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法治保障

2021-01-18 22:18张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关键词:法治保障法律援助乡村振兴

张薇

摘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根据国家的号召与政策方针,美丽乡村建设也在进行当中。而美丽乡村不仅仅是乡村建设的整齐划一、

环境的美丽整洁,更包括乡村村风的文明。在当前,农村中仍然存在法律纠纷问题,而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不仅深入的了解到农村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有哪些,而且对农村法治保障提出了建议。本篇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对乡村振兴和法治等核心概念进行介绍和理论研究,探究乡村振兴和法治保障之间的重要关系,并且结合实际,还将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及现行的政策、法规对具有代表性的吴忠市红寺堡在加强乡村法治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红寺堡对法治意识不强、普法保障不足、基层组织定位不准、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等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获得重要启示,提出要加强完善乡村振兴立法、加强普法宣传、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强化执法规范与监督以及坚持法治与自治、德治相结合等措施。

关键词:法治保障  法律援助  乡村振兴

一、背景分析

(一)时代背景

在早些时候,三农问题就是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这更关乎国计民生。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此项提出对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意义重大。我们国家本就是农业大国,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等诸多因素,农村人口教育程度和收入较低,正因为这样,导致村民在发生矛盾纠纷时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只有我们深入了解农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面临的真正困难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直播带货、农产品销售等。城市化的脚步从未停止,并且我们更应该可以注意到,乡村在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发展都严重滞后于城市,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以至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这就影响了法治农村建设的进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就是保障和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步骤,就是我们要加强法治保障建设,从而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

脱贫攻坚以来,红寺堡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法治意识薄弱、法治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组织行政化明显等问题。红寺堡农村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但是,移民人口又聚集,具有欠发达地区县域乡村社会发展的典型特点。应该如何加强法治保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乃至全国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调研地背景

本项目调研地点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地区,红寺堡辖区人口较多,属于移民开放地区,人员冗杂,邻里之间不熟悉,因此产生的纠纷较多。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1.通过调研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民法律观念过于薄弱。在遇到矛盾纠纷时,部分民众仍然不愿使用正经正规途径去解决问题,还是采用老一套的解决方式。这样的解决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长此以往,矛盾就会越来越深。

2.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由于部分农村条件落后,并没有完备的设施和丰富的资源,导致农民遇到问题无法解决,不知道该找谁去解决问题。据了解,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乡村,大多数偏远落后的村庄几乎都存在着同样的困扰,长此以往,就使得民众养成了遇事不找法的不良习惯。

3.在农村中出现的问题其实仅仅是债权纠纷、赡养和抚养义务、还有一些遗产纠纷,而且大多数问题都仅仅只是邻里之间发生的小纠纷。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小纠纷,使我们生活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不断恶化。

二、调研地法治情况

(一)民法典进生活

“这场脱贫攻坚战没有局外人,政法机关忠诚履职,勇担重任,为困难群众送上了法治关爱与温暖。”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宗胜对《法治日报》记者说[1]。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对于民众而言,更是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一种无形的保障。而对于我国法律历史而言,民法典更是一部见证历史的史书。

根据我们的调查与了解,7月15日,红寺堡区人民法院干警利用下班時间,在红寺堡区罗山花园广场附近为附近居民讲解民法典,解答生活中的法律疑惑与困难。红寺堡区法院干警为前来咨询的当地居民认真耐心地讲解和介绍民法典,以及民法典的重要价值意义。同时也以身边的例子和当地方言,让民众了解新出的法律小常识,这样能更明白直接的为群众普及法律。同时,就群众最普遍在意的婚姻家庭关系、合同债务关系等法律问题,与在场的民众进行现场互动并且一一解答。同时,他们还注重宣传,在现场发放了许多有关扫黑除恶以及禁毒的宣传品,吸引了众多人驻足学习。根据我们的调查与走访,当时参加活动的大多数民众表示,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不仅能够让他们更直观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而且还是一种最有效的记忆方式。在这样的互动中,能够大大拉近“官”与“民”的距离,也拉进了民法典与大家的距离。据了解,红寺堡区法院将继续宣传民法典,开展普法宣传,以画册宣传、送法下乡等形式让民众了解民法典,使民法典“活跃”在群众的心里。[2]

