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对生命的赞歌

2021-01-17 23:14张瑾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林徽因女王首诗

张瑾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另一说是为纪念儿子梁从诚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所带来的喜悦。我们完全可以抛开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从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及其诸多作品中,可以感知其中的人物形象特征,即一位穿着旗袍拿着书本的妙龄少女,走在极具复古味道的古巷中,慢慢地从人们旁边走过,美得动人,美得细腻,并且带有浓厚的高知味道与书卷气。林徽因给人的也是如此一种形象特征。谈起林徽因,人们可能更多地会联想到关于她和梁思成、徐志摩及金岳霖之间的复杂情感,因此便容易忽视她与众不同的才气的一面,例如林徽因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以及林徽因的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诸多新诗的创作。其实,在新格律诗中,林徽因的作品风格独特、出类拔萃,这不仅在于她洋为中用的新诗风格和出其不意的用法,还在于其中“爱”的深意。下面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例,探析林徽因诗歌的“爱”的深意、魅力和生机。

四月,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世界带着点点的笑意,那轻轻的风声便是它的倾诉、它的神韵。它是轻灵的,舞动着光艳的春天,千姿百态。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浮动着氤氲的气息。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黄昏来临后,温凉的夜趁着这样的时机展示着自己的妩媚。三两点星光有意无意地闪着,和花园里微微舞动的花朵对语,一如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圆月升起,天真而庄重地说着“你”的郑重和纯净。

一、花开四季花常在—爱的烂漫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花开四季春常在,流水无情草自春。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已经写明了时间—四月。四月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是花鸟鱼虫出没的时节,也是春雨淅沥的时节。在此诗中,四月的春是被林徽因笔下的笑声点亮的。“笑”是声响,代表了人们对春的热爱及内心的喜悦;“点亮”即由黑中闪现出白天,是光和色,这种瞬时的闪现过程更给予人们一种惊喜之感,犹如孩童得到梦想中的礼物一般惊喜地尖叫,让人猝不及防,但又豁然开朗。“轻灵”“春的光艳”“交舞着变”三处词语的搭配全然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悄悄地洞察着万千的生灵,并且在彩虹般的七色阳光下不停地变化着色彩。这种充满声、光、色的动态画面已然不是一个凡间的景象,更像是一处意蕴盎然的世外桃源,别有洞天。不仅如此,也有早晨天空中似烟似雾的云,这是触觉感知;还有傍晚能够被风吹着的那种“软”,那种慵懒;更有雨水溅落在花瓣、草叶上闪烁的星星点点。

在当时的文人中,林徽因算是际遇相对较好的一位,其一生都有着传奇般的色彩。也正是因为林徽因较少受到人生的波折,故而她的新诗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并极具色彩性的意境。她对于爱的赞颂,不仅是对自身浪漫爱情的歌颂,也是对未来充满想象的描绘。

二、朝阳夜深月沉沉—爱的隽永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除了那五彩斑斓的景色,更有那婀娜多姿、走路轻柔带风的美人,可望而不可即,因为她是那万花丛中的女王,头戴百花所织成的皇冠,远远地看,年轻中带着些许庄严。她不仅代表着作为女王的一份庄严,也代表着每天夜晚的月圆,美丽中又带着点儿孤傲与清冷。女王的脸像是冬天雪花融化后的那片鹅黄,带着淡淡的暖色,肌肤又如初春刚刚放出的新绿色的嫩芽,更像是水天相接,波光湖影下渐渐露出来的那朵白色的莲花,清幽而又高洁。一树一树的花儿开放,此时却又化作了春天里飞舞的燕子,停留在梁间呼唤:“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如此的呼唤声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林徽因内心对爱的一种表达,其情如爱一般隽永,像爱一般温暖,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里的女王到底指的是谁呢?那恐怕只有林徽因自己知道。在这里姑且可以理解为戴着皇冠的林徽因。无论是在建筑界,还是在文学界,她都是女王般闪耀的人物,一生都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林徽因曾被国家邀请参加多项建筑设计,同时也承担过抢救古建筑的使命,其在建筑领域的成就不亚于梁思成。由此可以说,鲜艳百花代表的是建筑,那顶皇冠或许正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作为“百花女王”,她当之无愧。

三、高知女性的代表∶林徽因—爱的渴望

爱可以是深沉的,但爱的范围也可以是博大的;爱可以是小情小爱,也可以是大情大爱。就如我国古时候许多被贬谪的文人一般,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其中有闺阁情愫、朋友情谊,亦有豪情壮志、家国情怀。同样,在林徽因身上也不仅仅有小情小爱,亦有家国大爱。林徽因身上的标签不仅是诗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她的墓碑上刻着的便是“建筑师林徽因墓”。林徽因之“爱”的深意,不仅是作为一个女性应有的浪漫,也有着對知识渴求的一种力量。

作为高知女性的代表,林徽因早年从事文学及美术工作,直到赴英国伦敦,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世界上还存在建筑学这一门学科,便对此产生浓烈的兴趣,想进入建筑系进行学习。但因建筑系当时不收女生,她只好默默旁听,后被导师发现其天赋得以担任助教。学成归国之后,她更是为中国古建筑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使生病卧床也不忘研究学术,林徽因精神的难能可贵正在于此。

而在诗中,林徽因对其中意象的塑造及诗的整体建构也颇具建筑学的特征。对此,我们不仅可以发现林徽因的烂漫可爱,也可以发现她深沉而多知的一面。如此立体的人物特征,让林徽因整个人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吟诵这首诗,可以发现其中爱的曼妙、爱的深刻、爱的隽永和渴望。那种爱,不仅仅是基于自身的小情小爱,其中也有很多对国家及民族大义的热爱之情。

同样,从林徽因不辞辛苦赴祖国各地进行新老建筑考察的身影中,我们可以发现她对于建筑学强烈的热爱。这种对知识的爱,对知识的渴求,是许多同时期女性可望而不可即的。她的爱的范围是非常广的,不仅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对物品、对无形物质的一种眷恋与渴求。这样一种探究精神,让林徽因达到了其他女性所无法达到的境界;也正是对爱的渴求,让她创新了诗歌形式,也使得当时群星荟萃的诗坛发出更加夺目的光亮。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

猜你喜欢
林徽因女王首诗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
《上课没人抢》
“女王”
我想写首诗给你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且以优雅过一生
女王之忠犬
女王之忠犬
轻女王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