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西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2021-01-18 03:23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铁西区系重点保护

曹 雪

(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林场,黑龙江 同江 156400)

1 研究区域地理概况

铁西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密山市西部,距密山市约2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31°25′41″~131°35′44″,北纬45°29′31″~45°34′41″。东部与二龙山林场接壤,南部与连珠山林场毗邻,西部与三道岭林场相连,北部与密山镇相邻。保护区东西长13km,南北宽9.5km。林地总面积为7278.97hm2,其中核心区2510.87hm2、缓冲区2419.98hm2、实验区2348.12hm2。

地形属于低山丘陵平原区,为三江平原大地貌中的一个单元。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由于受中生代晚期燕山构造运动和第三、四纪新构造运动及湖泊积沉的影响,呈现出高低相间型地貌特征。

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少雪;夏季温热湿润,雨量充沛;春秋两季短促,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易干早。纬度较高,由于受到太平洋环流和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双重影响,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2.5至3.1℃。全年有5个月的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平均温度21℃,≥10℃活动积温为2400℃至2564℃,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无霜期为106至151天。全年总辐射量为120千焦/cm2,主要农作物生长季太阳总辐射量在6至9月间为50-55千焦/cm2。日照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年日照时数为2467~2576h。年蒸发量为1200mm左右。全年盛行西北风和西风,平均风速为3.9~4.6m/s。

保护区内河流为塔头湖河,属穆棱河水系,是乌苏里江左岸的最大支流,其发源于穆棱市境内的窝集岭,由南向北流经鸡西青龙山折而向东,流经鸡东县流入密山县内,横贯密山县中部,流经长度180km。

2 植物资源

密山市属于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红松—阔叶混交林是本地区的顶级森林群落地带性植被。全区共有有林地5926.66hm2;人工造林未成林地81.83hm2;无立木林地6.09hm2;宜林地2.21hm2;辅助生产用地1262.18hm2[1]。

2.1 植物种类

根据二类调查数据和以往数据资料分析,铁西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530种,占黑龙江省总物种的(2016种)26.29%,隶属于98科,289属。其中蕨类植物12科、17属、22种;裸子植物1科、3属、3种,被子植物85科、269属、505种;双子叶植物69科、201属、395种,单子叶植物16科、59属、110种[2]。被子植物主要分布在菊科、禾本科、莎草科。

2.2 植被主要类型

保护区地处完达山余脉那丹哈达岭南麓,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86%,海拔高度224~506m,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保护区主要以阔叶混交林及人工林为主。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9个群系,23个群丛。

2.3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根据《中国珍稀危保护植物名录》(一)(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87)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林业局、农业部,1999),共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水曲柳、黄檗、钻天柳、紫椴、红松、野大豆、乌苏里狐尾藻和北方黑三棱(见表1)。

表1 铁西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保护植物Tab.1 National Protected Plants in Tiexi Nature Reserve

3 动物资源

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亚区。共有兽类5目12科40种,鸟类17目43科200种,爬行类3目4科13种,两栖类2目4科8种,鱼类5目11科44种,圆口类1目1科1种。

3.1 兽类资源

保护区中以啮齿类和食肉类居多,分别有16种和13种,各占本地兽类总数的40%和32.5%。主要有:黑熊、獐、狍、野猪、紫貂、水獭、黄鼬、伶鼬、豹猫(山狸子)、缺齿鼹、灰松鼠、花鼠、东北兔、貉、獾、狐狸、大林姬鼠、褐家鼠等。

3.2 鸟类资源

鸟类有200种,从区系成分来看,属于古北界成分的有159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79.5%;属于东洋界成分的有3种,占1.5%;属于广布种成分的有38种,占19.0%,主要以林地鸟类为主,共113种,占本区鸟类种数的56.5%(见表2)。

表2 铁西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Tab.2 Bird fauna of Tiexi Nature Reserve

3.3 两栖及爬行动物资源

根据资料和考察发现,现有两栖类8种,占黑龙江省两栖类总数12种的66.7%;爬行类13种,占黑龙江省爬行类16种的81.3%;绝大多数属于古北界,个别古北界、东洋界均有分布。

3.4 鱼类资源

鱼类44种,按起源、地理分布和生态特征,可分为上第三纪区系类群、北方平原区系类群、北方山区区系类群、江河平原区系类群和亚热带平原区系类群。

3.5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4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为梅花鹿(Cervusnippon)、金雕(Aguilachrysaetos)、丹顶鹤(Grusjaponensis);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9种,如棕熊(Ursusarctos)、猞猁(Lynxlynx)、马鹿(Cervuselaphus)、红角鸮(Otusscops)、大鵟(Buteohemilasius)、游隼(Falcoperegrinus)等。

4 保护措施

1)通过建立完善保护管理体系,根据资源保护的需求建立管护站和检查站,依据资源特点和分布状况,完善监测站、管护站、检查站的相关设备,建立定期的巡逻制度和不间断的瞭望监测体系;

2)建立适当的共建、共管制度,发动周边居民及热心环保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自然保护的责任;

3)制定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管理方案,健全的规章制度;

4)组建强有力的保护队伍,加强保护区的巡逻和管理。通过合理的保护措施,最大程度的保护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

猜你喜欢
铁西区系重点保护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修订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1日修订)
DISTRICT CHAMP铁西冠军
DISTRICT CHAMP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重点保护
沈阳铁西:中国工业大遗产(四)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
连作烟草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T-RFLP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