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2021-01-17 23:56李伟斯张传兴薛建良
水利技术监督 2021年9期
关键词:济宁市自然保护区污水

李伟斯,邓 元,张传兴,薛建良

(1. 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0; 2.山东省济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4;3.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1; 4.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590)

1 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南部,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连接而成,南北长126km,东西宽5~25km,面积1266km2,平均水深约1.5m,流域面积3.17万km2[1]。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重要的“蓄水池”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2002年以来,济宁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化“治用保”治污体系,实现了南四湖从“酱油湖”向Ⅲ类水体的根本性改变。从2003年开始,南四湖水质连续17年改善。2020年,济宁市20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南四湖及周边河流入湖口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为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做出了重大贡献[2]。

1.1 强化政策引领

济宁市作为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成立了独立的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出台《济宁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责任体系,将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要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办法》《问责办法》和10项水污染防治行业导则,每月进行考核排名,各行业按照导则进行整治[3];设置市、县、乡、村四级6187名河湖长,设立县级环境监管网格14个、乡镇网格162个,招聘专职网格员789名,将所有涉水点源、问题河段等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方位治理保护责任体系;签署《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共享共治协议》,与徐州市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推进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2 实施重点突破

近年来,济宁市聚焦工业、农业、城镇生活等污染源头,采取“点源面源齐抓、岸上岸下共管、源头末端兼治”的流域治理策略,系统开展河湖水污染综合治理。沿河沿湖3681个排污(水)口全部纳入清单化监管;20个工业集聚区、化工园区所有污水全部进行集中处理;沿湖岸线15km范围内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2069家,直排企业全部拆除搬迁;禁养区内552个养殖场、6670个养殖专业户全部“清零”,规模以上养殖场全部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已建成的27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完成127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累计取缔非法码头400余处,全市52家港口企业全部建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装置;拆解小吨位和老旧船舶600多艘,现有6911艘营运船舶全部配备垃圾收集装置、生活污水储存处理设施;完成21家高盐废水排放企业的外排水脱盐任务;清理网箱网围23万亩;保护区内12家煤矿企业全部按期退出;6处违建光伏全部拆除并完成生态修复[4]。

1.3 坚持生态修复

济宁市先后实施南四湖湿地保护建设和20余个湿地公园保护恢复项目,累计完成湿地保护修复和退耕还湿、退渔还湿90余万亩,全市国家级湿地公园达到4处;累计完成对沿湖周边破损山体进行封山育林、生态修复6.5万亩;治理采煤塌陷地39.33万亩;南四湖湖区、主要河流入湖口、污水处理厂末端共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74处,污水净化能力达100万m3/d;全力推动沿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启动实施南阳古镇、微山湖风景区创5A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2 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不足

一是南四湖自然资源普查工作开展不到位。自1986年第一次开展全面自然资源普查至今,再未开展过全面的普查,野生动植物的变化情况不明,无法精准指导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二是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不高。南四湖自然保护区范围划定不科学,一些航道、村庄被划入保护区范围,必要性和可管控性有待进一步商榷;保护区管理缺乏现代化的设备设施,监测监控和防火能力弱;巡逻巡查机制不健全,保护管理站发挥作用不够;保护区界碑、界桩、浮标、标识牌数量少,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三是存在环境污染风险。济宁市在南四湖汇水15km范围内共有5家工业园区和2000多家工业企业,南四湖南部江苏地区工厂林立,一旦有企业出现超排偷排或生产事故,势必会影响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安全[5- 6]。

