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户外游戏真正“活”起来

2021-01-18 23:33张小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材料探究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幼儿的户外活动形式也从单一的体育锻炼逐渐向多元化的自主游戏转变。如何让现有的户外活动更多的呈现自主多元,确立儿童立场是基础,而儿童立场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种竭尽全力鼓励、激发、支持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的精神。我园基于“立足儿童立场,创生户外游戏”的园本优化思路,尝试充分挖掘、利用园所户外环境教育资源,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保障幼儿户外游戏时间,期望让儿童在场景中创生多样的游戏玩法、充实游戏内容、关注儿童的现实需求。同时,在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形成园本化的户外游戏活动组织实施模式,达成师幼共同成长的目的。

一、以专业书籍链接经验,解读内涵

为深化教师对户外活动的深度了解,实践解读“户外活动”一词,我们推荐教师阅读学习《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游戏》《与幼儿一起发现自然》等专业书目,通过互学共享、问题对话等形式,重新认识户外运动与户外活动,全面提升专业知识与能力,重塑教师观念改变教师教育行为。

反观幼儿园现有的游戏区域现状,各个年级组分别进入各大游戏场,基于观察研讨充分挖掘梳理,对每一个区域围绕材料与数量、特性与玩法、对幼儿的发展点等维度进行深度分析,全面细致地审思户外区域场地,提出集体的思考方向。

二、据跟踪观察梳理问题,洞悉审议

放手游戏,不是放任自由,而是要求教师做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幼儿游戏中的精彩行为。我们首先通过组织学习观察相关理论,引导教师明确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接着将观察方法付诸实践,设计游戏观察记录表,按区域分工进行观察,定点定人,以照片、摄像、文字等多种形式如实记录幼儿游戏情况,在幼儿的现实游戏状态中发现问题。

针对教师观察列举的问题,我们开展现场同伴互助式审议研讨,让教师各抒已见,分享观察经验,分析观察实录所反映的幼儿行为,进而更好地运用观察来了解、支持幼儿游戏,梳理户外游戏場调整的策略。

(一)调整布局户外场地位置,整合功能,化零为整。

我园的户外游戏环境包括操场、花岗岩硬质地、天然草地等区域,我们组织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户外审议,依据场地功能进行优化整合,调整布局了自主体能游戏区、组合器械游戏区、光影创意游戏区、山坡挑战游戏区、疯狂沙水游戏区、自然探秘游戏区、艺术表现游戏区八大户外活动区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游戏的需要。

(二)重新审议体能组合运动场,划分目标,因地制宜。

首先我们确定“错时活动、循环游戏、传承创新”的整改思路,基于教师体验式教研,不断调整优化三个年龄段体能大循环的结构,划分场地运动项目,丰富盘活材料和器械,增添适宜的自然元素,鼓励自主选择创意玩法,增加体能锻炼区的游戏性和挑战性,并提倡教师捕捉场地的创意玩法及时进行群内分享,形成全员共享共建共提升。

(三)全面梳理场地材料价值,优化方式,支持探究。

我们针对各个场地上的材料价值进行全面梳理,在观察幼儿游戏的基础上,为支持幼儿开展开展多样化学习提供无限可能,我们在各个游戏场上投放了书屋、鸟屋、昆虫屋、彩色片、绸带、软镜子等户外探究类材料,提高孩子们对自然的认知,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游戏场上随处可见观察、探究、记录工具,使游戏场成为了审美、学习、游戏的综合场所,逐步构建真正的户外“生趣”环境。

我们通过师幼审议,初步调整了户外游戏场的布局、功能及价值。同时,老师们逐步改变了对游戏的管控行为,真正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倡导“闭上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尊重、相信儿童,只有教师在思想上的认同转化为实践动力,才能有效改变教育行为。

三、依园所环境因地制宜,点亮户外

如何高效而巧妙地利用户外空间,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大胆创造,使之成为多元的体验场、快乐的游戏场?是我们接下来优化户外游戏场的研究重点,我们继续基于户外观察,要求教师进行即时性的游戏观察行为研讨,随时进行支持策略补充,倡导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挖掘户外空间的利用价值,因地制宜,点亮幼儿户外游戏。

(一)因开放而追随---“乐乐”拓展运动场

我园采用开放式循环路线,串联幼儿园三个运动场地,以“开放的时间、环境与人际关系”使幼儿在自主选择器械和自由交往中,获得运动快乐经验。

1.“器械大变身”--- 关注材料功能的开发,发展基本动作

在操场二的体能循环运动场,我们根据混龄游戏的实际,首先提供不同层次的运动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借助运动器械摆放、搭建、组合为不同身高、体能基础的活动游戏;其次,材料和玩法体现多样性,孩子们利用拔河绳与器械框的组合,变成“勇士”勇闯“黄金岛”,利用软垫与PVC水管的组合,变成“轮船”横渡“大运河”。

2.“情境大联盟”--- 利用天然野趣的场景,体验运动趣味

我们将山坡区、道路区、滑索区以情境串联起来,创设富有野趣的运动环境。派送员载着外卖走过弯曲的“小路”与陡峭的“高山”进行宅急送;花果山上,“猴王”正在指挥小猴迅速穿越山谷,孩子们在情境性的自由游戏中感受游戏趣味。

