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1-01-18 08:26戴南海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准确性容器水质

戴南海

(南雄市环境监测站,广东 南雄 512400)

环境保护已逐渐成为国际性热点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更要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的防范和治理。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一些部门和单位往往会走入“重治理,轻监测”的误区,实际上只有全面加强水环境的监测工作,才能方便政府部门与环保机构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水污染治理方案。本文分析水质监测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具体技术问题,并且探讨相关应对策略,为提高水质监测质量,保障水资源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1 水质监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1.1 采样问题

采集样品是水质监测工作的首要环节,采样结果直接影响最终监测结果。倘若监测人员没有采用适当的采样方法,或者未控制好采样频率、未合理选择采样点位,得到的样品就会缺乏代表性。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需了解完成采样后选择的容器、储存方式、运输方式等内容,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偏差[1]。

1.2 实验室环境的影响

完成采样后,需进行实验室分析,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实验的场所,其环境因素,包括粉尘量、温湿度等均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倘若未有效控制采光面积和强度,样品的温度和湿度会出现较大的变化,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最终得到的水质分析和评价也是错误的。

1.3 试剂和仪器的影响

实验室分析环节会用到各种水质检测试剂及容器,倘若未合理做出选择,水质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就会随之降低。从试剂配制方面来说,监测人员进行试剂配制时,若使用了有杂质的原料,其纯度和精度必然不符合要求,最终得到的检测结果也是错误的。实验室分析离不开各种仪器,如果工作人员未定期矫正和维护仪器,其精度就达不到标准要求,样品检测结果也会受到影响[2]。

1.4 监测期间存在的问题

监测人员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必须按照相关流程规范操作,否则就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继而也就无法准确计算出样品中各种污染物的成分与含量。虽然有一些指标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实行检测,但还是有许多项目要求人工检测,如果监测单位缺乏明确的监测指标、标准等内容,就会导致监测人员无据可依,一旦出现错误操作就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5 数据处理阶段的问题

在水质监测工作中,获得数据并不代表工作的结束,接下来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才是重中之重[3]。试验检测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类多量大,有时杂乱无章,甚至还有错误,因此需对原始数据进行合理的修约和取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 水质监测工作中技术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提高采集样品的真实性

要想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的有效性,监测单位在安排监测人员采集样品时必须重视技术监测工作,提高样品的真实性。如果要在断面、河流处采集样本,那么在设置采样点时最好用垂线方式布设,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除此之外,完成采样后,监测人员要根据待检测指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容器放置样本,并且按照特定时间顺序放入相应的保存剂。负责采样的人员要有责任意识,在操作时遵循相关规范,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降低样本的准确性,保证顺利完成采样工作。

2.2 完善实验室的准备工作

实验室准备工作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为获得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监测单位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有计划地选择容器,认真观察和分析待检测物质的物化特性,选取合适的容器。(2)结合具体的水样类型,合理选择容器,选好各种容器之后先科学分类,再妥善摆放,避免在取用时发生混淆。(3)在检测样品之后,要及时彻底清洗容器,避免因残留样品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4)监测人员进行分析实验时,要确保使用试剂的纯度达标,比如试剂发生蒸发时纯度会发生变化,必须再次检测其是否合格,确定满足标准要求才能使用。

2.3 全面优化样品分析工作

水质监测工作的关键环节就是样品分析,全面分析样品才能得到水质信息数据,从而判断水体的综合性能与整体情况,所以监测单位要优化样品分析工作。(1)监测人员在测量时必须认真读取数据,二次观察、核实后再记录结果,避免发生人为失误导致数据偏离实际值。(2)监测人员在进行分析时不能采用经过预处理的样品,分析回收率时同样不可以用经过预处理的水样。(3)如果样品组分不均匀,那么检测时就不可以仅取其中的某一部分,必须全面检测整个样本。(4)检测样本时,外界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标准溶液与校准曲线发生变化,所以监测人员要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好外界温度。加强样品分析是非常重要的,2019~2020年南雄市水质监测及处理结果见表1。

表1 2019~2020年南雄市水质监测及处理结果

2.4 有效处理数据审批报告

监测单位在处理水质监测数据时,要确定好保留几位小数等问题,并且要明确这一环节中的人员职责,除了数据处理人员还要安排专门的审核人员,倘若在审核时发现错误,那么就要找到相关负责人,要求其签字并更改,之后再重新审核,直到结果无误。因为水质监测结果是通过报告的形式呈现的,所以监测人员要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尽可能反映出各个监测环节的情况,只有具备完整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报告才能通过审批。

2.5 科学应用信息管理技术

随着行业重视和技术进步,水质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检测技术和监测能力亦不断提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验室的检测规模也不尽相同。所以各监测单位要依靠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移动系统,有效加工和处理信息,提高水质监测效率。具体而言,监测人员可以用便携式的分析仪进行现场监测,拍摄照片及视频等作为材料,并将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至信息管理中心[4]。除了能自动采样外,还可以借助检测仪器、信息技术等实行自动监测,提高监测工作的全面性。

3 结语

总之,要想保护水资源,就不能忽视水质监测工作,监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成效。在新时代背景下,水质监测工作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监测单位要做的就是积极优化技术手段,提高采集样品的真实性、完善实验室的准备工作、全面优化样品分析工作、有效处理数据审批报告、科学应用信息管理技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水质监测工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为水资源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准确性容器水质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基于地下水水质检测方法的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难以置信的事情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米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