,报道形式凸显视觉冲击,技术应用巧妙揉合特效,传播渠道注重社交话题,都具有较大的创新性,且整合度高,整体感强。作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经推出就在全网刷屏,也说明了受众对融合创新出色的主题报道作品具有较高的接受度。

创新性是“融合创新”类作品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为媒体融合报道的创新探索形成了示范效应,对照评选标准,称得上是一件“在媒体融合报道方面具有示范性,产生强烈社会反响的重大创新新闻作品”。

猜你喜欢
共产党新华社密码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密码里的爱
再创新高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密码抗倭立奇功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