(二)解决措施

我们前面提到,法治建设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还是农村问题,法治观念不够强,而要加强法治观念,我们能够做到的,不仅仅是普及法律,更重要的是,要使法律在民众的心里能够扎根,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法律去解决,这样才能达到法治保障的根本目的。只有知法才能守法,进而做到不犯法。根据红寺堡地区的情况,我们认真分析,作出了以下解决措施。

1.强化农民法律观念和意识

拿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一贯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有些农民宁愿请村里边儿能说得上话的“和事佬”出面解决纠纷,也不会想到用法律去捍卫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日复一日,这种解决方式就会成为农村的一种习惯。因此,加大送法下乡相关法治宣传,强化农民的法律观念和意识,提高农民的个人素质,使得法律深入农村地区,让法律在农村地区“流行”起来。

2.为农民提供咨询途径

很多农民因为没有途径去了解咨询法律问题,甚至因为请不起律师而放弃使用法律。在很多农村地区,因为经济条件稍微落后,地处偏僻,当地法治建设也就跟不上。因此,我们应该为农民提供一些解决途径,比如,联合当地乡政府在村镇设立法律咨询,可以利用大学生毕业生以及在岗律师下乡送法模式,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点,而且对于大学生毕业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过渡阶段,这样做不仅有利用农村村风建设,更能促进法治乡村的建设。还可以根据当地经济情况,提供热线服务开展法律热线,农民可以通过电话咨询,写信等形式咨询法律问题。

3.完善司法保障与分配制度

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在使用法律时,不仅仅受到人力的限制,也受到了财力方面的限制,再加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法律服务成本不断增加,这就导致一系列问题。法援资源无法满足,或者换句话说,适应不了急剧变化的社会对法律援助的需求。解决有限的法律资源与大量的法律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更好的推进法律进农村,建设法治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三、法律援助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红寺堡区法律援助中心办理了红寺堡镇玉池村近50位农户枸杞苗木买卖合同纠纷、新庄集乡杨柳村40多位农户葡萄买卖合同纠纷等多起涉及移民的法律援助案件,维护了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3]

(一)建设使用法律援助服务农民绿色通道

为了使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政府和国家应当在法律援助中心、农村法援站开设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案件,争取做到优先受理。这样不仅更方便农民找法,而且法律的存在感也会随之上升,提高法律在农民心中的地位,使民众相信法律,能够依赖法律,这也是我们在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

(二)关注弱势群体

农村弱势群体居多,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妇女等更需要关注。弱势群体本身就需要关怀,如果能够有效、有速度的解决他们的困难,这在法律建设过程当中将会起很大的助推力。

四、结论

我们所调研的是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为例,为此就可以解决红寺堡地区的部分法律问题,由于人员分类的限制,就此产生了法律问题。以红寺堡为例,则可以扩大到全国各地的移民聚居地,加强我国所有人民对国家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同时使我国司法与行政的效率提高。此次调研,可以更好的了解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有哪些,以小见大,类推到国家中,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加强我国法律知识的普及度。

加快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开展,让我国法律进驻到所有地区,使国家的法律进一步完善,起到让国民有问题都可以找到法律保障的作用,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这场脱贫攻坚战没有局外人,政法机关忠诚履职,勇担重任,为困难群众送上了法治关爱与温暖。”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宗胜对《法治日报》记者说。[N]2021年3月4日 14:50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2]普法事迹。[J] 2020-07-21——澎湃新闻

[3]近年来,红寺堡区法律援助中心办理了红寺堡镇玉池村近50位农户枸杞苗木买卖合同纠纷、柳泉乡甜水河村37人劳务合同纠纷、新庄集乡杨柳村40多位农户葡萄买卖合同纠纷等多起涉及移民的法律援助案件,维护了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N] 2020年7月1日 来源:宁夏日报

本研究为2021年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课题 项目编号:XH2021018

猜你喜欢
法治保障法律援助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服务最基层群众
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论MOOC教师角色定位与重塑
以法治保障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什么是法律援助?
政府应成为法律援助的主唱
3.8万余名困难职工群众获法律援助