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思政”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021-01-18 23:33毛婧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德育

毛婧

一、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隐性教育,我国古代的“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一系列典故都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一理念的合理性”。现如今,有学者认为,课程德育就是学校将每门课程都作为载体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在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知过程中获得道德启迪,培养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正确态度,并与之形成和谐的关系。课程德育通过学生在校最主要的活动一课程学习来进行道德教育”。

对于“课程思政”这-全新教学理念的见解,国内学者可谓是众说纷纭。北京大学孙蚌珠教授认为,思政课程属于思政理论教育课程体系范畴内,而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体系。他把课程思政视为教学体系,也就意味着课程思政需要与各类其他课程相互融合、渗透才能将育人效果发挥到极致。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不是说要增加一门新课程,也不是增加一项新活动,它是- -种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课程观念,是要把各门课程放在“大思政”的大环境中进行思想渗透,从而最终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而“大思政”这一理念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早在1980年的时候,严求实也认为,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相互结合,就应当自始至终利用一切思政元素进行渗透。其他言论包括唐凯林1988年主编的《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学》、姜玲玲2012年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等,也能体现“大思政”这一理念。

目前,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作为载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去挖掘高校所有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国内学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包括高德毅(2017)的《课程思政一--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陈道武(2017)的《课程思政一-高校全程全方位育 人的有效途径》以及闵辉(2017)的《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等。对于高校“课程思政”渗透方式方面,国内学者通常都是对单门具体课程进行研究。例如,高燕(2017)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李国娟(2017) 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陆道坤(2018)的《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一一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以及匡江红(2018) 的《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等。也有一些学者针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者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小到各界专家,大到国家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视。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应当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关键位置,应当坚持教书与育人相互统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中央16号文件还明确指出,要把高校学生的思政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也能自觉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并且还强调,高等学院的每门课程当中都有育人功能,所有的教师都应当学会教书育人。

二、国外研究现状

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尔夫·泰勒曾表示,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十分必要,高校的思想政治资源开发应当做到以下三者结合。第一,无论是社会科学课程还是自然科学课程,都应当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第二,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价值引导、道德师范作用:第三,创新课程设计,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时刻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并能深度拓展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时刻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就是把生命交给孩子四。这与我们今天谈的“ 立德树人”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往往会误认为它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丝毫不沾边的。但是在1990年,郑永廷便撰文解释了这- -说法,他认为美国高校不但有思想教育的存在,而且还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对美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培养美利坚合格公民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也指出,美国人比世界其他任何民族在表达对民主意识形态信仰方面更具有一致性,这是一个拥有高度意识形态的国度,这个民族的人们拥有同样的意识形态,即相信民主的意识形态。同时,与中国高校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现状相比,美国的大学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文、自然、科学和宗教等课程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压董勇.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5):90-92.

2.周晓静.课程德育: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2).

3.李鴻义.漫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兼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渗透性和咨询性模式[J],学校思想教育,1993,(5):2-5.

4.詹鹏,邵献平.论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融合一构建高校德育教学共同体[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5.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02)114119.

孙友余,等.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8.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德育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