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立医院经济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1-01-17 11:05张楠邢台市中医院
环球市场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资产制度

张楠 邢台市中医院

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在现代社会环境的背景下,应当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文章简单分析了在多个维度下构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管理能力,并提出了收入优化结构以及降低运营成本的策略,旨在为广大的病人提供更为良好的优质服务,使医院呈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样能够达到双赢的最终目的,使我国医疗改革更加顺利且有效的进行。

一、公立医院经济管理

在新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下打造统一、高质量的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整个医院的风险防范能力。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保障。当前,医疗事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医院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的情况下,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院开始思考如何打造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以应对外界竞争环境。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减少医院运营风险,需要强化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第二,为现代医院管控提供重要工具和手段的支持。在一系列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下医院资产内部控制经历了持续性的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内部控制管理范畴得到扩展,控制对象也从经济活动层面拓展到各个业务的管理发展。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内控制度能够为公立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确保公立医院能够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第三,能够体现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要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实行政府分级监管、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直接支配的管理体制。现代公立医院的管理发展需要做到产权清晰、权责关系明确、管理科学。从发展的微观角度来看,现代公立医院管理涉及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通过有效的公立医院资产内部控制管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障公立医院资产的真实和完整,并在各项资产使用的时候落实资产的使用权责关系,避免出现权责滥用的现象,实现对医院资产的合理优化配置。另外,在公立医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下还能够及时披露财会信息,在出现财会风险问题的时候及时启动预警机制。

二、公立医院经济管理问题

(一)外部风险

公立医院外部风险主要是指实施具体管理之前,来源于外部的风险。外部风险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第一,政策风险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医药政策不断发生变化,使得公立医院经营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竞争优势,增加了公立医院的风险程度。第二,市场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医疗市场得到进一步开放。多元化的医疗服务市场,使得公立医院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增加公立医院的管理风险。第三,媒体风险。当代媒体过于急功近利,为吸引人们的眼球,往往缺失公正的立场,从患者角度解读医疗事件。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行为使得报道时常片面化,将公立医院问题和风险进行“放大传播”,助长了患者向医院索取巨额赔款的心理,激化医患关系,激化医院风险。

(二)范围不清晰

就公立医院管理现状看,存在着管理范围不清晰和不明确的问题。医院经营中很大部分都和经济管理有关,比如财务、药品、定额管理等,这也是经济管理最为核心的部分。公立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管理缺乏全面和深入认识,对于经济管理范畴认知不是很明确。现在有不少公立医院对于经济收益管理较为关注,在这个方面管理力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管理作用发挥。

(三)管理制度问题

管理工作需要制度作为强有力保障,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亦是如此。只有制定出与经济管理实际需求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成果提升。不过从当下我国公立医院相关制度来看,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的弊端,尤其是财务管理这个经济管理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制度具有问题和漏洞,导致不能很好地指导经济管理工作。另外,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还存在各项标准不是很清晰和明确,致使经济管理出现各种问题和纰漏,管理效果比较差,从而影响到医院经济目标实现,也会对其他工作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公立医院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需要政府财政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是当前国有事业单位改革的一大趋势,医院既具有它独有的属性,同时也有事业单位的特性,所以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所进行的一次改革,政府财政部门需要对医院的改革进行帮扶和指导,从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方面帮助公立医院走好全面预算管理改革的道路。

(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审计工作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要注重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首先,内部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内部审计一般都会涉及到单位内部的经济,这些信息都涉及单位的隐私,不能泄露,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对这些信息进行保密。其次,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的能力。审计人员需要和不同的人员进行接触,所以只有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有效的沟通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高,不仅懂得审计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管理方式。

(三)完善管理体系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要解决现有问题,就要完善管理体系。结合医院经济管理实际需求,以及新医改的要求推进这项工作。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最为核心的部分,财务管理体系完善也是关键。一方面要推动财务制度的优化,以制度为后盾保证财务工作质量;另外一方面则要做好预算管理,这里需要注意,预算既要贴合当前需要,又要具有前瞻性,同时还要确保足够准确,保证在执行中与实际不会有太大出入。

(四)疏通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

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依赖于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公立医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建立统一的结算和数据处理系统,提高医院信息管理水平。建立一个全院信息共享的数据库,公开设置信息服务公共平台,便于医院员工及时获取医院管理的各种动态信息,从而保证信息上下传达的准确和及时性,以便决策信息实现科学有效传递和充分执行。建立医院信息反馈制度,强化信息与沟通过程的监控制度。建立对外沟通机构,健全诊疗过程沟通制度,切实做好医患沟通。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助媒体进行客观、真实的舆论导向。

(五)强化对公立医院日常业务活动的控制

第一,完善资产管理人员岗位设置。在公立医院日常业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快完善资产配置、验收、领用、保管、使用和处置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设置人员岗位。第二,建立完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每年至少一次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联合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对医院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真实完整地反映资产管理使用现状。就清查结果和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特别是对于资产的闲置、损毁、盘亏等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第三,实现对资产的属地化管理,打造完善的资产管理登记制度,将资产管理和成本核算分开进行,及时处理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

四、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尤其是新医改背景下,经济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医院的经济收益带来严重的制约性影响,只有保证经济管理工作问题的处理,才能够提高整个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资产制度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某些单位的制度
试析公立医院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
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