2.2 沿湖水污染治理力度不足

一是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缺口较大。济宁市近6000个行政村,目前只有不足22%的进行了收集处理,且部分建设较早的设施因得不到及时维护,已经不能正常运行;农村厕所改造工程实施后,未经治理的生活污水汇集形成黑臭水体。据地方排查,济宁市现有317条农村黑臭水体未得到整治;据不完全统计,仅任城、兖州、曲阜就有174.2km的合流制管网没有改造,加上普遍存在的管网错接、漏接以及破损等问题,生活污水溢流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农业面源污染较重[7]。济宁市环湖仅稻(藕)田种植面积就达4.3万余公顷,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汛期,传统稻田集中退水、汛期排涝将面源污染带入地表径流,对南四湖水质产生较大冲击。专业养殖户和散养户普遍存在畜禽粪便随意堆存、污水直接排放,污染周边土壤、河道等问题[8]。三是沿湖岸线环境管理力度欠缺。济宁市自然资源、水利、渔业、交通、能源、文旅、环保等部门各自为政,未形成保护合力。河湖长制信息管理平台显示,沿湖县(市、区)、镇村河长巡河次数少,巡河走过场,重形式,发现问题既不解决也不上报。退渔退养后,个别区域存在复养情况;湖区岸线遗留的废弃船舶、废弃渔网、垃圾等废弃物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对水质造成影响,且破坏岸线自然环境[9]。四是存在通航影响水质现象。南四湖水面年通行船只约8.2万艘次,部分船舶在吃水较深的情况下搅动湖底底泥,将底泥吸附的污染物释放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2.3 湖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力度不足

一是部分采煤塌陷地未进行生态整治。截至2020年底,济宁市累计塌陷土地78.47万亩,占全省塌陷地总量的63%,且仍在以每年2.5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市基本稳沉采煤塌陷地面积47.92万亩,主要分布沿湖采煤区域,还有部分未进行生态整治[10]。二是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运营维护不到位。部分县(市、区)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财政资金保障不足,部分已建成的人工湿地净化工程缺乏运营维护。部分人工湿地净化工程中干枯的芦苇、芦竹等未及时收割,入水腐烂造成二次污染。三是住家船污水和垃圾入湖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湖内居住着2.3万余以渔为生的住家船民,生活污水及垃圾收集处理水平不高,存在污水直排、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11]。四是菹草泛滥影响水质。督察期间正值菹草疯长季节,湖区到处可见成片的菹草。据估算,南四湖菹草群落面积已达38万亩,5—6月份集中衰亡、腐烂,严重影响水质。五是湖泊蓄水能力在逐步减弱。由于长期淤积等原因,南四湖平均水深和库容逐年减少,防洪、航运、渔业等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2.4 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衔接力度不够

一是对南四湖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南四湖作为一个集自然保护区保护、调水、防汛、航运、渔业养殖、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复杂综合体,统筹解决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谋划不足。二是创收能力不足。济宁市尤其是微山县在因煤矿和渔业退出导致地方财政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南四湖的“聚宝盆”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转型缓慢。一般控制区鱼塘渔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养殖方式较为粗放。高品质农业、渔业、文旅消费等高附加值产业创收能力不强,退渔群众再就业率低,收入不高,短期内需要大量的上级资金扶持。

3 建议

3.1 系统谋划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确保全流域综合治理见底到位。做大做强南四湖湿地功能,全流域谋划各类修复项目,发挥好治污托底功能,持续抓好生态保护修复,为推动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改变传统发展思路和治理模式提供保障。

3.2 切实加强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管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科学调整南四湖自然保护区范围,强化河湖岸线管理,加强湖区南部水质监测,逐步完成渔民上岸工作;开展保护区自然资源普查,加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与维护,推进菹草等生物资源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和保护水平。

3.3 下大力气解决南四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狠抓工业、生活、农业、港航“四个源头”治理,加快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港口码头和船舶监管,重拳整治违规通航;加强污染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防范农田退水污染,修复采煤塌陷地,切实解决目前南四湖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3.4 推进南四湖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在坚决守护南四湖生态安全和满足南四湖区域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的同时,将南四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细致分析,统筹谋划,统一布局。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高标准编制相关发展规划,将南四湖真正打造成兼顾自然保护区保护、调水、防汛、航运、渔业养殖、文化旅游的“聚宝盆”,在保护的同时推动南四湖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本文针对南四湖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

(1)当前,在强化政策引领下,建立四级责任体系,出台及签署政策文件,聚焦污染源头,开展了河湖水污染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相关的措施。通过实施南四湖及周边河流入湖口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2)深入剖析出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沿湖水污染治理力度和治理力度不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力度不足和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衔接力度不够等问题。

(3)针对当前的问题,从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解决南四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济宁市自然保护区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八一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