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021-01-18 22:18韩伯成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摘要:科学家精神,既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就要充分认识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要深刻领会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搞清楚怎样才能做到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才能把党中央倡导的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落到实处。

关键词: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既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新的时代,我们就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新時代科学家精神。

一、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1.继承光荣传统的需要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就需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们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长期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秉持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博大的学识水平、宽广的科学视野,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李四光、中国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称为导弹之父的钱学森、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都是全社会学习效仿的科学家典范。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们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课题和关键的核心技术,从而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荣光。

2.肩负历史重任的需要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接过前人的精神火炬,不负众望、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涌现出以南仁东、黄大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以丰硕的科技成果,诠释了心有大我我将无我、身怀报国的浓烈情怀,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坚挺脊梁。面对新时代赋予的科技重任,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仍需要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从而不断地取得更加骄人的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亦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途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中走在前列,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3实现薪火相传的需要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就要努力做好薪火相传的接力工作。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修权》中写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科学事业是接力事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一场接力跑。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推动科学事业拾级而上、登高望远。进入新时代之中国,我们越是对人才需求迫切,就越要按《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所要求的“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就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努力做到慧眼识才,言传身教,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特别是,许多重大科研项目周期长、跨度大,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当好领路人和“铺路石”,做好传帮带,完成老兵新传、跑好接力跑,赢得接力赛,其意义不言而喻。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卢永根院士,毕生致力于破解人才断层困局、破除论资排辈旧俗,甚至在罹患重症之际,还捐出毕生的积蓄,用来奖励贫困学子与优秀青年教师。他的心意之深,他的眼光之远,他的深谋远虑,令人感叹,令人佩服,令人敬仰。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中,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的旧观念,打破各种利益纽带的旧关系,营造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公平公正环境,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努力做好薪火相传的百年大计工作。

二、要深刻领会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2019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倡议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个关键词为内涵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具体内涵就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1.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就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爱国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

2.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就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是科学研究最鲜明的禀赋。科技工作者要有勇攀高峰,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敢于提出新思想,开辟新做法,探寻新方法,在独创原创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以更强的担当,更大的勇气、更高的标准、更硬的作风,切实履行好创新之职,尽好担当作为之责。

3.求实精神

求实精神就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原动力。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科学是发现规律,揭示事物最本质、最普遍的原理。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新时代科学家秉持求实精神,就是要永葆好奇之心,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在科技工作中,尊重科学发现的规律,客观诚信,不浮躁求成,不急功近利。特别是在涉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生物技术的研发时,不逾越伦理和法律的底线。

4.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就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是成就科学家高尚人格风范。习近平同志指出:“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谈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名利,不争功,不诿过是岗位职责所在,也是一种精神境界,人格修养,只有淡薄名利才能无私奉献,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加坚定。爱因斯坦也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工作着要有价值,而这种价值以为百姓、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来体现。

5.协同精神

协同精神就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之必需。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不难发现,哥白尼等所处的时代,主要是科学家个人探索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家单打独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科学家之间、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甚至国家政府之间的团队合作、集体攻关成为时代潮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能够取得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离不开每位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彼此的团结与协作。

6.育人精神

育人精神就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是关乎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科学是一项不断继承不断超越的事业,是甘当人梯的前辈和不断超越的后辈教学相长的过程。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价值。科学家精神中的育人精神体现在科学家们拥有着崇高道德品质,是青年成长成才路上的榜样和道德标杆。培育时代新人,就要大力发掘科学家精神蕴含的丰富育人价值,发挥好广大科技工作者领路人的作用,为培育新时代有本领的青年科技人才铺路架桥,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强大的新生力量,从而保障我国科技事业能够代代传承下去。

三、怎样做到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1.弘扬科学家精神,要以科研人员为主体

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先进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而且是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的主体。广大科技工作者应以习近平总同志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重要遵循,以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六种精神”及其他要求为具体的践行目标,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必修课,自觉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

2.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有良好的科学氛围

良好的科学氛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素质优秀科技人才大量聚集形成的以高知识密集度和高目标创新活动为特点的环境。二是为优秀科技人才所提供的跨学科自由、宽松的学术思想交流、碰撞,以及竞争和合作兼容的环境。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大量庞大而复杂的难题,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良好的科学氛围中才能加以解决。

3.弘扬科学家精神 要以爱国主义为底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的科技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从老一辈科学家如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等,到南仁东、袁隆平、黄大年等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他们是科学家精神的塑造者、传承者和践行者。他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回应时代和国家的召唤,铸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

综上所述,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就要充分认识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要深刻领会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搞清楚怎样才能做到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我们只有这样,才能把党中央倡導的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韩伯成,1962.6,男,汉,河南省上蔡县,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