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1-01-18 22:18赵卓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关键词:启发廉政思考

赵卓娟

摘要:习仲勋作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之一,在长期的廉政理论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廉政思想体系,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习仲勋实事求是、矢志不渝践行群众路线,忠于奉献、执着坚守责任担当,一心为公、大力主张严惩腐败,言传身教、注重清廉家风建设等廉政理念,充分彰显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以及一位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对于当下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基于习仲勋廉政思想的启发,从理论与现实入手,试图为当下如何加强廉政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廉政,启发,思考

习仲勋出生于国内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时的中国,经济衰败、动荡不安;那时的三秦大地,民生凋敝、哀鸿遍野。陕西作为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省份之一,境内各种革命力量与当时的反动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奔走在外的父亲习宗德常将自己的见闻讲给习仲勋听,这些社会见闻深深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他憎恨黑暗、向往光明、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性格从此形成。”[1]他的出生,就注定与革命运动分不开,注定将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一、树立以民为本的群众观

纵观习仲勋的一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解放时期,无论是主政地方还是位居中央,无论是身居要职还是边疆一线,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用自己对老百姓真挚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然而,如今的年轻干部多数是“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缺乏实践经验,对基层情况不甚了解;由于日常事务繁琐等客观原因的制约,待在机关多、深入基层少,忙于事务多、解决群众所需少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党的生产不再受到直接威胁了,脱离群众的危险成为最大的危险。毛泽东曾把共产党比作“种子”,把人民比作“土地”,要求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深深植根于群众,战争年代是这样,和平年代也必须是这样。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仍然是亿万群众。这就要求党的干部,到群众中去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要善于发挥群众本身的力量去解决群众所需,人民中产生的一些模范,他们的作风和工作艺术,有很多也是值得干部学习的。此外,将分管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处理群众问题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善于研究典型、交换经验,工作中要突出重点先试先行,探索路子,总结经验。

二、树立忠诚担当的价值观

习近平写给习仲勋的拜寿信中谈到,“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父亲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关于习仲勋的生平,中共中央给予这样的评价;“习仲勋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公道正派,顾全大局。他谦虚谨慎,任劳任怨,淡泊名利,能上能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不居功,不护短,爱护干部,关心青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疾苦,与工农群众、民主人士、文化艺术界和宗教界等各方面人士坦诚相见,广交朋友。他办事严谨,宽厚待人,实事求是,严于律己,为政清廉,生活俭朴,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2]习仲勋之所以德高望重,深受拥戴,归根结底在于他有着正确而坚定的价值观。领导干部既是人民的公仆,又是国家事业的骨干。领导干部是否牢固树立和带头践行正确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党的事业的成败。作为领导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要抵制腐败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领导干部的价值观通常包括群众观、政绩观、权力观、名利观等,领导干部的价值观一旦出了问题,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就会随之而来,损公肥私、以权谋私、见利忘义、贪赃枉法等也就相随相生,误党、误国、误民、误己也就不可避免。而“上行,下效,存于中,形于外”,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已然扭曲,其所作所为、所言所行,带给组织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也就不言而喻。

三、树立公正清廉的权力观

习仲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但他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永远值得共产党人学习和效仿。古来士人皆视“公正清廉”为“士君子之大节”,以生死事小,视清名为大,充分说明了古代士人心中对“清廉”的崇尚,唯有守住清廉的底线,才能在从政的道路上走稳走好。古人尚有如此觉悟,历史也从不缺少教训,但是仍有很多人在贪腐之路上越走越远,究其原因,就是丧失了崇廉拒腐的信念,从而沦落腐败的深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纵观历史,廉洁始终是主流,腐败则为人所痛恨。党员干部能否保持为政清廉,秉公用权,首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用权观念,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时刻警惕权力异化,这样才能有效地堵住腐败的源头。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于民,也可能劳民伤财;既可帮助领导干部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也可能将领导干部腐蚀得面目全非、体无完肤。领导干部应把为群众服务、帮百姓解难作为用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并将权力看作是一种责任和约束,在法律、制度和政策的范围和允许的条件下,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用好权,不玩忽职守、不滥用权力、不越权行事,更不以权谋私,从而维护领导威信、增强党的公信力。

四、树立从严治家的家风观

在生活中,习仲勋将共产党人的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为一体,对家人百般关爱的同时,更是严格要求,不仅教育子女要勤俭持家、夹着尾巴做人、谦让待人等等,还坚持做到公私分明、绝不以公谋私,他没有给予家特殊照顾,没有留下巨额财富,唯一留下的就是好名声,而这正是作为父母留给子女最为珍贵的财富。习仲勋的家风凝聚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经验与智慧,在新时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领导干部家庭由于社会地位特殊,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容易滋生一些不良习气,同时他们也面临比别人更多的诱惑。而领导干部多忙于工作、事务繁多,往往无暇照顾子女,怀有“愧疚”、“迁就”心理等,一味地通过物质满足来表達对子女的关爱。“家族式腐败”多伴有家风不正、家教不严,领导干部和家属子女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突破纪律底线,一同步入腐败的深渊。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家风问题时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和万事兴’的价值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3]家庭是关系到干部廉洁与腐的关键,正所谓治国必先齐家,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态度和做事方法。作为普通家庭要高度重视家风,对于领导干部家庭更应如此。领导干部应该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亲情观,端正金钱观和名利观,妥善处理权与责、名与利、公与私、情与理的关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高尚风范去影响和带动家庭成员。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领导干部带好头,牢记党的重托、组织的厚望和群众的期盼,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自警、自励、自省、自净,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才能营造良好的家风。

参考文献:

[1]《习仲勋传》编委会. 习仲勋传: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新华社.习仲勋同志生平.[EB/OL].[2009-06-09].中央政府门网.http://www.gov.cn/test/2009-06/09/content_1335412.htm

[3]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2015-02-17].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2/17/c_1114401712.htm.

猜你喜欢
启发廉政思考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廉洁文化新春行川城劲吹“廉洁”风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廉政领导力有助于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