3.“动态拓展营”--- 更新的游戏主题,拓展游戏内容

我们尝试根据主题变化添加不同辅助物,呈现不同的游戏场,孩子们利用树林天然地势创新玩起了野战营游戏,新撑起的帐篷被孩子们命名为指挥部,里面张贴着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以及自制的指挥沙盘,既可以讨论战略又可以实练;合作搬运来的轮胎和攀爬梯自然成了实战演习时的碉堡,各种水管、树枝变成了先进的枪支武器,当然还有自制防弹衣、简易急救包等游戏小创意,幼儿自行分队,分配角色,搭建区域;战壕游戏加入障碍墙油桶瞬间变身为“CS童乐会”,提供云梯架子立刻变身为“消防队员救火”……如此玩法,小树林在孩子们地游戏创造中变得热闹非凡,其乐无穷。

只有赋予户外活动空间更多的情境性、游戏性、故事性,营造有趣、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并追随幼儿的需要不断变化,帮助他们在自由选择、自主规划的过程中体验探索与创作的乐趣。

(二)因需要而支持---“亲亲”自然探秘园

我们以拓展“户外游戏场”项目着手研究,借助幼儿在户外游戏的真实创意故事,自然形成了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游戏场:融游戏与探索、运动与休闲为一体的活动空间,丰富户外“百寶箱”,补充班级“资源库”,不断满足户外多种形式游戏内容的生发,给幼儿更多探究学习的机会。

幼儿园自然草坪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在开放闲适的空间下,教师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引导幼儿开启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拓展其学习经验。丰富的材料记载着追随孩子学习与发展的足迹。

1.工具性材料的支持:“小小发现者”---在自然情境中观察表达

幼儿融入草丛花境中,闻泥土青草的甜香,听虫鸣鸟叫,观蜂飞蝶舞,小小昆虫屋的投放吸引了众多幼儿的关注,有的捉虫、有的扑蝶、有的讨论虫儿的家到底在哪;幼儿在一次次观察发现中记录表达并获取新经验,自然生动的情境使幼儿的观察学习更轻松愉悦,自主表达更有趣味。

2.替代性材料的补充:“创意趣玩家”---在开放材料中创造表现

一号操场的自然草坪区上,木头、支架、软垫、鹅软石等材料也成了孩子们户外建构的资源,孩子将其组合搭成了餐桌、滑梯、钻爬器械等,玩起了娃娃家、游乐场、扬帆起航的各种创意游戏;地垫、旧衣服、旧围巾、吸管、松果等生活松散物件,在孩子们手中成为了艺术创造的灵感,他们随意组合、移动、联结与材料进行对话,促进了幼儿专注、想象、创造等认知品质的发展。

3.支架性材料的提供:“游戏小顽童”---在观察探究中自主挑战

东边长廊的小山坡,原本孩子们只是在上面进行攀登游戏,用心的老师突然发现经常有孩子借助上坡的坡面斜度用小泥块进行滚动游戏,就这样,随后的游戏中教师提供了软管、小球、滚筒、木板等,孩子们借助不同材料玩起了“小球快跑”的比赛游戏;用布、报纸、硬板纸、塑料盆等玩山坡滑草游戏……如此玩法,小山坡一下子“活”了起来。孩子们的“小山坡”游戏甚至延伸到了室内,他们借用软垫玩起了自制“滑梯”,坡面攀登、斜面滑行样样都能挑战。

(三)因兴趣而融合---“悠悠”童心创意区

户外不同场地的自然环境与材料、幼儿的已有经验,都会随着游戏中一个又一个兴趣点的生发而融合,在想象与创造、合作与交流中迸发更多的思维火花,促进幼儿的探究与学习。

1.“光影之舞”---感知与体验,激发科学探究意识

孩子作为天生的艺术家,对光影有着特别的兴趣。幼儿园一进门处有园子里唯一一块花岗岩硬质地,幼儿用各种新鲜的方式在上面体验光的神奇:为什么会有影子?我给影子画个表情;用积木搭出各种形状的同时,也会观察到不同的影子;玩偶在阳光下的影子轮廓,孩子们可以观察纸上的形状与真实玩偶间的差别,让孩子获得对形状的最直观感受;巧借无障碍通道边栏杆影子的形状表演弹钢琴;

孩子们的光影探究还延伸到了室内,我们把午睡室的空间改造成了昏暗的“放映室”,孩子们在里面玩着光影捉迷藏,探索手影的小秘密,自导自演着属于自己的小故事;用荧光棒折成喜欢的图案黏贴在身上变身成为荧光小人,跟随音乐欢乐舞动;杯底画上图案在“暗箱”里打开探秘手电筒,一起寻找纸杯与光影的秘密。普通的材料加入了光影的变化,让孩子的游戏增加了更多维度的认知,获得了有趣的学习经历。

2.“水印之歌”---欣赏与表达,丰富艺术创造体验

创意还未停止,除了光能找出影子,水可以洒出影子吗?孩子们在水泥地面通过洒水观察,借用各种低结构松散性材料玩起了地面借形想象表征。水的借形给孩子带来了无尽的创意与想象,低结构材料与水印的组合演变成了一场“艺术大秀”。

我们的户外游戏研究以成就属于孩子的“真游戏”为努力方向,适时、动态地对幼儿户外环境进行持续调整,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从教师审议到儿童创意,我们坚持游戏环境的改造或产生是由幼儿主导的,而非成人设计,教师始终站在幼儿身后观察追随并支持。我们学着放手游戏,看懂游戏,发现了不起的幼儿,再学着读懂幼儿、回应幼儿,实现师幼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姓名:张小红 性别:女 籍贯:江苏 学历:本科 职务:业务园长 职称: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材料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